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章 疗愈之果与初心择
公益基金的向日葵花田到了盛放的季节,金色的花盘齐刷刷朝着太阳,风一吹就泛起层层浪。“向日葵情绪疗愈工作室” 的玻璃门推开时,带着花田气息的风裹着笑声涌进来 —— 小安正拿着画笔画向日葵,笔尖顿了顿,突然抬头对张教授说:“张奶奶,我昨天梦到妈妈了,她还夸我画的向日葵比以前好看呢!”
张教授放下手里的治疗记录,眼里的笑意像化开的糖:“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呀。你看,现在你不仅敢跟人说话,还能主动分享梦境,比刚来的时候进步太多了。” 她转头看向苏清鸢,递过一份厚厚的报告,“这是最近三个月的治疗数据,治愈率比之前提高了 15%,特别是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案例,效果比国际通用疗法还好。”
苏清鸢接过报告,指尖划过那些熟悉的名字 —— 小安、乐乐、还有从乌拉圭回来后慢慢开朗的莉莉。每一个名字后面,都跟着密密麻麻的治疗记录,从最初的 “拒绝交流”“频繁噩梦”,到现在的 “主动参与活动”“情绪稳定”,那些黑色的字迹像种子,在她心里长出了满田的希望。“真的太好了,” 她的声音有点发颤,“要是妈妈还在,看到这些肯定会特别开心。”
正说着,工作室的门被推开,陈默手里拿着一个烫金的信封跑进来,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苏姐!国际心理治疗协会的认证下来了!他们说我们的情绪锚点治疗技术是‘突破性的心理疗愈方法’,还邀请我们去参加下个月的国际学术会议呢!”
周明也跟着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叠合作意向书:“还有好消息!国内好几家大健康企业都发来了合作意向,想把我们的技术商业化,有的说要做家用情绪疗愈设备,有的想开发相关 APP,给出的合作条件都特别优厚,要是成了,公益基金以后就再也不用愁资金问题了。”
工作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夏晚星刚上完音乐课,听到消息也凑过来:“商业化是好事啊!这样更多人能用到情绪锚点治疗,比如那些因为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还有偏远地区没条件做心理治疗的人,都能受益。”
张教授却皱起了眉头,手指轻轻敲着桌子:“我不这么认为。情绪锚点治疗的核心是‘个性化’,每个患者的创伤不同,需要的锚点也不一样。要是商业化,为了追求效率和利润,很可能会把治疗流程标准化,失去了本来的温度。之前有个心理 APP,就是因为用算法替代人工疏导,最后出了患者自杀的事故,这个教训不能忘。”
“可标准化也不是不行啊,” 周明忍不住反驳,“我们可以先做基础版的设备,针对轻度焦虑、抑郁患者,再保留一部分线下工作室,做个性化治疗。这样既扩大了受益范围,又能保证治疗质量,还能给公益基金带来收入,一举三得。”
“话是这么说,但企业追求的是利润,” 张教授摇了摇头,“一旦合作,他们肯定会要求我们加快研发速度,压缩成本,到时候质量怎么保证?我们做情绪锚点治疗,是为了帮人,不是为了赚钱。要是因为商业化丢了初心,那这项技术还有什么意义?”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越来越激烈。苏清鸢看着他们,心里也泛起了波澜。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向日葵花田,小宇正带着几个孩子给向日葵浇水,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像镀了一层金边。她想起母亲留下的笔记,上面写着:“情绪锚点的意义,是让每个受伤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阳光,而不是成为赚钱的工具。”
“大家先别吵了,” 苏清鸢转过身,语气平静却坚定,“我们先去问问孩子们的想法吧,毕竟他们是最早受益于情绪锚点治疗的人,他们的感受最重要。”
孩子们正在花田旁的草地上做游戏,听到苏清鸢的问题,小安第一个举手:“苏老师,什么是商业化呀?是不是以后做治疗就要花钱了?”
苏清鸢蹲下身,耐心解释:“就是有企业想帮我们把情绪锚点治疗做成设备或者 APP,这样更多人能用到,但可能需要花钱才能用。”
小安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那要是没钱的人,是不是就不能用了?之前我妈妈生病的时候,就是因为没钱,才没能好好治疗。我不想让其他像我一样的小朋友,因为没钱就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阳光。”
小宇也点点头:“对呀!张爷爷做向日葵馒头都不赚钱,还免费给我们吃。情绪锚点治疗要是赚钱了,就不像我们公益基金的东西了,就像向日葵花田要是种满了赚钱的花,就不是我们的花田了。”
孩子们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苏清鸢心里的结。她站起身,看着工作室的大家,眼里满是坚定:“我决定了,情绪锚点治疗不商业化,我们成立一个非营利性机构,免费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治疗,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和老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