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的手机在凌晨五点十分准时震动,不是闹钟,是客户张总的微信消息:“小林,这批面料的色卡怎么还没寄到?工厂那边催着裁床,再耽误就要误工期了!”
屏幕光映着她眼底的红血丝,昨晚整理订单到三点,眼下还沾着未褪的疲惫。她指尖飞快敲击:“张总抱歉,色卡昨天已发顺丰,单号XXXXX,我现在查物流,马上同步您。”发送后立刻打开物流APP,显示包裹正从分拣中心发往目的地,预计上午十点送达。她截了图发给张总,又补了句:“我跟顺丰客服盯紧,确保十点前送到工厂,有问题您随时找我。”
放下手机,林夏揉了揉僵硬的肩颈,目光扫过床头摊开的跟单表——蓝色笔迹标着“待确认面料”,红色圈着“催客户尾款”,黄色荧光笔涂满“工厂生产进度”,密密麻麻的批注像一张网,网住她每天的时间。作为外贸公司的跟单员,她的工作就是跟着订单跑,从客户下单到工厂生产,再到物流发货,每个环节都不能漏,像在供应链的链条上“盯梢”,稍有差池就是连锁反应。
早上七点半,林夏提前半小时到公司,办公室还没几个人。她泡了杯速溶咖啡,打开电脑调出订单系统,先核对昨天的生产进度:给广州客户的5000件连衣裙,工厂反馈领口纽扣缺货,要推迟两天交货。她立刻拨通辅料供应商的电话,听筒里传来嘈杂的机器声。
“王经理,上次订的白色纽扣什么时候能到货?广州的订单等着用,再拖就要误期了。”林夏的声音带着急切,手指无意识敲击桌面。
“小林啊,最近原材料紧张,生产线排满了,最快明天下午才能发。”王经理的语气带着歉意。
“明天下午来不及,客户后天就要裁床。”林夏咬了咬唇,快速盘算,“能不能先从你们的样品库调一批?我让顺丰上门取,运费我们承担,后续大货正常发就行。”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翻找单据的声音:“样品库还有2000颗,先给你调过去,你让物流十点前过来,晚了仓库就下班了。”
“太感谢王经理了!”林夏挂了电话,立刻联系顺丰取件,又给广州客户发消息解释情况,附上辅料物流单号,才算暂时松了口气。咖啡已经凉了,她没顾上喝,又打开另一个订单——给上海外贸公司的1000套床上四件套,客户要求今天确认印花图案,设计部却还没把终稿发过来。
她走到设计部办公室,敲了敲玻璃门。设计师小杨顶着乱糟糟的头发,正对着电脑修改图案。“小杨,上海客户的四件套印花稿好了吗?他们上午就要确认,不然工厂没法安排印花车间。”
“快了快了,昨晚改到凌晨,客户又说花纹太密,再调整最后一版,半小时内给你。”小杨揉了揉眼睛,鼠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
林夏站在旁边等了十分钟,看着小杨把花瓣间距调宽,又把底色从米白改成浅灰,终于敲定终稿。她立刻把文件发给上海客户,附带一句:“李姐,这是调整后的印花稿,您看下是否符合要求,有修改意见随时说,我们优先调整。”
回到座位时,同事小陈抱着一摞单据过来,笑着说:“夏姐,你又提前到了?昨晚的订单表我看你凌晨还在群里发,别太累了。”
“客户那边催得紧,慢一步就要出问题。”林夏接过单据,是昨天的发货单,需要逐一核对数量和物流信息,“对了,昨天发往杭州的那批衬衫,物流说有两箱外包装破损,你跟仓库确认下是否要补发。”
“已经确认了,仓库今天上午重新打包,下午发顺丰,我把单号记在你桌上的跟单表里了。”小陈指了指她桌角的文件夹,“对了,中午一起去吃新开的那家牛肉面?听说味道不错。”
林夏刚想答应,手机又响了,是工厂生产部的刘主管:“小林,你那批给深圳客户的牛仔裤,水洗工艺出了点问题,样品达不到客户要求的做旧效果,怎么办?”
她的心瞬间提了起来:“刘主管,能重新调整工艺吗?客户对水洗效果要求很严,之前确认过样品的,怎么会出问题?”
“昨天换了个水洗师傅,没掌握好时间,第一批做了200条都不合格,现在要么重新水洗,要么跟客户协商降低标准。”刘主管的声音透着无奈。
林夏看了眼跟单表,深圳客户的交货期是后天,重新水洗至少需要一天,时间刚好卡得紧。“刘主管,麻烦安排重新水洗,我现在跟客户沟通,说明情况,争取他们同意推迟一天交货。”挂了电话,她深吸一口气,拨通深圳客户的电话,尽量让语气听起来平稳:“陈经理,跟您说个事,工厂水洗环节出了点小差错,第一批样品没达到要求,现在正在重新调整,想跟您申请推迟一天交货,我们会加急赶工,保证质量,您看可以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陈经理的声音:“推迟一天可以,但必须保证质量,我们下周三就要参展,不能再耽误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