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把第七版绩效考核表塞进碎纸机时,金属刀片绞碎纸张的声响像春蚕啃食桑叶。办公室的百叶窗拉得半开,阳光透过缝隙在地板上投下细长的光斑,落在他刚打印好的《三季度绩效评估细则》上,把“KPI完成率”几个黑体字晒得发烫。
“林主管,销售部的老周又来电话了。”实习生小郑抱着文件夹站在门口,文件夹边缘被手指磨出毛边,“他说这个月的客户转化率统计有误,非要当面跟你对数据。”
林夏抬头时,正看见窗台上的仙人球新冒出根尖刺,嫩绿得像谁用彩笔点上去的。他从抽屉里翻出销售部的原始数据台账,牛皮封面已经磨得发亮——这是他做绩效专员的第五年,每本台账的厚度都在诉说着不同部门的业绩沉浮。“让他下午三点过来,”林夏用红笔在台历上圈出时间,“我把CRM系统的后台记录调出来,当面核对。”
小郑转身时,文件夹里滑出张请假单,是技术部老吴的,“申请事由”一栏写着“女儿高考陪考”,审批人签字处还是空的。林夏捡起那张纸,忽然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老吴为了赶项目连续加班三个月,绩效考核时却因为出勤率不够被扣了分,当时他红着眼圈说:“小林,我女儿说好久没见过爸爸了。”
碎纸机突然发出卡纸警报,林夏弯腰去清理时,发现卡住的是半张绩效面谈记录。上面有他的字迹:“建议改进方向:提升跨部门沟通效率”,旁边是个潦草的签名,像只蜷缩的虾——是市场部的张姐,上个月因为和销售部抢资源,在绩效互评里给对方打了全公司最低分。
内线电话响起,人力资源总监王总的声音带着惯有的威严:“林夏,下午的绩效评审会资料准备好了吗?特别是研发部的创新指标,董事长很关注。”
“已经整理好了王总,”林夏翻开笔记本,指尖划过“研发部专利数量同比增长30%”的记录,“只是李经理刚才反馈,有两项专利还在公示期,算不算入本季度?”
“按规定来。”王总的声音顿了顿,“但你要提醒李经理,研发部今年的绩效奖金池,可是和创新指标直接挂钩的。”电话挂断时,林夏仿佛听见那边传来翻动文件的沙沙声,像在权衡什么。
他打开研发部的绩效档案,李经理的照片还是四年前拍的,那时他头发还没这么白,西装领口总别着支钢笔。去年研发部拿下重点项目,庆功宴上李经理喝多了,拉着林夏的手说:“小林,你不知道那些图纸改了多少遍,有个小伙子为了盯实验,把婚期都推迟了。”
“林主管,财务室送来了工资核算表。”小郑抱着厚厚的表格进来,额头上渗着细汗,“刘姐说,这个月的绩效奖金要按新调整的公式算,让你再核对下。”
林夏接过表格时,指尖触到纸张边缘的温度——财务室的空调坏了三天,刘姐她们大概是在闷热的办公室里算完这些数据的。他翻到销售部那一页,老周的名字被红笔圈着,旁边写着“未完成月度指标,扣发20%奖金”。想起上周在茶水间,老周对着微波炉叹气,说儿子刚报了夏令营,费用还没凑齐。
碎纸机的警报声再次响起,这次卡住的是张作废的绩效申诉表。申请人是行政部的小陈,申诉理由是“加班时长统计遗漏”,后面附着考勤系统的截图,凌晨两点的打卡记录像颗孤独的星。林夏记得这个女孩,上个月公司年会,她一个人布置会场到深夜,第二天眼睛肿得像桃子。
下午三点整,老周踩着点出现在办公室门口。销售部经理的皮鞋沾着泥点,大概是刚从客户那里回来。“小林,你看这个客户转化漏斗,”他把平板怼到林夏面前,屏幕上的折线图像条挣扎的鱼,“明明有五个意向客户,怎么系统里只算三个?”
林夏点开CRM系统的后台日志,操作记录显示有两个客户在签约前取消了合作。“周经理,这两位客户的合同最终没签,”他指着系统里的取消原因,“一个是因为预算调整,另一个选择了竞品。”
老周的手指在平板边缘掐出白痕,突然压低声音:“小林,能不能通融下?这个月就差这两个客户……”他的喉结动了动,“我知道规矩,但我儿子……”
“周经理,”林夏从抽屉里拿出份客户跟踪表,“这是你上个月跟进的潜在客户名单,有三个这个月刚启动项目,我已经标红了。按规定,连续跟踪超过30天的意向客户,可计入下月转化预备池,下个月只要签约,就能算双倍业绩。”
老周的眼睛亮了,接过表格的手有些抖。“谢了小林,”他转身时脚步轻快了些,“晚上我请你吃饭!”林夏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刚入职时,带他的张主管说:“绩效表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懂规矩,更要懂人心。”
评审会开始前,李经理提前来了十分钟。研发部总监手里捏着份专利证书复印件,边角已经被汗水濡湿。“小林,这两项专利虽然在公示期,但受理通知书早就下来了,”他指着文件上的日期,“能不能算入本季度?团队里的年轻人都盯着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