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学?游山玩水!接着奏乐接着舞 > 第417章 金陵

大学?游山玩水!接着奏乐接着舞 第417章 金陵

作者:笨笨与呆呆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7 10:31:10

陈珏自南通敲定天民小学章程后,便按照原定计划开启江苏全域考察之旅:先北上盐城,踏访盐碱盐田与黄海之滨;再赴连云港,登临云台山海;随后西入徐州、宿迁,南经淮安、扬州、泰州、常州、镇江,最终抵南京。每到一地,或拈来古人佳句,或即兴创作新篇,诗词既贴合地域风物,又暗合天民学 “实学兴邦” 理念,引发全网追更与各地文旅热潮。

在盐城西溪古镇,陈珏见牡丹沾露、盐乡虽偏却生机暗藏,提笔写下《西溪见牡丹》【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忆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

后又在盐田观景台见盐农冒暑劳作有感而发,挥笔成《煎盐绝句》【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劝学子念民生疾苦。当地随即在牡丹园立诗碑、盐田设木牌,游客纷至沓来,家长带孩子读诗悟实意,盐乡民宿与特产很快供不应求。

离开盐城,陈珏一行奔赴连云港,登临云台山玉女峰时,见奇峰临水、海雾缭绕,即兴写下【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烟袂霞衣春带雨,云鬟雾鬓晓梳风。】将玉女峰的灵秀勾勒得活灵活现,观景台立起诗碑,连云港海滨成了暑期热门打卡地。

一路走来,每一地都留下不少诗词歌赋,但是若说其中最妙的,则是公认在多景楼填下的一首《水调歌头?多景楼》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着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这首词一出,当即惊艳众人,当地不仅将词刻在多景楼碑墙上,还请琴师谱曲,排练节目,多景楼一时爆火。

陈珏的诗词在网络上早已成了热议的焦点,网友们翻遍他在江苏各地留下的字句,各有偏爱却又不约而同地向《水调歌头?多景楼》倾斜。评论区各个各抒己见,文豪泰斗们的点评更是精准戳中内核。江南研学会的会长柳敬亭在《江左文化报》上撰文:“陈珏的诗,从不为写景而写景,为怀古而怀古。盐城诗见民生,云台诗显灵秀,多景楼词则融史、景、志于一体 ——‘谈笑洗尽古今愁’洗的是江左文脉断层之愁,‘名与汉江流’寄的是育人传世之愿。他以诗词为桥,一头连着地域风物,一头连着实学初心,这才让江左百姓既爱其词,更信其学。”

两江经学家王仲也在社交平台补充:“历来文人游江左,多写风月柔情,陈珏却写出了‘千里曜戈甲’的壮阔、‘万灶宿貔貅’的厚重,更难得的是,这份厚重最终落回到‘教娃知史、学实学’上,让诗词不再是象牙塔里的消遣,成了能落地生根的育人工具。”

这份对诗词的认可,更转化为各地对陈珏与天民学派的盛情礼遇。盐商世家吴氏当家人直接递上捐赠文书,助力天民小学落地盐城,在常州,儒学世家唐氏把祖传的古籍楼腾出来,改造成天民小学的图书馆,各地世家对于天民小学入住纷纷响应,方式虽然不一而足,但是都收获了巨大的声望。

就连之前偶有 “较劲” 的各市,如今也拧成了一股绳,各市文旅局联合推出 “陈珏诗游江苏” 联票,连官微都互相转发宣传,设立陈珏一路走来同款旅游路线,很是赚了一波热度。

“散装江苏” 从未有过这般团结,而这团结的核心,正是陈珏的诗词与天民学派的理念。

有人在网上调侃:“以前江苏各市争‘谁是江左第一’,现在倒好,跟着陈学统的诗,一起成了‘天民学实学根据地’!” 更有学者指出,江左的火热并非偶然,上江的天民小学已覆盖二十余县;西南川蜀的分校扎根山区;如今江左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经济基础,成为天民学派在江南的关键支点,三者呈三角之势,既能共享师资与教材,又能因地制宜推进实学,大华的教育革新,正从这三角间慢慢铺开。

当陈珏的车驶入南京城时,城外早已挤满了迎接的人,程高竹带着各府太守与世家代表捧着诗词拓片,连南京的学子都举着 “学实学、传诗韵” 的牌子,沿着街道排成长队。车停在议事厅前,程高竹快步上前,笑着拍了拍陈珏的肩:“陈兄,你这一路把江左盘活了!”

陈珏的车队刚驶过中山大街的牌坊,欢呼声便如潮水般涌来,男女老少夹道欢迎,“是陈先生!” 人群里不知谁喊了一声,原本还算整齐的队伍瞬间热闹起来,车缓缓前行,陈珏掀开车帘,目光扫过人群,挥手示意。

车队行到夫子庙前时,秦淮河边的风裹着水汽吹来,将夫子庙前的热闹又推高了几分,沿岸的画舫上挂满了朱红灯笼,每一盏灯面上都印着字,有的是陈珏在江苏各地留下的诗句,有的是天民学典籍里的名句,用墨笔写得遒劲有力。

岸边的商铺也不甘示弱,绸缎庄的门楣上挂着蓝布横幅,写着各种陈珏留下的词句,从最开始《爱莲说》之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到最新《水调歌头?多景楼》‘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着危楼’‘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应有尽有。

有的举着手机录像,弹幕在屏幕上滚个不停:

【这才是文化该有的样子!】

【没有想到,陈先生竟然写了这么多诗词文章!】

【每一篇,每一句都足够流传千古!】

【太有心了,这好像是大华第一次吧,都能算是陈珏诗词文化展了!】

【天民学派大型应援会!】

【是陈珏先生自己的应援会!】

陈珏的车缓缓停在夫子庙广场前,他刚要下车,忽然瞥见人群西侧有阵小小的骚动,只见一处张贴着陈珏诗词的宣传海报板忽然冒出了滚滚浓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