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章 味香公益与信任赢
味香斋的晨雾还没散尽,张老头就踩着木梯,把一块崭新的木牌挂在了店门口。木牌上刻着 “每月 15 日?味香公益日”,旁边还画了一朵小小的向日葵,阳光洒在木牌上,泛着温暖的光。
“张爷爷,这木牌真好看!” 阿梅端着刚蒸好的向日葵馒头从后厨出来,看到木牌,眼睛一下子亮了,“以后每个月 15 号,我们就把当天收入的 10% 捐给公益基金,帮助孩子们,对不对?”
张老头点点头,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着说:“是啊。之前公益基金的孩子们总来帮我忙活,我也没什么能帮他们的,就想着搞个公益日,让来吃饭的顾客也能一起为孩子们出份力。你看这馒头,要是每天能多卖几个,每个月就能多捐点钱,孩子们就能多买几本书,多添几件新衣服。”
消息传开后,周边的老街坊都很支持。公益日当天,天还没亮,味香斋门口就排起了长队。住在隔壁胡同的王奶奶,特意带着孙子来买馒头,还多付了 50 块钱:“张师傅,这钱你也一起捐给孩子们,就当是我老婆子的一点心意。孩子们不容易,咱们能帮就帮一把。”
张老头接过钱,眼里满是感动:“谢谢您,王奶奶。我一定把您的心意带到,让孩子们知道有这么多人关心他们。”
不一会儿,公益基金的孩子们也来了。小宇和乐乐拿着自己画的向日葵画,送给排队的顾客:“叔叔阿姨,谢谢你们支持公益日,这是我们画的画,送给你们。”
顾客们接过画,都笑得合不拢嘴。一位年轻的妈妈接过画,对身边的孩子说:“你看这些哥哥姐姐多懂事,以后我们每个月 15 号都来味香斋吃饭,一起帮助他们,好不好?”
孩子点点头,奶声奶气地说:“好!我还要把我的玩具捐给他们,和他们一起玩。”
当天晚上,张老头算了算账,加上顾客额外捐赠的钱,一共凑了 8652 块。他拿着钱,和阿梅一起送到了公益基金。苏清鸢接过钱,眼里满是温暖:“张爷爷,太谢谢您了!有了这笔钱,我们可以给孩子们买一批新的绘本,还能给公益基金的活动室添几张新桌子。”
张老头摆摆手,笑着说:“不用谢,这都是大家的心意。以后每个月 15 号,我们味香斋都会把收入的 10% 捐过来,争取帮孩子们做更多的事。”
接下来的几个月,味香斋的公益日越来越热闹。不仅老街坊们准时来支持,很多住在远处的顾客也特意赶过来,有的甚至提前打电话预订馒头和红烧肉。味香斋的捐赠金额也越来越多,从第一个月的 8652 块,涨到了第三个月的 块。
可就在公益日办得越来越红火的时候,麻烦却来了。离味香斋不远的 “老李家面馆” 的老板李大海,在一次和同行聊天时,故意说:“张老头搞什么公益日,我看就是借公益之名炒作,吸引顾客!你看他公益日当天的生意,比平时好一倍还多,指不定赚了多少呢,捐那点钱,不过是九牛一毛!”
李大海的话很快就传开了。有的同行也跟着附和,说 “味香斋就是想靠公益博眼球,提升知名度”;还有的顾客听到消息,也开始犹豫,甚至有人在网上留言,说 “以后再也不去味香斋了,不想被当枪使”。
阿梅看到网上的留言,气得直哭:“张爷爷,我们明明是真心实意想帮孩子们,他们怎么能这么说我们?这太不公平了!”
张老头看着阿梅哭红的眼睛,心里也不好受。他坐在灶台前,手里拿着长柄木勺,半天没说话。锅里的红烧肉冒着热气,香气满溢,可他却没胃口。他想起公益日当天顾客们温暖的笑容,想起孩子们开心的样子,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张爷爷,您别难过,” 小宇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刚画好的向日葵画,“我们知道您是真心想帮我们,那些人说的都是假话,我们相信您。”
张老头接过画,摸了摸小宇的头,眼里满是欣慰:“好孩子,谢谢你。爷爷没事,就是觉得有点委屈,不过没关系,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他们看,爷爷搞公益日,不是为了炒作,是真心想帮你们。”
第二天,张老头就做了一个决定 —— 把味香斋公益日的捐赠记录全部公开。他让阿梅把每个月的收入明细、捐赠金额、公益基金收到捐款后的支出凭证,都整理出来,贴在味香斋的门口,还拍了照片,发布在味香斋的社交媒体账号上。
不仅如此,张老头还邀请了几位顾客代表和公益基金的孩子,一起参与每月的算账和捐款。每个月 15 号晚上,顾客代表和孩子们都会围在味香斋的柜台前,看着张老头一笔一笔地算账,然后一起把钱送到公益基金,亲眼看着苏清鸢开具捐款收据。
一位参与算账的顾客代表,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亲眼看着张师傅算账,公益日当天的收入明细清清楚楚,捐赠的钱也是一分不少地送到了公益基金,还有孩子们的签字和公益基金的收据。那些说张师傅借公益炒作的人,根本就是在造谣!以后我会继续支持味香斋的公益日,也希望更多人能看清真相,一起帮助孩子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