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七年三月下旬的东北,空气里还裹着早春的寒意,但十九号影视基地的三号摄影棚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为了拍摄这场“醉春楼”酒吧的夜戏,巨大的棚内被改造成了光影迷离的声色场域。深红色丝绒帷幕低垂,将外界隔绝,中央是一座厚重的实木吧台,台面被灯光打得锃亮,映出头顶那盏繁复黄铜吊灯的倒影,琳琅满目的酒瓶在后台酒架上闪烁着诱人的光泽,空气里混合着特制香氛模拟出的烟草、旧木头和淡淡脂粉气。几张铺着墨绿绒布的小圆桌散落四周,桌上摆着晶莹的玻璃器皿,整个布景弥漫着一种慵懒而又暗流涌动的氛围。
在离主要表演区稍远、靠近导演监视器和各种线缆设备的地方,几张折叠椅随意地支开着。饰演张志东、姜森、刘波、张彦江的几位演员正凑在一起,他们今天的戏份已经拍完,此刻算是忙里偷闲。每人手里都拿着一罐冰镇可乐,铝罐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他们低声谈笑着,目光不时投向场地中央正在做最后准备的徐梓瑜和另一位女演员,气氛轻松,与即将开始的紧张戏码形成了微妙对比。
徐梓瑜已然圆满完成了“影”在这场戏中的全部造型塑造。此刻,她身着一袭酒红色的缎面旗袍,那酒红的色泽醇厚得仿若窖藏多年的红酒,散发着浓郁且迷人的韵味。面料之上,暗藏的提花纹理极为精妙,在灯光的映照下,流转出细腻而柔和的光泽,恰似点点星光在绸缎间闪烁。
旗袍的立领紧紧贴合着她那纤细如天鹅般的脖颈,凸显出优雅的气质。侧襟处的盘扣精致无比,每一颗都系得一丝不苟,彰显着传统工艺的匠心独运。其剪裁更是巧夺天工,极致贴合她的身形,完美地勾勒出借助特殊装备精心塑造的、自然且流畅的女性身体曲线。从那线条优美的肩线,到盈盈一握的腰身,再到圆润的臀线,整件旗袍没有一丝多余的褶皱,宛如为她量身定制的第二层肌肤。
下摆处的开叉设计恰到好处,不仅保证了她在行动时能够步履轻盈、便利自如,而且在行走之间,偶尔展露的小腿线条,更是为她增添了几分含蓄而迷人的风情,仿佛不经意间撩拨着人们的视线。
值得一提的是,一把小巧却锋利的特制短刀道具,被稳妥地收在她旗袍侧面隐秘的暗袋里。这把短刀看似小巧,却在细节处彰显出“影”这一角色的神秘与不凡。
她的头发被精心挽成一个光滑且整洁的发髻,一丝不乱,尽显利落之感。一根尾部带着独特螺旋纹的银质发簪简洁地插入其中,这根发簪不仅是精美的点缀,为她的造型增添了一抹别致的亮色,更是暗藏玄机,作为潜在的武器,随时可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凸显出“影”作为暗组高手时刻保持警惕、有备无患的特质。
她的妆容相较于平日显得更为浓艳。上挑的眼线犹如飞扬的蝶翼,勾勒出几分风尘感,让她瞬间融入酒吧那种复杂的环境氛围之中。那饱满的红唇恰似娇艳欲滴的玫瑰,带着十足的诱惑,完美地契合了酒吧头牌坐台小姐这一角色设定。然而,在她那双沉静的眼眸深处,始终敛着一丝属于暗组高手“影”独有的冷静与机警,即便妆容与角色外在有所变化,但这深藏心底的特质却从未改变,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她并非普通的坐台小姐,而是有着特殊使命与高超能力的“影”。
导演稳稳地站在场地中央,手中紧握着那份卷起的剧本,锐利的目光在徐梓瑜与饰演斧头帮女子的演员之间来回扫过,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开拍前的最后指导。“梓瑜,”他缓缓开口,语气清晰且全神贯注,“这场戏的核心要点在于‘藏锋于柔’。你所饰演的角色是暗组金花,此刻正巧妙地伪装成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坐台小姐,然而,你内在暗藏的杀机与卓越的身手必须时刻保持待命状态。记住,所有的动作,都务必在保证旗袍绝对整洁、发型基本不乱的严格前提下完成!这一点至关重要,它是体现你作为顶尖替身对自身身体拥有极致控制力的关键所在。”
说着,他开始极为细致地分解动作要求,“侧身的时候,动作要轻盈且敏捷,充分利用旗袍开叉所带来的活动空间,幅度一定要精准无误;格挡动作要恰到好处,既不能用力过猛显得突兀,也不能软弱无力;移动时,步伐要灵动,裙摆可以随着动作自然飘动,但绝不能出现绊脚的情况,整个过程要给人一种行云流水般的美感。接下来,抽刀、拔簪反击的动作,务必要做到快、准、稳,容不得有丝毫拖泥带水。最后,在成功解决对手之后,那个整理旗袍、抚平衣褶的小动作可是重中之重,堪称点睛之笔,你要通过这个动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对于‘影’这个角色而言,杀人就如同掸去身上灰尘一般,尽显冷漠与专业。”
接着,他转向那位穿着繁复碎花连衣裙、扮演斧头帮女子的演员:“你的角色是‘虚张声势的复仇者’。动作要突出‘花哨而无章法’,和影的利落形成鲜明对比。甩裙摆、用裙撑撞击要显得笨拙而充满怒气,挥匕首要乱,没有章法,被格挡后要立刻慌乱,甚至可以设计自己踩到裙摆的细节,凸显外强中干。情绪转换要快,从嚣张到恐惧再到崩溃求饶,层次要分明。”他又对摄影和道具团队叮嘱了几句,要求多捕捉特写,确保道具安全且效果逼真。最后,他笑着瞥了一眼监视器旁那几位正在喝可乐的演员,“你们几个,放松看就行,给同剧组同事加加油,也给片场添点真实气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