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把最后一箱常温牛奶摆上货架时,便利店的卷帘门刚升到一半。清晨五点半的街道还浸在薄雾里,隔壁包子铺飘来的肉香顺着门缝钻进来,和店里的关东煮香气混在一起,成了她每天最熟悉的开工信号。作为“惠民便利店”的早班店员,她的工作从清点库存开始——核对冷藏柜里的酸奶保质期、检查关东煮的汤料是否新鲜、补充收银台的零钱,这些流程她闭着眼睛都能完成,就像刻在肌肉里的记忆。
便利店开在老城区的十字路口,左边是菜市场,右边是中学,对面是小区大门。林夏的工位在收银台后,桌上总摆着三样东西:记着常客需求的笔记本、给低血糖顾客准备的薄荷糖、还有一把用来拆快递箱的美工刀。她刚把收银机开机,就听到门口的风铃响了——是住在对面小区的张大爷,每天这个点都会来买一袋豆浆和两个茶叶蛋。
“张大爷,今天还是老样子?”林夏笑着拿起热豆浆,手指在加热柜的按钮上顿了顿,“今天的茶叶蛋煮得久,蛋黄更入味,您要不要多带一个?”
张大爷接过豆浆,从口袋里摸出零钱:“不了不了,老婆子今天要吃包子,我买完豆浆就去隔壁。对了小林,昨天让你帮我留的老年机充电线,还有吗?”
“有的,我给您放在柜台下面了。”林夏弯腰拿出一个蓝色包装的充电线,“您上次说充电线总接触不良,这个是加粗线芯的,应该能用得久点,要是还不好用,您再拿回来换。”
张大爷连声道谢,揣着充电线往包子铺走。林夏刚把零钱放进收银机,风铃又响了,这次进来的是三个背着书包的中学生,吵吵嚷嚷地直奔零食区。领头的男生扒着货架找辣条,另一个女生在冰柜前犹豫:“林姐,今天有新出的草莓味冰棒吗?”
“昨天刚到的货,在最上面一层。”林夏指了指冰柜,又对着拿辣条的男生喊,“小宇,别一次买三袋辣条,早上吃太辣对胃不好,先买一袋,中午再过来拿。”
叫小宇的男生吐了吐舌头,把两袋辣条放回货架:“知道啦林姐,你比我妈还唠叨。”话虽这么说,还是乖乖只拿了一袋。三个孩子付完钱,抱着零食往中学跑,出门时还不忘喊:“林姐再见,中午来买关东煮!”
林夏笑着挥手,目光落在货架上的关东煮锅——汤已经熬得泛出奶白色,萝卜、海带、鱼丸在锅里轻轻翻滚。她走过去掀开盖子,撒了一小把葱花,又往汤里加了点生抽调味。上周有个顾客说关东煮太淡,她特意记在笔记本上,每天都会多调两次味道。
七点半,早高峰的客流渐渐多了起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赶去上班的年轻人、买菜回来的阿姨,把小小的便利店挤得满满当当。林夏站在收银台后,手眼不停:扫码、收钱、找零、提醒顾客拿好东西,偶尔还要回答“酱油在哪”“充电宝能借吗”这类问题。有个穿西装的年轻人急着赶地铁,付完钱就往门外跑,手机落在了柜台上。林夏拿起手机追出去,刚好看到他钻进地铁口,只能先把手机收好,在笔记本上记上“7:45,黑色华为手机,穿灰色西装”,等着他回来找。
“小林,帮我拿两桶泡面,要红烧牛肉味的!”菜市场的王阿姨提着菜篮子走进来,额头上还沾着汗,“今天儿子回来吃饭,他就爱吃你家的泡面,说比超市的新鲜。”
“阿姨,泡面在最里面的货架,我帮您拿。”林夏接过菜篮子放在旁边,转身去拿泡面,“您儿子好久没回来了吧?上次他还说要给您带特产呢。”
“可不是嘛,这次回来能住两天。”王阿姨笑着说,“对了,你上次说的那个全麦面包还有吗?我孙子不爱吃甜面包,就爱吃那个。”
“有,昨天刚到的货,在冷藏柜里,我给您拿新鲜的。”林夏把泡面和面包放在收银台上,又拿起一瓶牛奶,“阿姨,配着牛奶吃更有营养,给您孙子带一瓶?”
王阿姨爽快地答应:“行,听你的,拿一瓶!”
送走王阿姨,林夏刚想歇口气,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早上丢手机的年轻人,满头大汗地跑进来:“店员您好,我早上把手机落在这了,您看到了吗?”
“看到了,是不是黑色华为手机?”林夏从抽屉里拿出手机,“您解锁试一下,确认是您的我再给您。”
年轻人赶紧解锁手机,脸上露出庆幸的笑容:“太谢谢您了,我到公司才发现手机丢了,还以为找不回来了。”
“没事,下次注意点,别再着急忘东西了。”林夏把手机递给她,又拿出一张便利贴,“这是我们店的电话,以后要是落东西了,先给我们打电话,省得跑冤枉路。”
年轻人接过便利贴,连声道谢后才离开。林夏看了眼时间,已经上午九点,客流终于少了点。她拿出早上没来得及吃的包子,刚咬了一口,就看到一个老奶奶扶着门框站在门口,脸色不太好。林夏赶紧放下包子走过去:“奶奶,您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