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学?游山玩水!接着奏乐接着舞 > 第291章 孤山寺

画舫行至断桥残雪附近,船头的铜铃被风拂得叮当作响。陈珏凭栏远眺,只见北岸的桃花开得正盛,粉白相间的花海沿着湖岸铺展,像是谁将胭脂水粉泼在了堤岸上。偶有乌篷船从旁驶过,艄公的橹声欸乃,惊起几只白鹭,翅尖扫过水面,留下细碎的银亮水痕。

“陈大哥快看,那边的阮公墩上有人在放风筝呢!” 李逸雅举着手机跑过来,屏幕里映着一只硕大的蝴蝶风筝,正乘着东风掠过柳梢。冯瑶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笑道:“去年这个时候,我才机缘巧合的认识了陈大哥,当时的情景如映在目,没想到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

船过平湖秋月,岸边的水杉抽出嫩红的新叶,与深绿的老叶交叠成层次分明的色块。苏友逸忽然指着湖心的三潭印月:“那三座石塔,夜里点上灯才叫好看。” 陈珏尚未答话,程高山已抚掌道:“依我看,如今春光正好,该有新词配这两岸烟柳才是。”

看着湖中的三座石塔与湖心岛以及隐藏在烟柳之中的望湖楼,记忆在脑海中浮现,那时候自己刚刚声名鹊起,还是诗红人不红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烦恼,现在想来,人生还真的很神奇。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不光改变了自己原本的命运,也间接的影响了很多人的命运,比如去年陪在自己身边的宁如月,此时已经担任天民学派的直学,而宁家也借此机会平步青云,只是看身旁去年在西湖与自己结交的苏家,程家,宫家等世家,一年的时间貌似在他们身上没有留下明显的变化啊。

烟雨江南,依旧是那个锦绣江南。

自己这一趟,能不能为这西湖的‘一潭死水’注入一股新泉呢?

这么想着,身后的宫笃定轻哼了一声,目光扫过岸边一处挂着 “万松书院” 匾额的宅院:“那些老夫子怕是又在对着画舫指指点点,琢磨着怎么给先生的新学挑错处呢。” 话音刚落,画舫恰好在一座石桥下穿过,桥洞将两岸的春色框成一幅流动的画,陈珏望着那片被柳枝半掩的书院飞檐,轻声道:“他们琢磨也好,能琢磨就会想变通,总要让更多人明白,学问不是圈在院墙里的东西。”

李逸雅忽然指着水面惊呼,一群白鹭正追着船尾的浪花盘旋,翅尖沾着的水珠落在青石板上,洇出细碎的湿痕:“去年第一次见到陈大哥的时候,陈大哥就写了一首《江城子·江景》,人人多说最后一句‘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意境最好,但是我却喜欢上阙的‘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远处雷峰塔的金顶在阳光下闪着微光,与岸边渐次绽放的紫藤花相映成趣。宁如梦递过一盏新沏的龙井:“先生尝尝,这是今年的明前茶,采自狮峰山下。”

茶香混着两岸的花香漫进舱内,陈珏浅啜一口,望向远处渐趋密集的画舫。那些船头隐约可见的世家徽记,像水面下的暗流般涌动。他放下茶盏时,指尖不经意触到窗棂上的雕花,那纹路与宁家别墅里的樱花木雕如出一辙,原来这世间的新旧交替,从来都藏在这些不动声色的细节里。

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世家世家,不过是你放长把我登场罢了。

陈珏望着远处雷峰塔的剪影,叹道:“景致依旧,只是看景的人心境不同了啊。”

周崇翻着手里的笔记本,上面记着这一路的见闻:“先生,方才经过花港观鱼,那边的管理员说,去年您题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现在成了游客必拍的打卡点,连票价都涨了呢。”

众人都笑了起来,陈珏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自己去年来的时候,那花港观鱼可是免费开放的景点,没想到短短一年的时间,竟然因为自己的原因已经改成收费的景区了。

画舫行至西里湖,宁如梦指着前方一座被绿树环抱的小岛:“前面就是孤山了,山上的孤山寺,香火不算鼎盛,却格外清净,先生去年没来过,正好去坐坐。”

陈珏望去,孤山独立湖中,山不高,却透着一股遗世独立的清幽:“好,去看看。”

画舫靠岸,一行人沿着石阶上山。山路两旁草木葱茏,偶有松鼠蹿过,惊起几片落叶。快到山顶时,一座古朴的寺庙出现在眼前,山门上方《孤山寺》三个字,笔力苍劲,透着岁月的沧桑。

寺内住持早已闻讯等候在山门前,见到陈珏一行,双手合十行礼:“陈学统,苏学台大驾光临,寒寺蓬荜生辉,贫僧弘瑞,添为孤山寺方丈。”

“弘瑞方丈客气了,叨扰清修。” 陈珏回礼道。

走进寺内,庭院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几株百年古柏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树下放着几张石桌石凳,上面还留着淡淡的茶渍。住持引着众人穿过庭院,来到一间禅房,房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木榻,一张案几,案几上放着一卷佛经。

“先生请看窗外。” 弘瑞指着禅房的窗户。

陈珏走到窗前,向外望去,只见西湖全景尽收眼底,碧波万顷,游船点点,远处的群山如黛,在阳光下若隐若现。“果然是好景致,难怪古人常来此处寻幽。”

弘瑞笑道:“施主心怀天下,见此景或许另有感悟。”

陈珏沉吟片刻,道:“天下之大,芸芸众生,若都能如这西湖之水,不分高低,普惠万物,便是大善了。”

弘瑞闻言,双手合十:“先生慈悲。佛说众生平等,皆是此理。只是世人多被执念所困,难悟此道。”

“正因难悟,才更要有人去引导。” 陈珏道,“我此次来杭州,便是想为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办些学堂,让他们也能识文断字,明辨是非。”

弘瑞点头称赞:“此乃功德无量之事。寒寺虽清贫,愿捐出寺后十亩荒地,供先生建学堂之用。”

陈珏起身致谢:“多谢方丈成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