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学?游山玩水!接着奏乐接着舞 > 第416章 宣传方针

陆景行拿着诗稿,快步走到寺前的石桌旁,将稿纸铺展开,又让人取来昨日陈珏在第二泉、听松亭吟的诗的抄本,三张纸并排摆放,眼底渐渐有了盘算。

“你看。” 他指着三张诗稿,对身边的属官和方丈说:“陈先生昨日在第二泉吟‘独携天上小团月’,在听松亭写‘松子声声打石床’,昨夜又留‘欹枕落花馀几片’,三首诗正好串起惠山的‘泉、松、寺、竹、果、茶’,这不就是现成的游览路线?”

属官立刻附和:“太守说得是!而且陈先生这次来惠山,外界并无消息,咱们现在推出来,正好有‘惊喜感’,比提前预热效果还好!”

陆景行点头,手指在诗稿上划过,逐条吩咐:“第一,先把这三首诗都刻成诗碑:第二泉旁立‘泉诗碑’,刻‘踏遍江南南岸山’,旁附陈先生品泉的小像;听松亭边立‘松诗碑’,刻‘千叶莲花旧有香’,再装个松声录音装置,游客按按钮就能听见仿如昨夜的松声;惠山寺客堂旁立‘禅诗碑’,刻这首‘行遍天涯意未阑’,再把那间客房收拾出来,摆上仿造的《楞严经》和纸笔,标注‘陈先生题诗处’,让游客能感受当时的情境。”

“第二,围绕诗里的元素建‘六景’:在寺后开辟‘新竹院’,以竹林为根基,对应‘闭门新竹自千竿’;把寺外的果园扩建成‘橘梅园’,补种卢橘和杨梅,等成熟时供游客采摘,对应‘卢橘杨梅尚带酸’;在第二泉边设‘惠泉茶社’,用泉水煮茶,摆上仿唐制茶具,让游客体验‘独携天上小团月’的雅致;再修一条‘三诗步道’,从第二泉经听松亭到惠山寺,沿途挂着诗句灯笼,晚上亮起来格外有意境。”

“第三,网络宣传要‘藏着说’:先让景区官微发一张诗稿的局部照片,配文‘惠山偶得一诗,字里行间皆是禅意,猜猜是谁所书?’;等网友猜得差不多了,再放出拍的陈先生在第二泉吟诵、听松亭题字的片段,配文‘原来陈学统曾悄悄打卡惠山,三首诗藏尽千年景’;最后联合天民学总部转发,注明‘诗为陈先生随性而作,愿惠山景致能让更多人安心’,既不刻意捧高,又能借势。”

方丈在旁听得连连点头,补充道:“太守考虑周全!老衲这就让人把寺里的老茶树挪几株到茶社旁,再请茶道师照着陈先生昨日见的古法煮茶,让游客能品到‘天上小团月’的真味。”

陆景行笑着拍了拍方丈的肩:“好!咱们分工来,你负责寺内诗碑和新竹院的布置,属官负责步道、橘梅园和宣传方案,我来协调资金施工力量和媒体资源,需要什么尽管和我说,无锡最近就以惠山为最大的任务,一切为惠山让路。对了,所有与诗相关的景点,都要标注‘天民学陈珏先生题诗处’,别忘了陈先生是天民学的学统,这既是尊重,也是咱们与天民学的缘分。”

不出三日,惠山景区的第一条微博便炸了锅。那张诗稿局部照片里,“将心到处遣人安” 七个字力透纸背,熟悉陈珏字迹的网友立刻留言:“这不是陈学统的字吗?!”“陈先生什么时候去惠山了?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之前还在苏州,到无锡惠山也属正常。”

等第二条视频发布,画面里陈珏在第二泉边清吟 “独携天上小团月”,在听松亭望着金顶提笔,配上悠扬的古琴声,评论区彻底沸腾:“原来陈先生偷偷去游惠山了!还写了三首诗?!”“‘松子声声打石床’也太有画面感了,我现在就想去听松声!”“天民学的人能不能透露下,陈先生还有多少私藏诗作?”

天民学总部迅速反应,转发视频时,配文简单却有力:“学统言‘山水能安心’,惠山之景,诗之韵,皆能慰人。愿更多人能寻景养心,如学统所言‘将心到处遣人安’。” 这条转发让热度再上一层,连其他省份的网友都留言:“求详细游览攻略!暑假要去惠山打卡陈先生同款路线!”

陆景行趁着热度,立刻推出 “惠山三诗深度游” 套餐:上午游第二泉,品惠泉茶,看泉诗碑;中午在橘梅园尝鲜果;下午登听松亭,听松声,赏松诗碑;傍晚入惠山寺,逛新竹院,看禅诗碑,住复刻题诗客房。推广语更是直击人心 ——“寻陈珏三绝诗,游惠山千年景”“泉映月、松传声,一诗一景总关情”。

短短一周,惠山游客量比往年同期翻了十数倍,第二泉的茶社天天满座,橘梅园的鲜果被预订到下个月,甚至有游客专门为了住 “陈珏同款题诗客房” 提前两周预约,至于陈珏所居住的客房,则是已经变为了景点封存起来。陆景行一边协调景区增派人手,一边推进无锡天民小学的建设,借着惠山的热度,不少本地乡绅主动捐款,校舍修缮进度比预期快了近一半。

陈珏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与南通太守周启元商谈好天民小学逐项事宜,正在前往连云港的路上,窗外的平原铺着成片的麦田,泛着浅绿的生机,李逸雅将手中的手机递给陈珏,开口说道:“陈大哥,无锡那边开始宣传了。”

陈珏接过手机,看了看宣传视频标语,摇头笑道:“这个陆景行,真是无时无刻不想弄个大新闻,哪里有他说的那么神奇。”

“没想到惠山倒因这几首诗热闹起来了。”陆明漪也刷着手机,看到惠山因他的三首诗爆火,游客量翻了十数倍,也开心的说道,毕竟,这些都可以算是政绩,更因为这一切的源头是自己面前的青年随手写的三首诗,能跟在这种天之骄子身旁学习,哪怕仅仅是端茶递水,铺纸磨墨,也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

陆明远坐在对面,推了推眼镜,补充道:“陆太守还在电报里说,打算在惠山的‘三诗步道’旁立一块‘天民学实学宣传牌’,把‘德智体美劳’的理念写上去,说要让游客在赏诗的同时,也知道天民学在做什么,这倒是个不错的宣传机会。”

李逸雅给陈珏续上一杯热茶,轻声道:“陈大哥,您之前说‘将心到处遣人安’,现在看来,您的‘心’在办学上,连诗都成了办学的助力,这便是‘心安之处皆可为’吧。”

陈珏端着茶杯,望着窗外掠过的麦田,笑了笑:“我倒没想这么多。”顿了顿,又道:“明远,给陆景行回信,多谢他费心推广,但别过度聚焦在我的诗上,重点要放在天民小学的办学成果上,等学子们能在新教室里读书、在学田里耕种,成才成人,那才是惠山真正的‘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