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刍氏自传 > 第155章 “辐射苔藓”

刍氏自传 第155章 “辐射苔藓”

作者:Z烽火戏佳人代号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7 14:08:11

运输舰冲破德尔塔-9大气层的瞬间,舰体轻微震颤了一下,像是在与这颗刚被赋予生机的星球作最后的告别。小汐指尖抵在舷窗上,看着窗外的景致从浑浊的黄褐色渐变成深邃的墨蓝,那些曾让她揪心的沙尘被远远抛在身后,只剩下宇宙特有的、带着微光的寂静。她下意识地摸向背包,指尖触到那片画着笑脸的“海心紫”花瓣时,动作不自觉地放轻——花瓣边缘的彩笔痕迹虽已被星际航行的颠簸蹭得有些模糊,但黄色的笑脸依旧清晰,像一团揉碎的阳光,在漆黑的背包里散发着温暖的气息。

转身看向实验台,新收集的“海心紫”种子正安静地躺在透明培养皿里。它们比在德尔塔-9时更饱满,银蓝色的绒毛在舱内柔和的白光下轻轻颤动,每一根绒毛都像是纤细的触角,在空气中捕捉着星辰的轨迹。小汐俯身凑近,能看到种子外壳上细密的纹路,那是德尔塔-9沙尘与蓝丝藻基因融合的印记,也是无数人用坚守换来的希望证明。

“omega-7的暗能浓度还在上升,每小时增幅0.3%。”阎丘北刍一的声音从驾驶舱传来,依旧保持着惯有的沉稳,却难掩一丝急促。她面前的主屏幕上,omega-7的立体模型正被刺眼的红色预警覆盖,星球表面的暗能火山群像一道道狰狞的伤口,不断向外溢出紫色的能量波纹。“总部刚发的紧急数据,火山周边200公里内的地壳已经出现12条深度超过5公里的裂痕,随时可能引发连锁喷发,将整个南半球的生态彻底摧毁。”她顿了顿,手指在控制台上轻点,调出临时据点的坐标,“我们必须在七十二小时内抵达南半球的临时据点,那里有联盟提前搭建的暗能隔离舱,是目前唯一能隔绝强辐射、安全培育种子的地方。”

阿凯正蹲在实验台旁,将德尔塔-9的沙尘样本滴入基因检测仪,屏幕上跳跃的数据流如同一串闪烁的星辰。他盯着屏幕的眼睛突然一眯,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试图修正那串突然停顿的代码。“不对劲。”他皱起眉,额角的碎发垂下来,遮住了眼底的凝重,“omega-7的暗能和德尔塔-9的完全不同,这里面带着强辐射性,能量波长是伽马-3暗能的1.8倍。”他指着图谱上那段高亮的红色序列,“‘海心紫’现有的基因虽然能吸附普通暗能,但根本扛不住这种辐射,种子刚落地,细胞结构就会被辐射破坏,连发芽的机会都没有。”

小汐的心猛地一沉,像是被无形的手攥紧。她快步走到储存柜前,拉开最底层的抽屉——那里放着从伽马-3带来的玻璃罐,罐壁上还沾着德尔塔-9的黄褐色沙尘,罐内的蓝丝藻叶片却依旧保持着鲜活的蓝绿色,仿佛刚从伽马-3的海水中捞出来一般。“伽马-3的蓝丝藻能在深海6000米的高压环境下存活,它的细胞壁有一层天然的硅质防护层,或许能提取出抗辐射基因?”她将玻璃罐放在实验台上,用特制吸管取出一片蓝丝藻叶片,轻轻放进基因提取仪。屏幕上,蓝丝藻的基因链逐渐显现,螺旋状的链条上布满了细小的防护节点。“但有个问题,”她盯着屏幕上的融合度数据,眉头拧得更紧,“蓝丝藻的基因与‘海心紫’的融合度只有60%,强行融合可能导致种子变异,甚至失去吸附暗能的能力。”

就在这时,运输舰的通讯系统突然发出一阵急促的“滴滴”声,红色的信号灯在控制台旁不断闪烁。阎丘北刍一立刻按下接听键,一段带着强烈电流杂音的加密信号传了出来。经过系统解密后,一个沙哑的声音在舱内响起:“这里是omega-7临时据点……编号L-09……暗能辐射已经穿透外层防护罩,我们的防护服能量只剩15%,快失效了……”信号里夹杂着剧烈的咳嗽声,每一声都像是从干裂的喉咙里挤出来的,“据点后方3公里的山谷里,有一片‘辐射苔藓’……它们能在强辐射环境下生长……或许……或许能帮到你们……”话音未落,信号突然戛然而止,只剩下“滋滋”的电流声,像一根细针,刺得人心头发紧。

