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黎明前的黑暗尚未褪尽,庄严肃穆的太极殿已是灯火通明。
文武百官按品阶分列两旁,鸦雀无声,等待着大周王朝最高权力中枢——早朝的开启!
钟鼓齐鸣,净鞭三响!
女帝姬倾城头戴十二旒冕冠,身着玄黑赤纹衮龙袍,在内侍的簇拥下,缓步登上丹陛,端坐于龙椅之上。
她面容清冷,目光扫过下方群臣,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就仿佛昨夜御书房那一瞬间的脆弱与迷茫从未存在过般…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司礼太监尖细悠长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早已按捺不住的摄政王姬无夜,率先出列,手持玉笏,朗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皇叔请讲!”姬倾城语气平淡。
“北境军情紧急,雁门关危在旦夕!然国库空虚,粮草不济,强令周勃死守,无异于以卵击石,徒增伤亡呐!”
姬无夜声音洪亮,直奔主题:“为江山社稷计,为黎民百姓计,臣恳请陛下,暂息刀兵,遣使与狄戎和谈,许以岁币,换取边境安宁,使我大周得以休养生息…”
他话音一落,太师庞青玄立刻带领着一大批文官出列附和:
“臣等附议!摄政王老成谋国,和谈乃眼下唯一可行之策!”
“陛下,当以苍生为念啊!”
“……陛下当以仁德化干戈……”
主和派的声音瞬间占据了朝堂上风,气势汹汹!
兵部尚书李纲脸色铁青,出列反驳:
“荒谬!狄戎狼子野心,贪得无厌!岁币只能助长其气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狄戎又至矣!唯有奋起抗击,打出我大周的威风,方能保边境长久太平!”
但他势单力薄,声音很快便被主和派的浪潮所淹没……
姬倾城端坐龙椅,面无表情,心中却是怒火翻腾。
她早知道姬无夜会借此发难,却没想到声势会如此浩大。
她目光扫过那些低头附议的臣子,心中不由得一片冰凉。
就在主和派以为大势已定之时,一个清越而平静的声音,陡然在队列末尾响起:
“陛下,臣,翰林院侍诏谢南枫,有本奏。”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滴入了一滴冷水!
霎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声音来源。
只见谢南枫穿着一身崭新的青色官袍,身姿挺拔如松,面容俊美,气度从容地从文官队列的最末端缓步走出,来到大殿中央。
“翰林院侍诏?”
“何时有了这个任命?”
“他就是昨日琼林宴上那个谢南枫??”
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
许多不明所以的官员这才将昨日听闻的惊才绝艳之名与眼前之人对上号,更是对女帝突然授予其官职感到无比的震惊……
姬无夜和庞青玄的脸色当即阴沉下来。
他们料到女帝会有所动作,却没想到会如此直接,竟将这来历不明的小子直接扶上了朝堂!
简直…简直了!
姬倾城心中一定,面上不动声色:“谢爱卿,有何奏议?”
谢南枫手持笏板,向姬倾城微微一礼,随即转身,目光平静地扫过以姬无夜和庞青玄为首的主和派众人,最后朗声道:
“臣,反对和谈!”
一语激起千层浪!
“黄口小儿,不知天高地厚!”
“朝堂大事,岂容你区区侍诏置喙!”
“陛下,此子狂悖,扰乱朝纲,请陛下治罪!”
主和派官员纷纷出声呵斥,群情汹涌至极!
姬无夜更是冷笑一声:“谢侍诏?你昨日诗作,确实豪壮。但军国大事,关乎国运,岂是几句诗词儿戏所能决断?
你可知一旦开战,耗费几何?死伤几何?若战败,又当如何?你担待得起吗!”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与压力,谢南枫却恍若未闻,他嘴角甚至勾起一抹淡淡的讥讽,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摄政王口口声声为国为民,可知‘以地事狄,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狄戎畏威而不怀德,今日割让利益,明日他们只会索要的更多!直至将我大周敲骨吸髓,吞食殆尽!”
他引用的是战国策中的名句,简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妥协政策的致命缺陷!
而不等姬无夜反驳,谢南枫便又继续道,他的声音逐渐高昂,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与洞察:
“至于耗费?死伤?难道纳贡求和便无耗费?岁币不是民脂民膏?边疆百姓任人屠戮,便不是死伤?
更何况,妥协退让,换来的绝非和平,而是更贪婪的侵略和更屈辱的境地!届时,我大周军心涣散,民心尽失,国…将不国!”
他目光如电,直射姬无夜:“王爷如此汲汲于和谈,甚至不惜动摇国本,究竟是为大周江山计,还是……另有所图?”
这最后一句,已是近乎**的指控!
“你……你血口喷人!”姬无夜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谢南枫,却一时语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