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楚使带来的短暂“安宁”,像是给病入膏肓的河南国打了一针昂贵的镇静剂。药效之下,表面的恐慌暂时平息,但内里的溃烂,却在加速。
陈默很清楚,无论是汉王的“糖衣炮弹”,还是项王的“武力催债”,根源都在于河南国自身的虚弱。如果不想下次被逼到墙角时连讨价还价的资本都没有,哪怕只是象征性的资本,那么“种田流”里最基础、也最难的一环——内政改革,就必须硬着头皮上马。
他花了几个昼夜,结合这具身体残留的些许政务记忆和前世的模糊认知,绞尽脑汁,写就了一份名为《河南国当前急务疏》的竹简。内容核心就是他向申阳提过的:鼓励农耕、减免赋税、整饬吏治。其中,他将“清丈田亩,核定赋税”放在了首位。道理很简单,连自己地盘上有多少田、能收多少税都搞不清楚,一切休提。
这份奏疏,他用词极尽委婉,将“改革”包装成“梳理”,将“触动利益”说成“挖掘潜力”,通篇充满了“为大王长远计”、“巩固根基”之类的漂亮话。他知道,直接跟申阳讲大道理没用,必须把这件事和申阳最关心的“王位稳固”、“周旋于楚汉之间”联系起来。
果然,惊魂稍定的申阳,在一种“必须做点什么才能避免下次被吓尿”的焦虑感驱使下,大致浏览了奏疏后,觉得“清丈田亩”听起来像是整理自家库房,属于内部事务,既不直接得罪项羽,也不刺激刘邦,还能显得自己这个大王在“励精图治”,于是大笔一挥,批了个“准”字,并象征性地给了陈默一道手令,允许他“酌情督办”。
【叮!宿主成功触发支线任务【刮骨疗毒(伪)】。任务目标:在河南国既得利益集团的铜墙铁壁上,凿出第一条裂缝(哪怕只是条头发丝般的裂缝)。奖励:解锁成就【堂吉诃德式的勇气】。风险提示:宿主当前战斗力约等于零,防御力为负。系统预祝您……撞得头破血流?】
系统的吐槽一如既往地精准且丧气。陈默捏着那道轻飘飘、却可能重逾千斤的手令,心里半点底都没有。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
清丈田亩,第一个要动的,就是那些占有大量土地的宗室贵族和军功地主。这些人,是申阳统治的基础,也是河南国最大的蛀虫。他们利用权势,隐匿田产,逃漏赋税,将负担转嫁给普通农户,导致民不聊生,国库空虚。
陈默手下无人可用,只能从王府属吏中抽调了几个看起来还算老实、地位不高的书佐和小吏,组成了一支寒酸到可怜的“清丈工作小组”。他亲自带队,选择了洛阳城附近一个据说土地纠纷较多、情况比较复杂的乡——宜阳乡,作为试点。
出发那天,天气阴霾。陈默骑着申阳赏赐的一匹瘦马,带着几个垂头丧气、明显不太情愿的吏员,以及一队由熊启“友情赞助”的、看起来更像土匪的十名兵卒,一行人灰头土脸地出了洛阳城。
宜阳乡的啬夫(乡长)早已得到消息,带着三老、游徼等乡吏在路口迎接。那啬夫是个五十多岁的干瘪老头,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的吏服,脸上堆满了谦卑而惶恐的笑容,眼神却时不时瞟向陈默身后的兵卒,透着精明与戒备。
“下官宜阳啬夫,赵癸,恭迎客卿大人!”老头领着众人躬身行礼。
陈默下马,尽量让自己显得平和:“赵啬夫不必多礼。本官奉王命,前来核查乡内田亩户籍,以便均平赋税,还望诸位配合。”
赵癸连声道:“应当的,应当的!大人请放心,下官一定全力配合!” 但他话锋一转,面露难色,“只是……大人有所不知,宜阳乡地处要冲,历年战乱,户籍散失,田契混乱,加之乡民愚昧,恐怕……一时难以厘清啊。”
标准的推诿之词。陈默心中冷笑,面上不动声色:“无妨,慢慢来,从基础查起。先调集乡里所有户籍简册和土地图册,本官要过目。”
“是是是,下官这就去准备。”赵癸点头哈腰,眼神却示意了一下旁边的游徼(负责治安的乡吏)。那游徼心领神会,悄悄退后几步,骑上一匹快马,朝着乡里最大的一处庄园方向奔去。
陈默看在眼里,心知肚明:这是去给背后的主子报信了。他也不点破,在赵癸的引导下,来到了乡吏办公的简陋廨舍。
所谓的户籍简册,大多是竹简,磨损严重,字迹模糊,很多还是秦朝时的旧册,显然多年未曾更新。土地图册更是简陋,只有大致方位和块数,面积、归属皆语焉不详。陈默随便翻看了几卷,就发现漏洞百出,有的户籍下田亩数多得离谱,有的则少得可怜,更有许多无主的“荒地”标记,但据他沿途所见,那些“荒地”明明长着庄稼。
“赵啬夫,这册籍似乎与实际情况出入颇大啊。”陈默放下竹简,淡淡地说。
赵癸擦着额头的汗:“大人明鉴!实在是……历年兵灾,胥吏逃亡,所致疏漏……下官接手时便是如此,有心整理,却力不从心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