“辐射苔藓?”阿凯猛地抬起头,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立刻在联盟数据库中检索相关信息,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的速度快得几乎出现残影。“找到了!”他指着屏幕上弹出的资料页,“这是omega-7特有的物种,只生长在强辐射区域,表皮能分泌一种‘辐射中和酶’,这种酶能将辐射粒子转化为无害的能量,是天然的抗辐射屏障!”他转头看向阎丘北刍一,语气带着急切,“我们得先去据点后方的山谷采集样本,再赶往隔离舱,这样一来,抵达时间会推迟十个小时,但是——”

“十个小时赌得起。”阎丘北刍一没等他说完,就已经在控制台上调整好了航线。屏幕上的星图瞬间更新,一条新的航线从原定路线分叉出去,直指omega-7的山谷区域。“没有抗辐射基因,就算按时到了隔离舱,也培育不出能存活的种子,反而会浪费更多时间。”她抬头看向舷窗外,一颗散发着暗红色光芒的星球正逐渐清晰,星球表面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紫色雾霭,那是暗能辐射形成的能量层。“omega-7的大气层已经被暗能污染,高空全是火山灰云,我们只能低空飞行,高度控制在500米以下,避开那些能撕裂舰体的气流。”

当运输舰缓缓降落在omega-7地表时,舱门打开的瞬间,一股刺鼻的硫磺味就涌了进来,带着滚烫的热气,呛得人忍不住咳嗽。小汐扶着舱门往外看,眼前的景象比德尔塔-9更加荒芜——暗红色的土壤像凝固的血块,布满了狰狞的裂痕,最深的裂痕能看到地下翻滚的岩浆;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黑色颗粒,那是火山喷发后凝结的火山灰,落在皮肤上会带来轻微的刺痛感;远处的暗能火山不断喷出紫色的岩浆,岩浆落地后迅速冷却,凝结成黑色的晶体,晶体表面泛着诡异的光泽,散发出肉眼可见的辐射波纹。

按照信号里的指引,他们很快找到了据点后方的山谷。山谷两侧的岩壁上,果然生长着一片暗绿色的苔藓,它们紧紧贴在岩石上,像一层厚重的绒毯。苔藓表面覆盖着一层透明的薄膜,薄膜在岩浆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银光,每一片苔藓都在微微蠕动,仿佛在呼吸着空气中的辐射。

“我去采集样本!”小汐抓起一旁的防护服,转身就要往外冲,却被阿凯一把拉住。“等等!”阿凯指着她手里的防护服,语气带着严肃,“你这件是普通防护服,防护等级只有b级,这里的辐射值已经超出安全范围的三倍,b级防护服根本挡不住,进去不到十分钟,辐射就会穿透防护服,伤害你的细胞。”他转身从储物间里拿出一件厚重的防辐射服,衣服表面泛着金属光泽,袖口和领口都有密封的能量环。“这件是A级防辐射服,我跟你一起去,相互有个照应,我的检测仪能实时监测辐射值,避免你走到高辐射区域。”

两人穿戴好防辐射服,检查完密封性能后,才小心翼翼地走进山谷。刚踏上山谷的土地,防护服的警报器就“嘀嘀”地响了起来,屏幕上的辐射值不断跳动,最终停留在“3200毫西弗”的位置——这个数值,是人类安全辐射值的320倍。“小心点,跟着我的脚步走,避开那些黑色的晶体,它们的辐射值最高。”阿凯举着检测仪,在前面带路,每走一步都格外谨慎。

山谷里的“辐射苔藓”比想象中更难采集。它们的根系像细密的丝线,与岩石紧紧缠绕在一起,稍一用力,苔藓就会破裂,里面的“辐射中和酶”会瞬间挥发,变成一团无色的气体。小汐蹲在岩壁前,手里拿着特制的采集刀,一点一点地剥离苔藓的边缘,动作轻得像在抚摸易碎的玻璃。阿凯则举着检测仪,在她身边不断提醒:“左边10厘米处辐射值偏高,往右边挪一点……很好,保持这个角度……”

