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洋钢铁军魂 > 第96章 铁轨与蓝图

北洋钢铁军魂 第96章 铁轨与蓝图

作者: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39:09

“南洋惊雷”的余波,在英国人审慎的退却与登州方面强硬而灵活的谈判中,逐渐化为一种脆弱的、心照不宣的临时平衡。战争的阴云虽未完全散去,但其迫在眉睫的威胁已暂时缓解。高岩深知,这喘息之机是用战略冒险换来的,珍贵而短暂。他必须将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迅速转化为夯实根基、加速发展的实在成果。于是,在谈判桌外的另一条战线上,一场关乎国运的、无声的“建设战争”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广度铺开。

一、 血脉贲张:钢铁动脉的延伸

与英国人的谈判尚在胶着,高岩便已指示行政总署和工业发展署,将铁路建设提升至最高战略优先级。“要想富,先修路”的朴素道理,在这个时代更与军事机动、资源调配、政权控制息息相关。

· 胶济铁路(青岛—济南):这条由德国资本和技术主导的线路,成为了首要突破口。高岩亲自约见德国驻登州领事及负责工程的德方代表,态度明确:“此路关乎山东命脉,亦为德高合作之典范,必须加快进度!军政府将全力配合征地、提供劳役,但中方工程师与学徒必须深度参与勘测、设计与施工全过程,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 他甚至调派了一支工兵部队,协助进行最艰苦的路基开挖和隧道掘进工作。在他的强力推动下,胶济铁路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钢轨如同黑色的血脉,一寸寸向着内陆富庶的济南府延伸。

· 内部路网规划:与此同时,军政府自身的交通规划部门(新设)在德国技术顾问的协助下,开始着手规划连接淄川煤矿、莱芜铁矿与主要港口、工业区的内部铁路支线网。图纸上的线条,勾勒着未来资源高效流动的蓝图。高岩明白,只有将这些关键矿产与工业中心和出海口紧密连接,才能真正盘活控制区内的经济。

· 人才掠夺与培养:高岩再次密令“星火”小组,重点关注清廷关内外铁路、以及卢汉铁路(卢沟桥至汉口,即后来的京汉铁路)筹备处的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不得志或对现状不满者,设法接触、策反,许以高薪厚禄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将他们“请”到登州。同时,“格致学堂”内新设“铁道工程科”,选拔聪颖学子进行系统培养。

钢铁的轨道,在现实与蓝图之上并行延伸,它们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通道,更是政权控制力与经济活力的象征。

二、 蓝图跃然:船台上的新生

青岛,“蓝海造船所”一期工程终于在万众瞩目下竣工。这座配备了德国大型龙门吊、重型船台和初步现代化车间的造船厂,承载着高岩和整个海军乃至军政府的深蓝之梦。

竣工仪式简单而务实。高岩没有发表长篇大论,而是在船厂总办(一位从江南挖来的资深造船专家)和李德明、林启贤等人的陪同下,直接走进了已然成型的总装车间。

“总司令,请看,”总办指着船台上那已经初具规模的、散发着桐油和钢铁气息的船体,语气中带着自豪,“此乃我‘蓝海’自建的第一艘大型舰艇,依据德国提供的改进型S-90图纸,结合我们自身需求放大设计,暂定名‘飞霆’级鱼雷艇驱逐舰。设计排水量四百五十吨,装备两门88mm速射炮,四具450mm鱼雷发射管,设计航速二十八节!其部分钢材已尝试采用我青岛铁厂自炼的低碳钢,虽品质尚不及德国原产,却是从零到一的突破!”

高岩抚摸着冰冷的、尚在铆接的舰体钢板,感受着那粗糙而坚实的触感,心中激荡难平。这不仅仅是造一艘船,这是在锻造一个民族重新走向海洋的勇气与能力。

“很好!但要记住,仿制只是第一步。”高岩对围绕在身边的技术人员们说道,“我们要在吃透图纸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下一步,海军司令部和技术部门要联合提出我们自己对未来舰艇的需求,比如,我们需要一种航程更远、适航性更好,能伴随主力行动的多用途巡防舰;我们需要对现有潜艇进行加大、加深改进,使其能搭载更多鱼雷,潜航时间更长!”

