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洋钢铁军魂 > 第128章 努涛

北洋钢铁军魂 第128章 努涛

作者: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39:09

第一节:钢铁的觉醒

武汉测试场的尘土尚未落定,“钢驹-I型”试验坦克初步成功的消息,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在共和国陆军高层激起了巨大的涟漪,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与紧迫感。实战的检验,远比测试场的模拟来得更为残酷和真实。

在总参谋部的作战研究室里,一场关于陆军未来发展的激烈辩论持续了整整一夜。墙上挂满了欧陆西线战场传来的模糊照片和情报草图——那些在泥泞中蹒跚前行、被机枪火力撕碎的早期坦克,以及依托坚固工事形成的血腥僵局。

“诸位,‘钢驹’的出现,意味着我们拥有了撕开敌方堑壕防线的可能!”一位年轻派将领指着地图上东瀛在山东构筑的密集防线,语气激动,“我们必须集中资源,加速‘钢驹’的改进和量产,组建专门的装甲突击部队,才能打破眼前的僵局!”

“谈何容易!”一位资深后勤官员立刻泼下冷水,“李德明那边的报告大家都看了!故障率高,对燃料和零配件补给要求极其苛刻,对道路和地形的依赖远超步兵!我们现有的后勤体系,根本支撑不起一支成建制的装甲部队进行长途突击!更何况,东瀛的反坦克手段(主要是野炮和集束手榴弹)我们尚未摸清,贸然投入,恐成靶子!”

王奎沉默地听着双方的争论,目光始终停留在欧战的情报汇总上。他看向一直未发言的高岩:“执政,您的看法是?”

高岩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冷静的光芒:“钢铁的觉醒,不仅仅是造出坦克,更是战术思想和后勤体系的彻底革命。‘钢驹’是我们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但这把钥匙现在还太粗糙。”他顿了顿,做出决断:

“第一,命令李德明团队,集中全力解决‘钢驹’最致命的传动和过热问题,可靠性必须提升到能满足前线紧急需求的标准。”

“第二,总参谋部立即成立‘装甲战术研究小组’,吸纳优秀的前线指挥官和军校教官,研究基于坦克特性的新战术,不能把坦克当活动堡垒用!”

“第三,后勤部门,以‘钢驹’为蓝本,开始规划建立独立的装甲部队后勤保障体系,从油料、弹药到维修工具、备用履带,必须形成标准。”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高岩语气转厉,“‘钢驹’的存在,列为最高机密!在形成可靠战斗力和完善战术之前,绝不能让东瀛察觉!我们要把这支奇兵,用在最关键的时刻,最要命的地方!”

陆军的未来,在谨慎与急迫的平衡中,开始艰难地转向。

第二节:苍穹之翼

就在陆军为钢铁巨兽的诞生而兴奋与烦恼的同时,共和国的天空,也迎来了新的希望与挑战。南京郊外的秘密机场,经过无数次修改和调试,“猎鹰-II型”侦察\/轰炸机的原型机,终于迎来了首飞的日子。

相比于它的前辈,“猎鹰-II”拥有更流线型的机身,更强大的发动机,机翼下增加了标准的炸弹挂架。总设计师凌云亲自为试飞员系紧安全带,眼中充满了期待与忐忑。

引擎轰鸣,飞机在跑道上加速,轻盈地跃入蓝天。它在空中做出各种规定的机动动作,爬升、俯冲、盘旋,表现稳定,性能参数基本达到了设计指标。

“成功了!速度比‘猎鹰-I’提升了近百分之二十!航程也增加了!”地面指挥所里爆发出欢呼。

然而,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几天后,在进行的极限载荷测试中,“猎鹰-II”在俯冲拉起时,机翼发出了令人心悸的颤振,蒙皮出现了细微的裂纹,险些酿成事故。分析结果指向了材料强度和结构设计仍需优化。

与此同时,来自福建前线的紧急需求也摆在了面前:东瀛的新型战斗机(基于欧战经验改进的型号)开始出现在战场上空,其盘旋和爬升性能明显优于老旧的“猎鹰-I”,共和国有限的空中力量面临着严峻挑战。

“不能等‘猎鹰-II’完全成熟了!”空军(雏形)负责人向高岩紧急汇报,“我们必须立刻拥有能与之抗衡的战斗机!”

压力之下,凌云团队被迫将大部分精力转向了“隼式”战斗机的最后攻关。他们借鉴了部分“猎鹰-II”的经验教训,采用了更强调机动性的气动布局和更轻量化的结构设计,目标只有一个:在空战中击败东瀛战机!