就在小汐采集到第三份样本,小心翼翼地将其放进密封试管时,远处的暗能火山突然发出一声巨响。紧接着,大量的火山灰喷涌而出,像一条黑色的巨龙,瞬间将整个山谷笼罩。“不好!是小规模喷发!快走!”阿凯一把拉住小汐的胳膊,转身就往运输舰的方向跑。火山灰落在防辐射服上,发出“滋滋”的声响,那是辐射粒子与防护服能量层碰撞的声音;防护服的面罩上很快覆盖了一层黑色的粉末,视线变得越来越模糊,只能看到前方运输舰的大致轮廓。

就在即将抵达运输舰时,小汐脚下突然一滑——她踩到了一块松动的岩石,整个人往前摔去。手里的密封试管从指间滑落,“啪”的一声摔在地上,其中一支试管摔得粉碎,里面的苔藓样本瞬间被火山灰覆盖,再也无法收集。“样本!”小汐惊呼着想去捡,却被阿凯死死按住了肩膀。“来不及了!火山灰马上就要来了!”阿凯的声音透过头盔的通讯器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拖着小汐,几乎是半扶半抱地跑上运输舰,刚关上舱门,铺天盖地的火山灰就如潮水般涌来,将舰体覆盖了厚厚的一层,像是给运输舰穿上了一件黑色的铠甲。

回到舱内,小汐摘下头盔,看着手里仅剩的两份苔藓样本,眼眶忍不住泛红。她懊恼地捶了一下实验台,声音带着自责:“都怪我,要是我再小心一点,就不会摔碎样本了,万一这两份样本不够……”

“别自责了。”阿凯也摘下头盔,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带着安慰,“两份样本足够提取基因了,你看,这两份样本都很完整,里面的‘辐射中和酶’没有流失,我们抓紧时间,还能赶在隔离舱的氧气耗尽前完成融合。”他拿起一份样本,放进基因提取仪,“而且,你刚才采集的时候那么小心,已经做得很好了,换做是我,说不定也会出错。”

小汐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自责,拿起另一份样本,开始准备基因融合的工作。阎丘北刍一则坐在驾驶舱里,盯着屏幕上的航线图,手指在控制台上不断调整参数——漫天的火山灰让能见度极低,她必须时刻注意避开空中的岩石碎片,确保运输舰能安全抵达临时据点。

提取“辐射中和酶”的过程异常艰难。苔藓的基因结构与“海心紫”的差异巨大,就像两条完全不同的河流,想要让它们交汇融合,需要精准控制每一个基因片段的对接。小汐盯着屏幕上不断失败的数据流,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她好几次想放弃现有的方案,却又想起伽马-3的孩子们塞给她“海心紫”种子时,那双亮晶晶的眼睛;想起德尔塔-9的老周,在看到幼苗存活时,激动得跪倒在地的模样;想起omega-7据点里,那些还在等着希望的科研人员……她深吸一口气,擦掉额头上的汗,重新调整融合方案——她将蓝丝藻的纤维基因拆解成细小的片段,作为“桥梁”,先与苔藓的抗辐射基因融合,形成一个新的基因链,再将这个新基因链缓慢注入“海心紫”的种子中,降低排斥反应的概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舱内只剩下仪器运行的“嗡嗡”声。当融合进度条终于从99%跳到100%时,舱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连仪器的声音都仿佛变得清晰起来。小汐小心翼翼地打开培养皿,里面的“海心紫”种子缓缓舒展,表面的银蓝色绒毛中夹杂着一丝暗绿色,像撒了一把细碎的翡翠,在舱内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阿凯立刻拿起检测仪,将探头靠近种子,屏幕上的数据一跳出来,他就兴奋地大喊:“成功了!抗辐射能力提升了十倍,暗能吸附效率也提高了50%,而且——”他指着屏幕上的细胞活性数据,“细胞活性达到了98%,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

运输舰终于抵达临时据点时,眼前的景象让人心头一紧——据点的外层防护罩已经破裂,像一张被撕碎的纸,挂在金属支架上;地面上散落着废弃的仪器和空的氧气瓶,有的仪器还在冒着黑烟;几个穿着破损防护服的科研人员正虚弱地靠在墙角,他们的脸色苍白得像纸,嘴唇干裂,连抬起头的力气都快没有了。

“你们终于来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挣扎着站起来,他的防护服肩部有一个大洞,露出的皮肤上布满了辐射留下的红斑。他是据点的负责人李教授,也是联盟资深的植物学家。“我们的氧气只能撑三个小时,火山的喷发频率越来越高,刚才的小规模喷发已经让据点的支撑结构受损,这里随时会被岩浆淹没。”他指着远处的火山,声音带着绝望,“我们尝试过培育其他植物,但种子刚落地就被辐射杀死,连一片叶子都没长出来。”