他看向林启贤:“林参谋长,你们海军不能只等着船厂给什么就用什么,要主动提出想法,参与到设计中来!”

他又看向李德明:“李总办,机器局和‘启明’组,要加快对舰用柴油机、更先进的观瞄设备、甚至……无线电报在舰艇间战术通讯应用的研究!我们要造的,是能适应未来海战的舰船,不是列强的过时仿品!”

他的话语,为“蓝海造船所”乃至整个海军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从仿制到改进,再到最终走向自主设计。一幅更加宏伟的舰艇发展蓝图,已在众人心中徐徐展开。

三、 星火燎原:无形疆域的开拓

就在高岩专注于“铁轨”与“蓝图”之时,“星火”计划在南中国的工作,伴随着戊戌政变后清廷威信扫地及军政府声望上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位化名“钟先生”的“星火”高级别成员,历经数月经营,终于通过中间人,与一位在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府中担任机要文案、对洋务和新政均有独到见解,却又对清廷彻底失望的举人——谭汝纶(虚构人物),建立了稳固的联系。

在一艘航行于长江江心的普通客舱内,两人再次秘密会面。窗外是滚滚东逝的江水,舱内则弥漫着紧张而兴奋的气息。

“谭先生,北京之事,想必您已深知。太后垂帘,皇上被囚,维新顿成泡影。张香帅(张之洞)虽坐镇湖广,兴办实业,练新军,然处处受朝廷掣肘,外加列强环伺,其‘中体西用’之说,真能挽这狂澜于既倒吗?”钟先生语气平和,却直指核心。

谭汝纶长叹一声,神色萧索:“朝廷……已无可救药。香帅虽有抱负,然身处此局,亦是步履维艰,动辄得咎。如今北有高帅……据闻其在山东辽东,行事果决,大异于朝廷,竟能屡挫强敌,近日更闻与英人周旋,不落下风。不知其‘革新’之实,究竟如何?”

钟先生知道火候已到,不再空谈理念,而是详细介绍了军政府在土地、税制、教育、军工乃至刚刚起步的地方咨议制度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尤其强调了高岩对实学、对工业、对建立不受制于人的国防体系的执着。

“高帅曾言,吾辈非为割据一方,实欲探索一条能使华夏真正自强之路。此路艰难,需四方志士共襄盛举。南方物阜民丰,人才荟萃,若能与北方革新力量连成一气,破除旧弊,何愁国势不振?”钟先生最后恳切地说道。

谭汝纶听着,眼神从疑虑、思索,逐渐转为一种下定决心的光芒。他沉默良久,终于压低声音道:“钟先生所言,令在下茅塞顿开。观高帅之所为,方是救国之道。在下……愿效绵薄之力。香帅幕中,尚有数位同仁,对朝廷早已心灰意冷,或可引为奥援。只是此事关乎身家性命,须得万分谨慎……”

一条通往晚清最重要地方实力派之一——湖广总督张之洞权力核心的隐秘渠道,就此悄然打通。这“星火”之光,虽微弱,却已开始照亮南方权力版图的某些幽暗角落。

铁轨在延伸,蓝图在铺展,星火在蔓延。高岩立于总司令部楼顶,俯瞰着日渐繁忙的登州港和远处隐约传来机械轰鸣的工业区。他知道,这些看似分散的点——铁路、船厂、南方的渗透——终将连成线,织成面,构成他与这个时代豪强逐鹿的真正资本。脚下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但手中的工具与前方的目标,已愈发清晰。

25章奉上,看完别忘了互动呀!喜欢就点个赞,怕后面找不到就加入书架一下,要是想支持我,小礼物走一波~你们的动作就是我更新的动力,谢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