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洋钢铁军魂 > 第28章 庙唐刀锋

北洋钢铁军魂 第28章 庙唐刀锋

作者: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39:09

南苑惊雷的余波尚未平息,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已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涟漪迅速荡及紫禁城的红墙深宫。新军展现出的那种迥异于旧式军队的、冰冷而高效的战斗力,在令帝党振奋、列强侧目的同时,也如同锋利的刀刃,深深刺痛了后党及其关联的旧式权贵集团最敏感的神经。

养心殿东暖阁,光绪皇帝手持高岩呈报的《新军演练总结及后续编练方略》,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脸上却难掩激赏之色。他看向御座之旁,帘幕低垂,珠帘后那道模糊而威严的身影,正是慈禧太后。

“亲爸爸,”光绪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高岩所练新军,成效卓着,实为自强之基。其所请扩大编练、增设兵工诸事,儿臣以为,当予准行,以期早日成军,巩固国本。”

殿内一时寂静。几位跪在地上的军机大臣,如荣禄、刚毅等人,皆低眉顺目,不敢轻易发声,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良久,珠帘后传来慈禧太后听不出喜怒的声音,平缓却带着无形的压力:“皇帝有心了。新军演练,哀家也听闻了,确是有些新奇之处。不过,练兵之事,关乎国体,牵扯甚广,不可不慎。”

她话锋微转,语气渐沉:“我大清立国,自有法度纲常。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如今朝野上下,于这新军之事,议论颇多。有言其耗费过巨,国库难支;有言其尽弃祖制,用夷变夏;更有言其兵将只知有统帅,不知有朝廷……皇帝,这些议论,不可不察啊。”

寥寥数语,看似中立,却已将“耗费”、“违制”、“跋扈”三把利刃,悬于高岩与新军头顶。光绪皇帝脸色微变,张了张嘴,却见慈禧目光扫过下方跪着的荣禄。

荣禄会意,立刻叩首,声音沉痛:“老佛爷明鉴!皇上明鉴!高岩虽有小才,然年少气盛,行事未免操切。其所定新军饷章,远超旧军,已引得各营议论纷纷,军心不稳。其所用操法器械,尽仿泰西,使我大清将士竟如异邦之兵,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且其以帮办之职,广揽事权,结交外官,近日更闻其欲设‘兵工总局’,意将天下军械制造尽揽手中……臣,臣恐其尾大不掉,非国家之福!”

“荣中堂所言极是!”刚毅立刻附和,“高岩在通州大营,独断专行,排斥异己,凡不从其新法者,皆遭贬斥。其麾下军官,只认高岩,几不知有皇上、太后!如此下去,恐非朝廷所能制!”

攻击如同疾风骤雨,不再是之前的含沙射影,而是直指核心——权力与忠诚。这正是帝后权力格局中最敏感、最致命的话题。

光绪皇帝脸色铁青,握着奏折的手微微颤抖。他知道,荣禄等人所言,虽多夸大其词,却并非空穴来风。高岩和新军的崛起,确实打破了原有的权力平衡,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高岩忠于王事,屡立战功,岂容尔等肆意诋毁!”光绪强压怒火,厉声反驳,“新军耗费,皆用于购置利器、厚饷养兵,以期练成劲旅,何错之有?至于操法器械,时代变迁,岂能固步自封?当年平定发捻,亦多用洋枪洋炮,莫非也是违制?”

“皇上!”另一位守旧派军机叩首,“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年乃权宜之计。如今高岩所为,乃是要从根本上变更我大清二百年之军制!其心……其心难测啊!且观其演练,军中竟无跪拜之礼,官兵皆行握手、举手之夷礼,此乃悖逆人伦,动摇国本!”

争论在养心殿内激烈展开。帝党官员据理力争,力陈新军之利与强兵之必要;后党及其附庸则紧扣“祖制”、“忠诚”、“耗费”不放,步步紧逼。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最终,这场御前争论并未得出明确结论。在慈禧太后“此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的裁定下,高岩关于扩编新军、设立兵工总局的奏请,被暂时搁置。同时,一道明发上谕下达,“为体察新军编练实情,协调各方”,着派荣禄兼管总理练兵事务衙门,对高岩形成掣肘之势。

消息传到通州大营,高岩并未感到意外。庙堂之上的刀光剑影,本就在他预料之中。他站在巨大的辽东沙盘前,目光越过山川河流,仿佛看到了紫禁城内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统领,荣禄那老贼插手练兵衙门,分明是要掣肘于我!我们该如何应对?”王奎怒气冲冲,手按刀柄。

高岩转过身,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一片深沉的平静:“慌什么。庙堂之争,非一日之功。他们攻讦我等‘耗费’、‘违制’,那我们,就让他们看看,这银子花在了哪里,这‘违制’又能带来何等力量。”

他走到案前,铺开一张白纸,提笔蘸墨。

“他们不是要查账吗?把我们每一笔采购火炮、机器、书籍、支付匠人薪俸的账目,都给我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仅要给朝廷看,还要想办法让天下士绅百姓都知道,我们花的每一两银子,都是为了造出能保家卫国的利器!”

“他们不是抨击我们‘用夷变夏’吗?那就把我们翻译的西洋军事典籍、格致书籍,把我们兵工坊仿制、改良的成果,择其精要,刊印成册,广为散发!让世人评判,何为强国之道!”

“至于荣禄……”高岩笔锋一顿,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他既要‘协调’,那我们便‘请’他协调。将新军编练中遇到的难题,各地方督抚的推诿,饷械的短缺,一桩桩,一件件,都详细呈报给他!我倒要看看,这位‘协调’大臣,能协调出个什么结果!”

他看向赵三槐:“三槐,你的人,要盯紧了。京城的风吹草动,各派人马的动向,尤其是……东交民巷那边,我要知道洋人对南苑演练的真实看法。”

“是!”赵三槐凛然领命。

庙堂的刀锋已然亮出,高岩知道,退缩和单纯的愤怒都毫无意义。他必须更加沉着,更加智慧地应对。他要将这场围绕新军的斗争,从单纯的权力倾轧,引导到关乎国家命运的道路之争上来。

他提起笔,继续书写。这一次,不是奏折,而是一篇旨在唤醒民智、阐述强兵救国理念的文章。他要开辟另一个战场,一个舆论的战场。

刀锋既已相见,那便唯有迎刃而上。在这波谲云诡的庙堂与人心之中,高岩和他的新军,必须杀出一条属于钢铁与信念的血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