小汐立刻打开培养箱,将改良后的“海心紫”种子捧出来,递到李教授面前。“李教授,您看,这些是改良后的‘海心紫’种子,它们能抗辐射、吸附暗能,只要有一点水分就能快速生长,而且根系还能净化空气,生成氧气。”她指着种子表面的暗绿色绒毛,语气带着希望,“这是‘辐射苔藓’的基因,能中和周围的辐射,保护种子不被破坏,您放心,它们一定能在omega-7存活。”

李教授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颤抖着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种子表面的绒毛,当感受到那柔软的触感时,泪水突然涌了出来,顺着脸颊上的皱纹滑落。“太好了……真是太好了……”他转头对着墙角的科研人员大喊,“大家快起来!有救了!我们有救了!”

所有人都像是被注入了新的力量,纷纷从地上站起来,忍着身体的不适,开始在隔离舱内搭建培育架。隔离舱是联盟用特殊合金打造的,能隔绝大部分辐射,里面还保留着一些营养液和冷凝水。小汐将种子均匀地播撒在培育盆里,倒入少量冷凝水——她惊喜地发现,omega-7的土壤虽然贫瘠,却含有丰富的钾、镁等矿物质,这些都是“海心紫”生长需要的养分,正好能为种子提供充足的营养。

仅仅一天时间,种子就破土而出。嫩绿的芽尖顶着细小的种子壳,从土壤里钻出来,很快就展开了叶片。幼苗的叶片呈现出独特的银绿相间的颜色,银色的部分是“海心紫”原有的基因,绿色的部分则是辐射苔藓的基因;叶片表面的绒毛不断吸附着空气中的辐射粒子,每吸附一个粒子,绒毛就会微微闪烁一下,将辐射粒子转化为能量;叶片上的银纹也在不断跳动,像是在呼吸一般,吸收着空气中的暗能。

然而,危机并没有解除。当天下午,暗能火山的喷发越来越频繁,据点的地面开始剧烈晃动,隔离舱的玻璃上出现了一道道细密的裂痕,像是随时会碎裂。阎丘北刍一通过卫星监测,脸色凝重地跑进来:“不好!一场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即将来临,根据岩浆流动的速度,岩浆流会在一小时内淹没整个据点,我们必须在那之前,把幼苗转移到安全区域!”她指着屏幕上的卫星图,“据点东侧5公里处有一个天然的溶洞,那里的岩石层厚度超过100米,能阻挡岩浆,我们把幼苗移栽到那里。”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用仅有的塑料盆和金属盒,小心翼翼地装着幼苗,朝着溶洞的方向奔跑。地表的裂痕越来越大,滚烫的岩浆从裂痕中涌出,像一条红色的毒蛇,灼烧着地面,散发出致命的高温,连空气都变得扭曲起来。小汐抱着一盆幼苗,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暗红色的土壤上奔跑,突然,她脚下一滑,被地上的碎石绊倒,怀里的幼苗摔在地上。她下意识地想去接,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幼苗掉在离岩浆只有一米远的地方——叶片上的绒毛立刻被岩浆的高温烤得卷曲,像是要枯萎一般。

“不!”小汐惊呼着扑过去,心都快提到了嗓子眼。可就在她伸手去捡的时候,却惊喜地发现,幼苗的根系竟然在接触到岩浆的瞬间,快速扎进了地下的岩石缝隙中,原本卷曲的叶片也慢慢舒展开来,恢复了挺拔的模样。她凑近一看,根系周围的土壤竟然在微微发热,那是根系在吸收岩浆的热量,转化为生长所需的能量。“它们能耐高温!”小汐激动地大喊,声音带着颤抖,“‘海心紫’的根系能吸收高温,转化为能量,它们能在高温环境下存活!”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受到了鼓舞,大家加快了脚步,抱着幼苗朝着溶洞奔跑。终于,在岩浆流到达据点前的最后五分钟,他们将所有幼苗都移栽到了溶洞中。溶洞内的温度虽然依旧很高,达到了40摄氏度,但比地表安全了许多,岩石层阻挡了大部分辐射,空气中的硫磺味也淡了不少。小汐将最后一盆幼苗放在溶洞深处的岩壁旁,看着幼苗的根系紧紧抓住岩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