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 > 第114章 钦差南来,暗流涌动

北疆的五十年宏图与免费教育大计尚在高层紧锣密鼓地细化推行中,南方的风,终究还是带着一丝不容忽视的凛冽,吹过了靖北关。朝廷钦差使团抵达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睿城北疆王府的核心圈层中,漾开了层层涟漪。

议事偏殿内,炭火正旺,却驱不散几人眉宇间的凝重。

“来了多少人?谁为主使?”刘睿端坐主位,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语气平静,听不出喜怒。

黑冰台统领石岩躬身禀报:“回主公,使团规模约两百人,仪仗俱全。正使乃礼部侍郎周琛,副使为兵部职方司郎中吴明。据查,周琛此人,清流出身,向以‘持正守节’自居,与几位皇子关系泛泛,此来或为公事。而那吴明,乃兵部尚书心腹,素有‘笑面狐’之称,精于算计,恐来者不善。”

“礼部加兵部,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陛下倒是好安排。”陈平轻笑一声,把玩着手中的茶盏,“名为犒军核田,实为探听虚实,敲打震慑。”

王猛眉头微蹙,沉声道:“主公,此乃我北疆立威之机,亦是一大考验。应对得当,可麻痹朝廷,争取更多时日;若应对不当,恐提前引发祸端。需定下方略,统一口径,滴水不漏。”

刘睿颔首,目光扫过众人:“都说说吧,该如何‘款待’这二位钦差?”

霍去病冷哼一声,声如金铁:“何必费事!直接让白马义从在关外‘演练’一番,保管让他们心惊胆战,灰溜溜回去!”

张辽相对沉稳,摇头道:“去病不可鲁莽。如此反倒显得我等心虚,授人以柄。依我看,不妨让他们看,但看什么,由我们定。”

沈万三眯着眼,商人本色尽显:“主公,诸位大人,既然他们想看,那就让他们看个‘够’。咱们北疆不是‘百废待兴’、‘府库空虚’吗?那就让他们看看咱们的‘废’,咱们的‘空’。下官可安排,让使团沿途所经城池,市面稍显‘萧条’,流民‘恰好’多些。府库嘛,自然也是‘空空如也’。”

欧冶子捻着胡须,瓮声道:“那天启城工地和镇北关……”

“照常施工!”刘睿断然道,“但规模可以控制,民夫可以‘疲惫’些,工匠可以‘愁眉苦脸’些,就说是为了节省开支,勉力维持。既要示弱,也要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坚韧’与‘不易’。”

陈平放下茶盏,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笑道:“主公与诸位之议,已得精髓。示敌以弱,骄其心志。然,仅此还不够。那周琛或可糊弄,吴明却是老吏,寻常戏码未必瞒得过他。需得有人,在他们面前,‘推心置腹’,‘诉诉苦水’。”

他看向刘睿:“主公,此事交给平来安排。平自有办法,让那吴明‘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带回他自以为是的‘真相’。”

刘睿对陈平的权谋手段自是放心,点头道:“好,此事便由陈平先生统筹。石岩,黑冰台全力配合,既要确保钦差安全,更要确保他们看到、听到的,都是我们想让他们知道的。各处关卡、驿馆,都给孤盯紧了!”

“属下明白!”石岩领命。

“另外,”刘睿沉吟片刻,“钦差抵达之日,孤会亲自出城相迎,礼仪做足,给足朝廷面子。霍去病、张辽,你二人随行,军中诸将,一律约束,不得滋事,但也要保持我北疆军人的凛然之气,不卑不亢。”

“末将遵命!”

二、 迎宾之礼,各怀机心

数日后,睿城南门外,旌旗招展,甲士肃立。刘睿身着亲王常服,在王猛、陈平、霍去病、张辽等文武簇拥下,静候钦差。

蹄声嘚嘚,旌旗渐近。朝廷使团浩浩荡荡而来,正使周琛年约五旬,面容清癯,身着绯色官袍,神情严肃,目光平直。副使吴明则稍显富态,脸上挂着程式化的笑容,眼神却在不经意间扫视着四周的一切,尤其是刘睿身后的霍去病与张辽,目光在霍去病的银枪白马上停留了一瞬。

“北疆王殿下!”周琛与吴明下马,上前依礼参拜。

“周侍郎,吴郎中,二位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刘睿上前一步,亲手虚扶,面带温和笑容,“陛下挂念北疆将士,遣天使犒劳,孤代北疆军民,谢陛下隆恩!”场面话滴水不漏。

“殿下收复故土,功在社稷,陛下甚慰。”周琛语气平淡,听不出多少真情实感,“本官与吴郎中奉旨,一来犒军,二来核查收复之地户籍田亩,以便朝廷拨付钱粮,安抚流民,还望殿下行个方便。”

“此乃应有之义。”刘睿笑道,“孤已命人安排好馆驿,二位大人先请入城歇息。核查之事,不急在一时,政务院自会全力配合。”

吴明此时笑着插话道:“久闻北疆王麾下兵强马壮,霍将军、张将军更是国之栋梁,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知可否让我等开开眼界,观摩一下北疆健儿的风采?”他这话看似恭维,实为试探。

刘睿尚未回答,霍去病已冷然开口:“军中操练,自有章程,非是戏台,岂容外人随意观瞻?”语气硬邦邦,毫不客气。

场面顿时有些尴尬。

陈平立刻笑着打圆场:“吴郎中见谅,霍将军心直口快,乃军人本色。北疆新定,军务繁忙,将士们日日操练以备胡人,确实不便打扰。不过,既然天使有兴趣,待核田之余,或可安排观摩一下城防巡守,以示我北疆军民同心,保境安民之决心。”

