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是2017年深秋。程度站在吕州市政府大楼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不禁感慨万千。自2020年那个雨夜重生以来,近十年光阴转瞬即逝。
历史的长河依旧按照它既定的轨迹流淌,并未因他这个的出现而发生太大偏移。
窗外的暮色渐沉,程度转身回到办公桌前,桌上摊开的是最新一期的《汉东日报》。头版刊登着省委领导班子调整的新闻,他的目光在那些熟悉的名字间游走,思绪不禁回到这些年的风云变幻。
2015年的那场人事变动,至今仍被汉东官场津津乐道。
那年春天,高育良终于如愿以偿,升任汉东省专职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完成了从学者到封疆大吏的华丽转身。
程度清楚地记得,在省委礼堂的任命仪式上,高育良那副金丝眼镜后闪烁着志得意满的光芒,举手投足间尽显学者型官员的儒雅气度。
而同年的另一项重要任命,是李达康跻身省委常委,执掌京州。
这位改革闯将在常委会上的排名从最初的末位逐步攀升,其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在汉东政坛独树一帜。
程度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报纸上李达康的照片,想起2016年那场关于赵东来任命的激烈争论。
当时李达康力排众议,将心腹爱将赵东来从林城调至京州担任公安局长。
在常委会上,李达康慷慨陈词三个小时,列举赵东来在林城打黑除恶的卓越政绩。
程度至今记得会议室里弥漫的紧张气氛——高育良眉头紧锁,不时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刘国存省长端着茶杯,目光在众人脸上来回扫视。
最终,关于赵东来兼任副市长的提议因任职时间不足被否决,但这场较量已经为日后的派系斗争埋下伏笔。
程度自己的仕途则堪称奇迹。
2016年,在主持吕州主持工作满一年后,经省委推荐和中组部严格考察,他意外获任汉东省委常委、吕州市委书记。
这个任命让整个汉东官场震动,37岁的程度不仅成为最年轻的省委常委,更以黑马之姿闯入权力核心。
在十一位常委中排名第十,恰好压过李达康一头。每次常委会,程度都能感受到来自斜后方那道锐利的目光。
随着赵立春调任中央,汉东省委书记职位已空缺半年有余。
这场权力真空引发的暗流涌动,在每次常委会上都若隐若现。
高育良的得意门生祁同伟,在老厅长退休后顺利接任省公安厅厅长,其背后的运作痕迹昭然若揭。
程度端起茶杯,想起上月祁同伟在公安厅庆功宴上那句意味深长的祝酒词:愿汉东风清气正——当时在场众人表情各异,堪称官场众生相的绝妙写照。
现任省委常委会的构成,折射出各方势力的微妙平衡:
省长刘国存作为临时主持工作的二把手,行事愈发谨慎。
每次开会,他那双藏在老花镜后的眼睛总在观察每个人的反应。
半年前上面空降的纪委书记田国富,被普遍视为打破平衡的关键变量。这位来自北方的铁面包公到任后,
立即启动了对全省扶贫资金的专项审计,剑锋所指,令人不寒而栗。
组织部长吴春林和秘书长常正义构成的中立派,在重大议题上往往成为双方争取的对象。
程度注意到,最近吴部长办公室的访客明显增多。而常务副省长谢林贤与高育良过从甚密,两人常在省委食堂的角落里边吃边谈,见到有人靠近便立即转换话题。
宣传部长孙俪文和统战部长高统一相对低调,但程度清楚,在舆论阵地和民主党派工作上的支持同样至关重要。
至于省军区司令江知秋,虽然不常发言,但每次表态都分量十足。
最耐人寻味的是列席会议的副省长陈胜。
这位分管经济的实干派,在赵立春时代就展现出非凡的政绩。如今他像颗定时炸弹般坐在会议室边缘,随时可能因新书记的到来而获得正式常委席位。
窗外华灯初上,程度合上报纸,目光落在墙上的汉东省地图上。
吕州、京州、林城...这些城市如同棋盘上的棋子,而真正的对弈者即将登场。
办公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突然响起,刺耳的铃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突兀。程度正在批阅文件,闻声抬头,目光落在来电显示屏上——省委高育良办公室。
他微微眯起眼睛,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两下,随即深吸一口气,拿起听筒。电话那头传来高育良平稳而略带笑意的声音:“程书记,明天有没有空?来一趟京州,我们聊聊。另外,祁同伟也在!”
程度嘴角微扬,语气恭敬却不失距离感:“好的,育良书记!”
——到了省委这个层面,所谓的“师生情谊”早已淡化。同为副部级,程度若是再喊高育良一声“老师”,对方反倒不敢答应。官场之上,级别就是规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