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成冷宫皇子:从挨打到打皇帝 > 第231章 等着

穿成冷宫皇子:从挨打到打皇帝 第231章 等着

作者:眯眼大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7 14:20:45

傅丘攥着腰间的令牌,额角的汗珠顺着鬓角往下淌,不仅是因为天热,还是心里发慌。

他瞥了眼站在台边整理衣襟的应元正,低声道:“大人,真就这么直说?万一有人听了反而更慌,闹起来怎么办?”

应元正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目光扫过台下越聚越多的人群。

有挑着菜担的农户,有挎着竹篮的妇人,还有抱着胳膊站在街角的商贩,人人脸上都带着几分好奇与不安。

他沉声道:“越藏着掖着,闲话传得越邪乎。与其让他们听信‘蝗灾要吞了整个岭南’的谣言,不如咱们把实情摆出来,再给他们个盼头。”

赵明从怀里掏出一摞早已写好的告示,分给身边的差役:“等大人讲完,你们就把这些贴到城门口、码头边,上面写着招募抗蝗民夫的章程,管饭。”

说话间,台下已经挤得水泄不通,窃窃私语声像夏日的蝉鸣般此起彼伏。

“听说西边已经被蝗虫啃光了庄稼?”

“我娘家在北河镇,昨天托人带信说,地里的谷子被吃了大半!”

“府衙现在才出来说话,是不是真没办法了?”

应元正深吸一口气,踏上高台,拿起旁边的铜锣敲了三下。

当!当!当!

清脆的锣声压过了嘈杂的议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他清了清嗓子,手上拿着临时用厚纸卷出来的喇叭。

“各位乡邻,咱们南越府的老少爷们、婶子大娘们,今天把大家叫到这儿来,不绕弯子,就说两件事。一是蝗灾,二是怎么扛过去!”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连抱着孩子的妇人都下意识地捂住了孩子的嘴。

“我知道,最近大家都听说了,城外的蝗虫在往这边靠,其他府县也遭了灾。”

应元正伸手指向城外的方向,语气坦诚,“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咱们城外的防虫沟早挖好了,这些日子差役和乡亲们日夜守着,蝗虫进不来!”

人群中有人忍不住问:“大人,可要是蝗虫太多,守不住怎么办?”

应元正看向说话的汉子,朗声道:“问得好!所以我要讲第二件事,要人!要大家一起出力!”

他抬手一挥,指向台下的赵明,“赵大人,手里有招募民夫的章程,愿意出力的,今天就可以去府衙报名。

咱们一起加固防虫沟,一起准备石灰、草木灰,蝗虫来了就烧、就埋,我就不信挡不住它们!”

这时,人群里又响起一个妇人的声音:“大人,庄稼要是真被啃了,咱们冬天吃什么啊?”

话音刚落,不少人都跟着点头,脸上的担忧更重了。

应元正的目光柔和了几分,语气却愈发坚定。“婶子放心!府衙的粮仓里还有存粮,先保证大家有饭吃。我已经派人快马加鞭去禀报朝廷,赈灾粮和银子马上就到!

咱们南越府的人,从来不是遇到难处就跑的软骨头,洪灾都挺过来了,现在这点蝗虫,咱们怕什么?!”

等到蝗灾过去了,咱们再把地里的庄稼种起来,只要咱们心齐,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是不是?!”

“是!” 台下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呼应。

挑菜担的农户也附和,“我也去!反正地里的菜收得差不多了,出力抗蝗也是为了自己的家!”

看着台下群情激昂的样子,傅丘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系统暗暗地给应元正竖起了大拇指。

【干得漂亮,宿主!这波情绪拿捏住了。】

可再大的激情也要面对现实。

八月下旬,岭南的蝗灾彻底进入胶着期。

西部、南部的蝗群虽未形成盘龙县那般遮天蔽日的规模,却如散兵游勇般四处蔓延,啃食着晚稻秧苗和杂草。

应元正将巡抚衙门的衙役、召集来的民夫分成十支小队,分片驻守受灾州县。

白天组织农户用竹筛围捕、挖沟埋杀,夜晚则点燃艾草与硫磺,用浓烟驱赶趁夜觅食的蝗群。

在溪口县的田埂上,应元正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袖口磨破了边,手上满是竹筛勒出的红痕。

他跟着农户们一起弯腰赶蝗,身后的捕蝗桶里,死蝻子已经堆得半满,散发着淡淡的腥气。

“殿下,歇会儿吧!您都熬了两天两夜了!”老农胡阿婆递过来一块硬邦邦的锅巴,眼里泛着心疼。

应元正可不能接受对方的粮食,“不打紧,阿婆你留着自己吃。”

他身后,喻容默默递上一块粗饼和水囊。

她穿着男装,皮肤晒得通红,只要不开口说话,就外貌而言和旁边的小东儿,刘健没有什么区别。

“你们也歇歇。”应元正接过后,赶紧喝了口水。

喻容只是点头,她话本来就不多。应元正说什么,她做什么。

东部的蝗群已经开始跨省扩散,新孵化的蝻子不断补充进来,而农户们早已因连日抗旱、捕蝗精疲力竭。

有人因饥饿与酷暑晕倒在田埂,被抬下去时,手里还攥着半截竹扫帚。

大夫们纷纷自发前来施药,曾远洲日夜奔走于各村。

更有不少学子闻风而至,受应元正演讲激励,投身救灾,沈玉也混在其中。

存粮消耗的速度远超预期。

各州府的粮仓每日都在开仓放粮,可要供近百万百姓应急,平均每人每日只能分到一小捧米,掺着野菜熬成稀粥,勉强吊着性命。

按理说,如此灾情,粮价必疯涨。

但因为四海珍藏和一些铺子的价格仅微调一成,导致价更高的反而卖不出去,价格维持在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上。

可这也仅限于南越府城这一片,因城中有粥,周边无数农夫携家带口涌入,导致这里的人越来越多。

南越府的知府来问应元正要不要闭城,应元正瞪了他一眼,对方立即闭上了嘴。

平南王府率先响应,王妃亲自主持,在城外设三处粥棚,每日施粥不断。其他富户亦相继跟进。

南良翰和方阳云也以教堂的名义在外分粥,百姓总算不至于饿毙道旁。

他和王妃往往只在路上匆匆见一面,很多时候连话都来不及说两句,便各自奔赴灾场。

期间,应元正提笔写了三道奏疏,详细描述了岭南的惨状,让信使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可皇帝没有回信,三封都石沉大海。

只有赵明、傅丘通过家族渠道探得些许消息,京中回应只有两字。

等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