吴明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脸上笑容不变:“陈先生说的是,是在下唐突了。”

一番表面客套后,钦差队伍被迎入城中。周琛看着街道两旁虽经清理却仍难掩战后痕迹的建筑,以及偶尔可见的行色匆匆、面带菜色的百姓,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吴明则始终面带微笑,与陪同的陈平、沈万三等人谈笑风生,仿佛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三、 陈平设局,吴明入彀

接下来的几日,核查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周琛带着吏员,在政务院派出的“协助”人员陪同下,翻阅着经过“处理”的户籍田亩册,听取着各地城主、吏员关于流民安置、土地分配等“困难重重”、“进展缓慢”的汇报。他所见所闻,无不印证着北疆“元气大伤”、“治理维艰”的印象。

而吴明,则在陈平的“精心”安排下,有了不同的“收获”。

这一日,陈平以私人名义,邀请吴明至睿城一处看似普通、实则被黑冰台严密控制的茶楼“品茗”。雅间内,茶香袅袅。

“吴郎中连日辛苦,今日暂且抛开公务,品一品这北地野茶,别有一番风味。”陈平亲自沏茶,姿态闲适。

吴明笑道:“陈先生客气了。北疆虽苦,然在殿下与先生治理下,已见生机,实属不易啊。”

“唉,不过是勉力维持罢了。”陈平叹了口气,脸上适时地露出一丝疲惫与无奈,“吴郎中您是明白人,我也不说虚的。收复失地,听着风光,可这背后的烂摊子……您是没亲眼见到当初的景象,十室九空,白骨露于野……殿下仁德,不忍弃民,将府库几乎掏空,才勉强稳住局面。如今这赋税……难收啊!各地要修城,要建军,哪一样不要钱?户部的沈尚书,天天跟我诉苦,头发都快掉光了。”

他压低声音,仿佛推心置腹:“不瞒您说,殿下为了筹措筑城(指天启和镇北关)的款项,甚至动了变卖王府库藏的心思……可这,说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吴明听着,眼中精光闪烁,脸上却露出同情之色:“竟艰难至此?朝廷诸公,远在京城,只怕难以体会殿下与诸位之艰辛。”

“谁说不是呢!”陈平仿佛找到了知音,大倒苦水,“军中也是难处。霍将军、张将军自是骁勇,可兵员补充,军械打造,哪一样容易?胡人虽败,主力尚存,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殿下夙兴夜寐,既要安抚内部,又要防备外敌,这北疆王的担子,不好挑啊!”

就在这时,雅间外似乎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和压低声音的争执。

陈平眉头一皱,不悦道:“外面何事喧哗?”

一名扮作仆役的黑冰台成员推门而入,面露“难色”,低声道:“先生,是度支司的王主簿和匠作营的李管事,好像……好像是为了下一批军械打造的款项拨付……吵起来了,都找到这儿来了……”

陈平脸上顿时露出“尴尬”与“恼怒”之色,对吴明歉然道:“吴郎中恕罪,底下人不懂规矩,让您见笑了。我这就去打发他们走!”

吴明却摆摆手,一副体谅的样子:“无妨无妨,陈先生政务繁忙,吴某理解。看来北疆确是处处需用钱,捉襟见肘啊。”

陈平苦笑着摇头,起身出去“处理”。片刻后回来,连连致歉。

经过这番“意外”的插曲,吴明心中对北疆“府库空虚”、“内部拮据”的印象更深了几分。他自觉窥见了北疆光鲜表面下的窘迫与裂痕。

四、 虚实之间,暗藏锋芒

钦差使团在北疆停留了半月有余。他们看到了训练“松散”的城防军(实为刻意安排的老弱与新兵混合),参观了“进展缓慢”、“民夫疲惫”的天启城工地(实为控制进度、精选演员),核查了“漏洞百出”、“亟待整顿”的田亩户籍(实为精心伪造),更从陈平等人“推心置腹”的诉苦中,“了解”到了北疆面临的种种“困难”。

周琛带着满心的“民生多艰”和“北疆不易”的印象,准备回朝复命,建议朝廷给予更多“体恤”。而吴明,则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掌握了北疆“外强中干”、“内部矛盾重重”的“真实情况”,准备向兵部尚书和皇帝详细汇报,建议继续以“安抚”和“渗透”为主,暂缓强硬手段。

送别钦差那日,刘睿依旧亲自相送,礼仪周到。

看着使团远去的背影,霍去病撇撇嘴:“真能装!”

陈平微微一笑:“演戏,总要演全套。他们带回去的‘真相’,对我北疆未来数年,至关重要。”

王猛沉声道:“然,此非长久之计。朝廷疑虑既生,不会轻易打消。我辈更需加快步伐,待我北疆真正兵精粮足,教化大兴之日,方无惧任何窥探。”

刘睿负手而立,目光深邃,望向南方:“是啊,演戏终是权宜。唯有自身强大,才是根本。这五十年之路,方才起步……传令下去,各项计划,按既定方略,加速推进!”

睿城内外,那看似平静的表面下,一股更加磅礴的力量,正在无人窥见的暗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悄然积聚、奔涌。钦差的到来,如同一块试金石,检验了北疆的伪装,也更坚定了他们走向强大的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