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学?游山玩水!接着奏乐接着舞 > 第443章 道盟

大学?游山玩水!接着奏乐接着舞 第443章 道盟

作者:笨笨与呆呆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7 10:31:10

青城论道的余音还在山谷间回荡,论道的录像已被陈立峰传回天民学派总部,不到半日,经过剪辑的 “核心四辩” 片段便在各大平台刷屏。

韩启轩当晚便在《文坛》发表长文《青城论道辨心学》,文中盛赞 “天民学以‘本心良知’为根,‘事上磨炼’为用,体系圆融,非空谈心性之学,实乃济世之学”;陆景川更直接在直播间连线,拿着陈珏的辩论记录逐句解读,末了笑称 “我这老骨头,今日也想拜入天民学门下,跟着玉修学‘致良知’”。

川蜀总督郑凤羽动作更快,次日便下令将成都府三所即将关停的小学改建为天民小学,还特意在公文里引用陈珏 “以心显理” 的论述:“办学当以‘良知’为要,既学算器,更明本心之理,方不负天民学真义。”

苏浙紧随其后,将本省天民小学的招生规模扩大三成,在招生告示上写着 “天民学‘知行合一’,凡愿学、肯行之子弟,皆可入学”。

网络上,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媒体纷纷转向。

《大华日报》刊文《从青城论道看天民学:向内求心,向外致用》,称其 “填补了空疏与实务盲行的空白”;连之前常发质疑文章的《论衡》,也刊登了匿名评论《论天民学的真理性基础》,承认 “‘良知普遍性’之说,确有其理,非古籍可束缚”。网络上,“# 天民学申请入学” 的话题悄然爬上热搜,各地网友纷纷留言 “求本地开天民小学”,甚至有世家子弟在评论区问 “如何加入天民学派。

论道后的第三日,江南吕氏的家主吕文山亲自带着厚礼登门天民学川蜀分部。这位此前一直观望的世家宗主,握着李儒云的手感慨:“青城论道我看了数遍,陈学统‘以本心为宗,经典为用’的话,点醒了我。吕氏在苏州有三所旧书院,愿捐出来改建天民小学,还请李山长派先生来指导。” 燕赵王氏紧随其后,王家家主王仲礼致信陈珏,信中称 “愿派族中子弟入天民学总部学习,待学成归乡,在燕赵推广天民学”。

那些原本摇摆的中小世家更不含糊,短短十日,川蜀、江左、江右便有二十余家世家捐出旧宅、田地,申请合作办学。苏友云在给陈珏的信里笑称:“以前是我们求着世家捐宅,如今是世家捧着地契来求办学,玉修,你这论道,比十万言书还管用!”

反观崔陶两家,论道后便陷入沉默。崔彦博闭门谢客,据说每日在家翻读《先民要论》与陈珏的辩论笔记,试图从中找破绽,却始终未再公开发声;陶渊则暂停了陶氏家学对天民学的批评,只是在族中会议上嘱咐 “暂避其锋芒,待研究透‘事上磨炼’之法,再作计较”。其他敌对学派更甚,原本计划在重阳后举办的 “辨伪” 论坛悄然取消,几位常批天民学的老儒也接连以 “年迈体衰” 为由,推掉了所有公开活动,显然,青城论道展现的天民学体系,让他们暂时失去了辩驳的底气。

朝堂之上,风向也悄然转变。大学士张云澈在朝会上引用陈珏 “良知普遍性” 的论述,提议 “在全国推广天民小学模式,以‘致良知’育民,以‘事上磨炼’育才”,竟得到半数官员附和;连素来谨慎的礼部尚书也表示 “可先在川蜀、江左试点,观察成效后再议推广”。陈珏收到韩启轩的密信,说 “陛下昨日在御书房问及青城论道,称‘陈珏之学,若真能让世家子弟踏实、百姓子弟有学,便不是异端’。算是公开为天民学派站台”。

陈珏正对着案上的公文出神,门外传来赵平昌的声音,带着几分谨慎:“陈先生,青城山道盟的人来了,想跟您见一面。”

陈珏抬眼,有些意外:“道盟?他们找我做什么?”

赵平昌走进来,手里捧着个锦盒,里面是枚刻着 “青城山道观” 的玉牌:“为首的是常道观,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天师洞,观主玄清道长,说听闻您‘儒道双修’,想跟您讨教些道学与天民学的异同。还说…… 青城山是您的‘证道之地’,他们作为本地道教宗门,早该登门拜访,只是之前怕打扰您筹备论道,才迟迟未动。”

“儒道双修?” 陈珏失笑,摇了摇头:“我连《道经》都没通读几遍,哪来的双修?怕是论道时提了几句‘本心’,被他们联想到‘道心’上去了。”

话虽如此,他却没拒绝,之前在庐山,他应了三寺方丈论了几句 “儒佛互鉴”,如今道教联盟找上门,青城山又是他初建天民学的地方,道教在大华根基深厚,信徒遍布朝野,若一味推辞,反倒显得自己不够爽利,更别说有心人若是传出 “厚佛薄道” 的话,难免惹来非议。

毕竟现如今,佛家在网络舆论上的声望,可是远远不如道家。

“玄清道长还在外面候着,说不敢打扰您办公,就在别院门口的茶寮等着。”

赵平昌补充道:“这位道长是道盟的主事之一,在川蜀声望很高,连郑总督都要给几分薄面。他们这次来,倒不像有恶意,更像是想跟您搭个线。”

陈珏放下笔,站起身理了理长衫:“既然来了,就见见吧。正好也听听他们怎么看‘道心’与‘本心’,说不定还能给天民学添些新想法。”

他接过赵平昌手里的玉牌,指尖摩挲着上面的云纹,笑着说:“之前在庐山,方丈说‘佛性即人性’,今日倒要听听玄清道长怎么说‘道心’。儒、佛、道,若能找到相通之处,也算是一桩美事。”

听到陈珏同意,赵平昌大喜过望,毕竟如今的陈珏已经不是一年之前毫无背景的学生,如今的天民学派势力盘根错节,背后站着的世家不止一门一户,天民学派已经事实上成为了大华文坛,甚至是政坛之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强劲力量。

哪怕是自己如今能够高升,也是占了陈珏的很大关系,不管愿不愿意,自己的名片已经彻底与陈珏绑定在了一起。若是有一天陈珏失势,自己想必也不会好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