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长安秘物栈 > 第34章 智破栽赃局 联防固边陲

大唐长安秘物栈 第34章 智破栽赃局 联防固边陲

作者:小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50:28

陇右城的夜色浓稠如墨,李长安在衙署书房内踱步,案头摊开的舆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五姓七望在边疆的产业据点。摇曳的烛火将他的身影投射在墙上,随着夜风忽明忽暗,仿佛他此刻起伏不定的思绪。白日里老妇人哭诉田地被烧的场景不断在他脑海中回放,那些隐藏在流民中的世家爪牙,究竟用了什么手段煽动民心?

“大人,抓到几个形迹可疑的人!” 王玄策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压抑的兴奋。李长安快步出门,只见几名浑身泥泞的汉子被押在院中,其中一人怀中掉出的账本上,赫然印着荥阳郑氏的族徽。经过连夜审讯,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世家暗中高价收购流民土地,再纵火烧毁地契,企图将罪名扣在商道建设头上。

第二日清晨,李长安命人在城中心搭起高台,将缴获的账本、地契公之于众。他手持火把,声音响彻整个集市:“乡亲们看看!这些地契上的朱印,分明是世家伪造!他们妄图断了咱们的生路,破坏这条能带来富足的商道!” 人群中爆发出愤怒的吼声,百姓们这才明白,自己竟成了世家阴谋的棋子。

解决完栽赃危机,李长安将目光转向商道防御。他深知,仅凭商队护卫难以抵御大规模袭击,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联防体系。他召集陇右各州县的官员、豪强,在议事厅中铺开巨大的沙盘。“诸位请看,” 他用竹棍指着沙盘上的峡谷、关隘,“青石峡是商道咽喉,我们在此修建烽火台与箭楼;每个村庄设立了望哨,一旦发现敌情,以狼烟为号,十里之内的驻军即刻支援。”

然而,方案刚提出,便遭到部分豪强反对。“修建工事耗费巨大,百姓哪有那么多劳力?” 陇西李氏的代表拍案而起,“莫不是想借机搜刮民脂民膏!” 李长安早有准备,他命人抬上一箱玄甲粮:“凡参与工事建设者,每日可获此粮两斤。若有人担心不公,可派族中子弟监督工程与粮饷发放。”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再无人提出异议。

在李长安的统筹下,联防体系建设迅速推进。工匠们采用工坊改良的筑城技术,将夯土与石灰混合,城墙变得坚不可摧;百姓们自发组成巡逻队,带着自制的铜锣、火把,日夜守护家园。当第一座烽火台在青石峡竣工时,恰逢吐蕃斥候前来窥探,李长安下令点燃狼烟。刹那间,数十座烽火台相继亮起,宛如一条火龙蜿蜒在陇右山脉间,吓得吐蕃斥候仓皇逃窜。

与此同时,长安朝堂上,支持李长安的官员们正与世家激烈争辩。御史大夫手持李长安送来的证据,在殿中大声疾呼:“五姓七望在边疆为非作歹,妄图破坏茶马新道,此等恶行,不严惩何以服天下!” 李世民目光如炬,扫视着噤若寒蝉的世家大臣,重重一拍龙案:“着令刑部彻查,涉案者一律严惩不贷!”

消息传回陇右,百姓们欢呼雀跃。李长安站在新建的城墙上,望着商道上往来的车队,心中感慨万千。但他清楚,这只是暂时的胜利。吐蕃的威胁依然存在,五姓七望也绝不会善罢甘休。远处祁连山的雪峰在夕阳下闪耀,仿佛在提醒他,守护这条商道、守护大唐边疆,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