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明末建基业 > 第37章 乘胜追击,威震陕北(下)

初升的朝阳将金光洒满刚刚易主的官军大营,也照亮了营外一片喧嚣鼎沸的景象。

如果说昨日的追击是钢铁与鲜血的碰撞,那么今日营门前的场景,便是人心与名望的洪流。

黑压压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涌来,如同百川归海,汇聚在飘扬的“青鸾”大旗之下。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手中拿着简陋的棍棒、锈蚀的农具,甚至只是空着一双手。但他们的眼睛里,却燃烧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光芒,那是求生的渴望,以及对“沈正阳”和“青鸾军”这三个字毫无保留的信任。

“沈将军在哪里?我们要投青鸾军!”

“官家不给我们活路,我们要跟着沈将军打天下!”

“收下我们吧!我们能打仗,我们能种地!”

喧哗声、恳求声、孩童的啼哭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冲击着营寨的栅栏,也冲击着每一个守营青鸾军士卒的心神。他们看到,人群中有枯瘦如柴的老人,有眼神懵懂却带着希冀的少年,更有大量拖家带口、眼神麻木绝望的流民。

“我的老天……这,这得有多少人?” 一个守门的年轻士卒看着眼前望不到头的人潮,喃喃自语,握着长矛的手心有些冒汗。昨日战场上的惨烈尚且历历在目,今日这汹涌的人心,带来的却是另一种震撼。

中军大帐内,气氛同样凝重而热烈。

曾大牛咧着嘴,兴奋地挥舞着粗糙的大手:“大哥!这下咱们可发了!你看看外面,人山人海啊!照这个势头,咱们拉起十万大军都不是梦!到时候,直接杀到西安府去!”

林清源则远没有这么乐观,他面前摊开着刚刚粗略统计的册子,眉头紧锁:“首领,大牛兄,事情没那么简单。初步估算,营外聚集的流民已超过两万,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这还只是今天能走到这里的。我们昨日缴获的官军粮秣虽多,但要供应原有兵马,再加上这数万张嗷嗷待哺的嘴……恐怕支撑不了一个月。”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沉重:“而且,人多未必是好事。这些人良莠不齐,其中难免混有官军的细作、地痞流氓,甚至其他心怀叵测之辈。如何甄别?如何编练?如何管理?一旦处置不当,引发营啸或者骚乱,后果不堪设想。”

王铮刚刚安排好防务,铠甲未卸便赶了过来,他沉声道:“林先生所虑极是。兵贵精不贵多。骤然涌入大量未经训练的新兵,会严重拖累我军战力,稀释我们好不容易形成的凝聚力。依我看,宁缺毋滥,必须设立严格标准,择优收录。”

沈正阳负手立于帐门处,望着外面汹涌的人潮,沉默地听着部下们的争论。他的心情如同奔腾的河水,激荡中带着审慎。眼前的景象,是他起兵之初梦寐以求的,但当梦想以如此汹涌的姿态成为现实时,带来的首先是巨大的压力。

他看到了力量,也看到了危机;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陷阱。

良久,他缓缓转身,目光扫过帐内诸将,声音清晰而坚定:

“收!必须要收!”

他一句话定下了基调,曾大牛脸上露出喜色,而林清源和王铮则凝神静听。

“我等起兵,初衷便是为饥民乞活。若因粮草艰难,便将这数万求活的乡亲拒之门外,任由他们冻饿而死,或被官军屠戮,我等与那视民如草芥的朝廷官府,又有何异?青鸾军的根基,在于民心!失了民心,纵有十万精甲,亦是无根浮萍!”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刚刚控制的区域:“地盘打下来了,需要人守,需要人耕种。我们不能像流寇一样掠而不治。”

“但是,” 他话锋一转,看向林清源和王铮,“你们顾虑的,也切中要害。我们不能被这人潮冲垮。”

“传我命令!” 沈正阳开始下达具体指令,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第一,于营外设立流民接收点,由林清源总负责。搭建粥棚,先行赈济,稳住人心。所有投军者,需登记籍贯、年龄、特长,有家眷者另行登记造册。设立稽查处,由老营弟兄带队,严查奸细,维持秩序,敢于作乱者,立斩不赦!”

“第二,设立新兵遴选区,由王铮总负责。首要考察品性,奸猾懒惰、有恶习者不收;其次看体格,优先招募十六至三十岁,身体健壮、无残疾者。通过遴选者,暂编为‘新训营’,由青鸾卫和战兵营抽调老卒担任教官,进行最基本的队列、纪律和战阵训练,未经训练,绝不准许上阵!”

“第三,曾大牛。”

“在!”

“着你从战兵营中,抽调可靠人手,配合林先生,负责组织流民中的老弱妇孺,前往我们新掌控的县城、堡寨安置。分发部分缴获的粮种、农具,组织他们恢复生产,兴修水利。告诉他们,只要肯下力气,就有田种,有饭吃!”

一道道命令,将庞大而混乱的流民潮,纳入了初步的管理体系。不再是简单的收容,而是有甄别、有组织、有安置的吸收与转化。

命令迅速被执行下去。营门外虽然依旧嘈杂,但混乱开始变得有序。冒着热气的粥棚前排起了长队,绝望的眼神里重新燃起了一点生机。遴选区里,青鸾军的老兵们大声吆喝着,用挑剔而严厉的目光审视着每一个渴望加入的年轻人。

沈正阳再次走到帐外,看着这忙碌而充满生机的景象。寒风依旧凛冽,但他的内心却有一股热流在涌动。

他知道,这是一条远比战场上冲锋陷阵更为艰难的道路。消化吸收这急剧膨胀的力量,平衡各方利益,建立稳固的根基,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但他更知道,经此一役,青鸾军已不再是那一支只能在山区边缘挣扎求存的小股义军。他的名字,沈正阳,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死寂的陕北大地,唤醒了无数沉睡的灵魂。

威震陕北,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胜利,更是一种信念的宣告,一个全新秩序的萌芽。它吸引着无数被旧世界抛弃的人,如同飞蛾扑火般,汇聚到这面玄黑色的旗帜之下。

前路注定更加艰险,朝廷的反扑、内部的整合、生存的压力……都将接踵而至。但此刻,站在这片刚刚用鲜血和信念浇灌过的土地上,沈正阳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

这力量,源于民心所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