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学?游山玩水!接着奏乐接着舞 > 第352章 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陈珏拾级而上,凭栏远眺。夜色中的瘦西湖像被墨色晕染的丝绸,五亭桥的灯火如串珠般卧在水面,白塔的倒影随波轻晃。

“果然是‘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陈珏感慨的吟诵道,陈立峰将镜头搜的一下对准了陈珏的方位,至于之前滔滔不绝的宫笃定,不相干。

“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程千烨咀嚼着这句词,看着山下的风光,越发觉得情景交融。

双马尾导游正准备开口介绍,听见陈珏吟出的诗句,眼睛倏地亮了,作为瘦西湖的首席引导员,平日里典故诗词信手拈来,自然是有基础在身的,听到这词句之后连忙停下脚步躬身道:“陈学统这句诗,真是把瘦西湖的魂都写透了!”

她转向众人,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激动:“各位请看,咱们脚下的长堤一路蜿蜒,两岸花柳确实是全依着碧水生长;往前看,从徐园到小金山,再到远处的五亭桥、白塔,可不就是‘一路楼台直到山’?这等贴切又雅致的句子,怕是再过百年,也会被扬州人刻在湖边的石碑上。”

宫笃定举着的手机屏幕上,弹幕瞬间刷屏:

【卧槽这两句绝了!不愧是北境冠冕!】

【“全依水”“直到山”,把瘦西湖的格局全点出来了!】

【建议景区立刻刻碑!我先捐十块钱!】

【之前还赌蟹黄汤包,现在看来得赌一整桌早茶了!】

程千烨朗声笑道:“听见没?扬州人最懂诗。陈先生这才刚入园,就给瘦西湖定了调子。” 他拍了拍陈珏的肩:“看来今日带你来,真是带对了,寻常文人来此,最多描描月色水光,你却一眼看穿了这湖山的脉络。”

陈珏微微颔首:“是这湖景本身俊秀。换作别处,再好的词句也落不到实处。”

程千烨摆手道:“陈学统太谦虚了。这瘦西湖的景致,多少文人写过,却从没有一句能像您这句这样,既见细节又含气象。就说这‘全依水’三字,道尽了扬州人‘逐水而居’的习性;‘直到山’又点出这平地起楼台的巧思,实在是神来之笔!”

黄平引着众人沿石阶下山,脚步轻快如雀跃:“陈学统这诗句,倒让我想起小金山的来历。当年造园时,工匠从湖中挖出的淤泥堆成这座小山,本是仿镇江金山而建,却因体量精巧得名‘小金山’, 这‘小’字,倒与您诗中‘瘦’字暗合,都是以小见大的妙处。”

行至钓鱼台前,导游特意让开位置:“各位请看这三孔圆门,是清代盐商为讨好乾隆所建。站在正中门洞,能同时框住白塔、五亭桥与春波楼,堪称造园术里的‘移天缩地’之法。”

陈立峰的镜头穿过门洞,弹幕顿时沸腾:

【这设计绝了!像给风景装了画框!】

【陈学统快站进去!让诗句和实景同框!】

【突然懂了 “一路楼台” 的意思,这布局太讲究了!】

程千烨拉着陈珏站到门洞中央,月光恰好从头顶掠过:“你看这造园人的心计,明明是人工堆砌,却偏要做成天造地设的模样。便像是诗词文章,字里行间藏着千回百转。”

陈珏望着三景交融的画面,指尖轻叩门柱:“匠人与文人,原是一脉相通。都讲究个‘藏’与‘露’,藏的是匠心,露的是气象。”

沿湖行至五亭桥,导游指着桥头碑刻:“此桥建于乾隆二十二年,五个亭子暗合五行相生之理。最奇的是桥下十五个拱洞,每逢满月,每个洞都能映出一轮月影,人称‘十五月圆’。” 她蹲下身指着桥基:“大家看这石料接缝处,当年用糯米汁拌桐油灰粘合,百年不渗,比钢筋水泥还结实。”

程千烨俯身细看:“据传我祖父当年修淮河大堤,也用了这法子。可见真正的传世之作,从不用花架子。” 陈珏闻言笑道:“办学亦然。天民小学不求雕梁画栋,只求能让农户子弟识文断字,便是根基扎实。”

直播弹幕适时接上:

【突然联想到天民小学!陈学统这是借桥喻事啊!】

【这桥能站百年,希望天民小学也能传百年!】

【求在五亭桥开天民小学分校!我捐课桌椅!】

穿过五亭桥,二十四桥的灯光已如星子亮起。导游指着汉白玉栏杆:“此桥长二十四米,宽二点四米,台阶二十四级,连栏杆上的云纹都刻了二十四朵。当年复建时,特意查了宋代《舆地纪胜》的记载,才复原这‘二十四’之数。”

水幕灯光秀恰在此时亮起。二十四桥桥洞间的湖面忽然腾起丈高水幕,先映出清代盐商宴饮的市井长卷,接着是乾隆南巡的龙舟仪仗,最后画面一换,竟浮现出陈珏那句 “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墨色字迹在水光中流转,引得岸边游人齐声喝彩。

导游黄平眼含惊叹:“陈学统您看,这水幕本是循环播放古画的,方才景区紧急调了程序,把您的诗句加了进去!”

陈珏看到这句诗一愣,想了想才明白,这水幕其实就是个投影屏罢了,本质上还是灯光秀,想要投什么内容,只需要更改程序,虽然想通了,但是对于瘦西湖的行动力,还是感到惊讶。

这也实在是太想进步了。

话音未落,水幕画面骤变,二十四桥的剪影在月色中渐显,桥洞下的水波里浮出细碎光点,恰似散落的星子。

水幕上的星子渐次隐去,漫出一片温润的绿意。黄平欠身指向岸边:“程太守,陈学统,您看这新抽的柳条,经了夜雨格外水灵,梢头的露水珠儿,风过处便轻轻颤着,像承不住这几分清润似的。”

程千烨目光掠过垂落的柳丝,月光在叶尖的水珠上流转,碎成点点银辉。他侧首对陈珏道:“扬州的草木总带着些灵秀气。你看那片新栽的桃叶,叶尖微卷,倒像藏着几分怯生的意味。”

陈珏伸手轻触柳枝,露水珠顺着指尖坠入湖面,漾开一圈浅浅的涟漪。水幕忽然暗了暗,一轮圆月从白塔后缓缓升起,清辉漫过二十四桥的桥洞,将每个拱洞都映成半透明的玉色。岸边游人的低语声渐轻,有人举着相机拍摄,镜头里的月影在水波里轻轻摇晃,像揉碎了的银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