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下旬的横店,初冬的寒意已悄然渗入空气,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下,带着一种清冷而疏离的质感。午后,剧组酒店长长的走廊里显得格外安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徐梓瑜独自站在总导演的房门外,指尖无意识地、反复地摩挲着随身携带的那个小巧的补妆包——包里的粉饼和口红之下,静静躺着一个崭新的黑色真丝眼罩,边缘用暗红色的丝线绣着繁复的纹路,触手冰凉丝滑,像一道精致却冰冷的枷锁,无声地预示着她即将踏入的、无法回头的交易。
她今天的装扮是严格按照总导演事先的叮嘱准备的:一身剪裁合体的浅灰色西装套裙,裙摆的长度恰到好处地停留在膝盖上方,既不失职业女性的干练,又隐约勾勒出柔美的身体曲线;内搭一件带有细腻蕾丝花边的白色衬衫,领口微微敞开,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媚;腿上穿着透肉的黑色丝袜,脚上则是一双鞋跟三厘米的经典红底高跟鞋。
这身打扮让她看起来像一位精致而利落的职场女性,每一步迈出,鞋跟敲击在光洁的走廊地板上,都发出清晰而孤寂的回响,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她自己紧绷的神经上。为了贴合这次会面所要求的“恰到好处的诱惑力”,她还特意化了比日常稍浓的妆,眼尾处用酒红色的眼影轻轻扫过,勾勒出几分慵懒又迷人的风情,唇上则涂了温柔的豆沙色口红,镜中的自己,既保有专业与得体,又暗藏着一丝为达目的而不得不展现的婉转风情——这是她在无数个镜头下磨练出的、懂得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的“平衡术”,也是她此刻不得不献上的、换取庇护的“敲门砖”。
“进来吧。”房间里传来总导演的声音,比平时更低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催促意味。
徐梓瑜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不安和犹豫都压入心底,然后推开了房门。房间里的光线异常昏暗,厚重的窗帘只拉开了一半,午后的阳光被过滤得朦胧而暧昧。总导演坐在靠窗的沙发上,而在他身旁的阴影里,还坐着另一个男人——那人穿着一身笔挺的深绿色警服,肩章上的督察标识即使在微弱的光线下也折射出冷硬的光泽,无声地昭示着他的身份与权力:驻横店影视基地骑警中队指挥官,张督察。
“张督察,这位就是我之前跟您提过的,我们组里最拼、最有潜力的替身演员,徐梓瑜。”总导演站起身,语气是那种在圈内混迹多年练就的、熟稔而恰到好处的客气,“小徐,快过来,见过张督察。”
徐梓瑜依言走上前,微微低下头,目光垂落在地毯繁复的花纹上,声音放得轻柔而恭顺:“张督察,您好。”她不敢抬头与对方对视,只能用眼角的余光瞥见男人随意搭在沙发扶手上的手,指间夹着一支即将燃尽的香烟,袅袅升起的淡灰色烟雾模糊了他大半的表情,却让那种无形的、压迫性的气场更加浓重。
张督察没有立刻回应,只是用一种审视的、仿佛能穿透一切的目光,自上而下地打量着她,那目光带着实质般的重量,从她精心打理过的发梢,扫过她曲线毕露的套裙,最后落在她那双醒目又脆弱的红底高跟鞋上。这沉默的审视让徐梓瑜感到浑身不自在,每一寸肌肤都仿佛暴露在探照灯下。
总导演适时地笑着打破沉默,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聊家常:“小徐这孩子特别懂事,知道您公务繁忙,还特意过来就是想当面跟您道声谢。以后我们剧组那个新项目《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横店的拍摄,方方面面的秩序和安全,还得仰仗您多费心,多关照。”
这话像是一个心照不宣的暗号。张督察终于动了动,将烟蒂摁灭在水晶烟灰缸里,声音低沉,带着一点长期吸烟造成的沙哑:“都是为了工作,确保拍摄顺利进行,也是我们的职责。”他抬手,随意地指了指自己身旁沙发空着的位置,“别站着了,坐吧。”
徐梓瑜顺从地走过去,在那指定的位置坐下,身体微微前倾,保持着恭敬的姿态,指尖却在身侧不自觉地紧紧攥住了套裙的布料,勒出细微的褶皱。她心里清楚,真正的谈判才刚刚开始。果然,总导演找了个借口——“我去看看餐食准备得怎么样了,你们先聊”——便起身离开了房间,还顺手轻轻带上了房门。
“咔哒”一声轻响,房间里彻底只剩下她和这位手握实权的张督察。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变得更加粘稠而令人窒息。
“听说……你前段时间,家里有点不太平?还闹到剧组来了?”张督察率先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语气平淡,听不出丝毫情绪,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徐梓瑜的心猛地一缩,指尖攥得更紧,声音却努力维持着平稳:“是……给您和剧组添麻烦了。多亏了导演和……和您的帮忙,才没出更大的乱子。”
张督察从鼻子里发出一声极轻的哼笑,带着几分洞悉一切的了然和淡淡的嘲讽:“在横店这个地方讨生活,尤其是做你们这行,光有拼劲和演技可不够。背后没个靠谱的靠山,寸步难行。你们导演跟我提了,想让我在接下来的新项目里,对你们剧组‘特别关照’一下。你说说看,我凭什么要帮你?凭什么要额外分出精力,去照拂一个……小小的替身演员和她所在的剧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