共和国的苍穹之翼,在实战需求的催逼下,正努力挣脱材料的束缚和技术的瓶颈,渴望真正翱翔于战火纷飞的天空。

第三节:怒海争锋

东瀛在细菌战和舆论战上遭受重创,其海上的补给线又持续遭到共和国潜艇的无情猎杀,恼羞成怒之下,决定集结其强大的海军力量,意图以一场决定性的海上战役,彻底摧毁共和国海军的抵抗能力,重新掌握黄海和东海的控制权,为其陷入泥潭的陆上攻势打开局面。

民国六年(1917年)初夏,东瀛联合舰队主力倾巢而出,以战列巡洋舰“金刚”、“比睿”为核心,辅以大量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庞大的特混舰队,气势汹汹地扑向共和国海军主力所在的青岛外海。其意图十分明确:寻歼共和国舰队,炮击港口设施,甚至尝试强行登陆。

共和国海军司令部内,气氛凝重到了极点。实力对比悬殊,正面决战无异于以卵击石。

“避其锋芒,击其惰归!”林泰曾伤愈复出,指着海图,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主力舰队依托岸防炮台和预设水雷阵,固守青岛近海,吸引敌军注意力。同时,命令所有‘海龙’潜艇,全部前出!不在远海设伏,就潜伏在敌军舰队可能活动的近岸水域,甚至混入其锚地!我们要用海底的狼群,啃掉这头海上巨兽的腿脚!”

这是一场豪赌。潜艇在近岸复杂水域活动风险极高,极易被反潜力量发现和攻击。但这也是唯一可能重创强敌的机会。

战斗如期爆发。东瀛舰队在青岛外海摆开阵势,与依托岸防工事的共和国水面舰艇和岸炮展开了激烈的炮战。巨炮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水柱冲天。共和国“启明星”号等舰只拼死抵抗,多处中弹,但依旧死死钉在阵位上。

就在东瀛舰队注意力被正面吸引之时,共和国的“海龙”们开始了它们的死亡狩猎。

“海龙十一号”艇冒险潜入东瀛舰队锚地外围,瞄准了一艘正在补充弹药的巡洋舰,两枚鱼雷精准命中其舯部弹药库,引发了惊天动地的大殉爆,该舰瞬间被炸成两截!

“海龙五号”则在夜间利用夜色掩护,贴近了一艘落单的东瀛驱逐舰,几乎是在目视距离内发射鱼雷,将其送入海底。

更多的潜艇在东瀛舰队活动的海域神出鬼没,虽然战果不一,但持续不断的鱼雷威胁,使得东瀛舰队指挥官心神不宁,无法全力投入对港口的攻击,其舰只被迫进行频繁的、消耗燃料的机动规避。

持续数日的海上交锋,共和国水面舰队付出了惨重代价,多艘舰只重创,但核心的岸防体系和港口基本完好。而东瀛舰队虽在炮战中占据上风,却未能达成歼灭共和国海军主力的战略目标,反而损失了一艘巡洋舰、一艘驱逐舰,另有数艘舰只被击伤,更被神出鬼没的潜艇搅得疲惫不堪,最终不得不悻悻退去。

这场被后世称为“青岛外海破交战”的战役,共和国海军以弱势兵力,凭借岸防、水雷与潜艇的巧妙结合,顽强地顶住了东瀛海军主力的猛攻,再次证明了其近海防御体系的坚韧。怒海争锋,共和国未曾退让!

第四节:彼岸的橄榄枝

共和国在军事上顶住东瀛新一轮猛攻,尤其是在海军方面的顽强表现,以及此前在细菌战问题上占据的道义制高点,开始引起遥远北美大陆的更密切注视。

就在“青岛外海破交战”结束后不久,一位特殊的客人,以“民间商务考察”的名义,悄然抵达了上海。他是北美丑国(美利坚)西海岸一位颇有影响力的参议员的私人代表,同时也是与丑**方关系密切的某大型工业托拉斯的顾问。

在与共和国外交部及工业总局官员的秘密会谈中,这位代表表达了“对远东局势的深切关注”和“对共和国扞卫主权努力的同情”。他看似随意地提及,丑国国内某些“有远见的”实业家和银行家,对与共和国在“非敏感”的工业领域,如民用船舶制造、通用机械、石油勘探设备等方面进行合作,抱有“浓厚的兴趣”。他甚至暗示,如果共和国能够“确保其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达到国际标准”,可以考虑提供一些“不受现行出口管制清单限制”的、较为先进的机床和技术资料。

这枝从太平洋彼岸伸来的、带着浓厚商业气息的橄榄枝,其背后蕴含的政治和战略意味,不言而喻。丑国已经开始认真评估共和国的潜力和价值,并试图以经济和技术合作为先导,介入远东事务,平衡东瀛的过度扩张。

高岩在听取汇报后,指示:“谨慎接触,务实推进。可以谈具体的商业和技术合作,丑国的工业能力正是我们急需的。但在原则问题上,尤其是国家主权和内政方面,绝不能做任何交易。要让他们看到与我们合作的光明前景,但也必须清楚我们的底线所在。”

共和国的外交棋盘上,又多了一个虽不确定、但潜力巨大的变量。时代的怒涛,正将越来越多的力量卷入这场决定东方命运的博弈之中。

【系统提示:成功抵御东瀛海上主力进攻,“怒涛”效应生效:海军近海防御战术经受住考验,国际关注度与潜在合作机会增加。陆军\/空军装备研发进入关键攻关期。警告:东瀛受挫后可能寻求其他突破方向,需加强全域戒备;与丑国等新兴力量接触需把握分寸,避免前门驱狼后门进虎。】

怒涛汹涌,方显砥柱本色。共和国在战争的多重考验下,正以其越发成熟的战略定力和日益增强的综合实力,搏击风浪,坚定地驶向未知的彼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