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学?游山玩水!接着奏乐接着舞 > 第442章 以理为源

“陶公此问,正是区分天民学与其他学派的关键。”

陈珏回应道:“天民学言‘事上磨炼’,是‘在事务上明本心之理’,区别于其他学派‘在事务上求外在之理。天民学是省察‘是否合公平之良知’,让本心之理显于纠纷中;其他学派是穷究历史、律法的条文,求事务本身的‘理’。前者是‘以心显理’,后者是‘以物求理’,看似都在‘做事’,根基却天差地别。”

看众人不深解,便进一步解释:“若只静坐,不事磨炼,良知虽在,却不知如何应对事务,终是空疏;若只事磨炼,不求本心,纵处理千件事,也只是按条文、凭经验,不知‘理之根源’,终是盲行。天民学‘事上磨炼’,是‘以事显心,以心导事’,二者合一,方能避免空疏与盲行。”

这番话让陶渊沉默下来,他终于明白,天民学的 “事上磨炼” 与自己所理解的 “格物”,看似相似,实则根基完全不同。直播间里,“# 天民学事上磨炼” 的话题悄然爬上热搜,弹幕里满是 “恍然大悟” 的感慨:

【原来 “事上磨炼” 是 “以心导事”!之前和旧学搞混了!】

【陶渊不说话了!这是被说服了吧!】

【天民学的体系太完整了!从知到行,从磨炼到终极目标,环环相扣!短短半年的时间,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你们是不是忘记了陈珏的毛师?这个理论怕是已经完善很久了。】

【陈先生这是把心学的底都抖出来了!太坦荡了!】

最后一个问题,由崔家老儒崔彦博提出:他一直沉默,此刻开口,却直指天民学最受争议的 “无典可依”:“陈学统!若‘理在本心’,六经等古籍典章又有何用?难道天民学要弃经典于不顾,只凭本心行事?这与‘狂禅’何异?”

陈珏闻言,反而笑了:“崔老此言差矣!天民学从不否定经典,只是不以经典为‘理之根源’。六经者,非外在之权威,实乃古之圣人‘致良知’后,将本心之理记录下来的‘记籍’,读六经,是通过圣人的言行,反观自己的本心,印证良知的普遍性,而非用六经来束缚本心。”

陈珏话音稍顿,语气从容:“崔老口中的《大华圣训》《先民要论》,亦如方才所言,非外在权威,实乃古之圣人‘致良知’后,将本心之理记录成册的‘心之记籍’。比如《先民要论》载‘民为邦本’,读之不是要将此句奉为金科玉律,而是要反观自身:掌地方事务时,是否真以‘民安’为念?若征税时只算府库盈亏,不顾百姓饥寒,便是私欲遮蔽良知,需省察克治,而非单纯背诵‘民为邦本’四字。”

他进一步道:“天民学读经典,是‘以本心照经典’,看圣人如何将良知显于事务,再对照自己的本心,是否有偏差;而非‘以经典束本心’,把经典当尺子,强行裁剪自己的言行。就像匠人铸器,圣人的经典是‘范模’,用来参照自己的‘器坯’是否周正,而非用范模把器坯压得变形,失了本真。这便是‘以本心为宗,经典为用’,与‘狂禅弃典’截然不同。”

崔彦博捏着胡须的手顿了顿,脸色沉了沉。他本想以 “弃典” 坐实天民学 “离经叛道” 的罪名,却被陈珏以 “经典为镜鉴” 的论述化解,甚至将经典的作用纳入天民学体系,让他无从辩驳。他张了张嘴,最终只哼了一声,坐回座位。

台下,原本蠢蠢欲动的其他世家子弟,见崔陶两家接连受挫,对视一眼后悄悄收回了蠢蠢欲动的目光。他们本想趁崔陶发难时添一把火,可陈珏对 “知行”“致良知”“事上磨炼”“经典之用” 的回答环环相扣,将天民学的体系铺得明明白白,连崔陶两家都讨不到便宜,自己贸然提问,怕是只会自取其辱。不如先记下今日论述,回去好好研究,等找到体系的破绽再发难不迟。

韩浩见无人再提问,便笑着看向陈珏:“陈学统,直播间还有两个高票问题,不如简单作答,今日论道便算圆满。” 陈珏点头,示意后台将问题投影在旁边的显示屏上,正是 “学问只向内求心,会不会让人变得空疏无用” 与 “天民学不引古籍,如何保证真理性”。

“关于‘向内求心是否空疏’。” 陈珏目光扫过全场,“方才论‘事上磨炼’时已说透,向内求心是‘明根源’,事上磨炼是‘落地根’,二者合一,何来空疏?若只向内求而不事磨炼,是‘空谈心性’;若只事磨炼而不向内求,是‘盲目行事’,天民学二者皆不取,自然不会空疏。”

至于 “不引古籍如何保证真理性”,陈珏笑了笑说道:“真理性不在古籍,而在‘本心良知’的普遍性。圣人的良知与百姓的良知,本是同一理。见孩童落井,圣人想救,百姓亦想救;见欺瞒不公,圣人愤慨,百姓亦愤慨。天民学以‘良知’为根,良知的普遍性便是真理性的保证,何须借古籍来证明?古籍只是‘印证良知’的参照,不是‘真理性’的依据。”

话音落,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次不仅是天民学派的子弟,连前排的泰斗们都纷纷点头。韩启轩起身,敲响案上的铜铃,声音传遍广场:“今日‘青城论道’,陈学统以心学为骨,铺陈天民学体系,辨疑解惑,句句在理。论道之旨,本在明学而非争胜,今日陈学统已将天民学‘向内求、重实践、贵良知’的真义说透,足以告慰在场诸位与全网观众!”

广场上的掌声更烈,连山道上的人都跟着鼓掌,回声在青城山的山谷里荡了许久。

陈立峰的云台扫过全场,镜头里,崔陶两家的人面色铁青地起身离场,其他世家子弟则一边记笔记一边低声议论,天民学派的子弟们围着陈珏,眼里满是振奋。

直播间里,在线人数峰值破了六千万,弹幕评论刷得像潮水,甚至有不少之前的质疑者留言 “今日才懂天民学,之前是我浅薄了”。

陈珏拱手作揖,对着全场道:“今日论道,感谢诸位来辨理。天民学的路还长,日后若有疑问,随时可来天民学总部或各地分部探讨。正所谓道越辩越清,理越论越明,只要是为了学问、为了百姓,陈某随时欢迎。”

日头西斜,秋阳透过三清殿的飞檐,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陈珏走下辩论席时,韩启轩、陆景川等人迎了上来,韩启轩拍着他的肩:“玉修,今日一辩,天民学的根基算是稳了!” 陆景川笑着补充:“那些世家想找破绽,怕是得费些功夫了!”

陈珏望着崔陶两家子弟离去的背影,轻轻摇头:“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不过今日让他们看清天民学的体系,也算是断了他们‘轻易撼动’的念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