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学?游山玩水!接着奏乐接着舞 > 第280章 与时俱进!推行革新!

白鹿洞书院的几位教授围在一起,满脸激动地讨论着。

“山长,陈学统这篇纲领,怕是要改写我大华的治学传统啊!” 一位中年教授难掩兴奋:“以往我们总强调经史注疏,却忽略了学问本是为修身、为世人,陈先生这‘五教’,才是学问的根啊!”

孙时敏点点头,目光再次投向讲坛上的陈珏,带着敬佩与一丝急切:“是啊,尤其是‘学之序’,把求学的步骤说得如此透彻。以往我总困惑,为何有些学生读了万卷书却依旧不明事理,现在才明白,少了‘审问’‘慎思’‘明辨’这几步,读再多书也只是书呆子。”

旁边一位负责教修身课的老教授接口道:“还有修身、处事、接物的要领,‘言忠信,行笃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道理看似简单,可真能做到的有几人?陈学统把这些列为学问的归宿,才是真正抓住了为学的根本啊!”

随着讨论的愈发深入,这篇学规之中更多的深入思想被挖掘出来。

“山长,您听陈学统说‘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这与他之前提出的‘求之于心’的主张,是不是一脉相承?” 负责讲授哲学史的教授激动地说道,“都是强调从经典中求义理,更要在心中体认,而非死记硬背注疏!这正是其‘心外无物’的体现啊!”

孙时敏连连点头,目光灼灼地望着讲坛:“没错!学统提出‘心即理’,今日这纲领的核心,正是要学者从心性出发,先明‘五教’之理,再通过‘学、问、思、辨’深化体认,最终落实到‘笃行’这分明是把他自己创立的天民学,细化成了一套可操作的为学路径!”

教伦理学的教授补充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是‘良知’在人伦中的发用,‘博学笃行’是‘致良知’的功夫,‘修身处事接物’是‘良知’在日用中的体现…… 陈学统这是把自己开创的天民学,从高高在上的哲学具现到现实生活学习之中了啊!”

“陈学统的天民学出世时间尚短,虽然看起来是颠扑不破,一环一环相辅相成,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漏洞的,这些漏洞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关键时刻却很可能被有心人抓住大做文章。”钱明远缓缓说道:“今日就是一个例子,现在看来,天民学派无疑是正确的,先进的,我们的帮一帮陈学统,查缺补漏,不能坐视不管让这个新型学派被有心人利用,更不能看着他走向歧途。”

一个有完善理论的学说,和一个有完善理论,并且能够具体落实到实处的学说,其中所蕴含的分量可是截然不同的。

孙时敏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袍,迈步向讲坛走去。台下的众人见状,纷纷安静下来,目光随着他移动,这位白鹿洞书院的山长,显然是要向陈珏请教了。

“陈学统。” 孙时敏走到讲坛下,再次拱手行礼,丝毫没有因为年龄而失仪,态度无比恭敬:“您刚才所言‘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可如今经史注疏浩如烟海,学子们常不知从何入手。依学统之见,该如何在‘博学’之中择取要旨,不至于迷失于典籍之中?”

这个问题一出,不少人都竖起了耳朵。经史典籍汗牛充栋,这是所有求学者都会遇到的难题,就连那些世家子弟,也忍不住想听听陈珏的答案,他们自幼饱读诗书,却也常被繁杂的注疏弄得晕头转向。

直播间的弹幕也瞬间密集起来: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我家孩子就是天天背书,可问他书上说啥,啥也不知道。】

【期待陈先生的答案!我当年就是被那些注疏绕晕了,最后干脆放弃了。】

【孙山长这个问题,怕是代表了所有读书人的困惑啊!】

陈珏看着走到面前的孙时敏,眼中带着温和的笑意。他知道,这个问题,是所有求学者都会面临的关卡,也是他接下来要阐述的关键。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声音再次通过扩音设备传遍四方:“孙山长问得好。经史浩如烟海,若盲目博览,确实会如坠迷雾。但诸位别忘了,‘博学’之后,便是‘审问’。”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了几分:“所谓‘审问’,不仅是问他人,更是问自己:此书所言,是否合于‘五教’?是否利于修身?是否可用于处事?若不合、不利、不可用,纵是圣人之言,也需辨其真伪、明其局限。”

“就像尧舜之‘五教’,核心是‘亲’‘义’‘别’‘序’‘信’,凡经史之中,合于此者,便是要旨;悖于此者,便是旁支,甚至是后人附会之语。如此一来,何愁不能在典籍中找到方向?”

这番话如同拨开了笼罩在众人头顶的迷雾,孙时敏先是一怔,随即恍然大悟:“妙啊!以‘五教’为标尺,以修身、处事为归宿,这不就有了取舍的准则吗?老夫以前怎么就没想到!”

台下的众人也纷纷露出了然的神色,不少人低声议论起来:

“对啊!读书要是带着‘这书能教我怎么做人、怎么做事’的念头,就不会盲目了!”

“陈先生这是给我们一把筛子啊,能把没用的东西都筛出去!”

“难怪人家能创立天民学派,这眼界,确实比我们高啊!”

直播间里更是一片沸腾:

【醍醐灌顶啊!我总算知道我为啥读书没用了,原来是没带尺子去读!】

【赶紧记下来:以五教为标尺,以修身为归宿!我家孩子以后读书就按这个来!】

【陈先生太厉害了!一句话就解决了困扰我十数年的难题!】

【确实是这样啊,人们总说开卷有益,那是因为之前因为印刷,教学等技术的不充分,能够流传印刷的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精益求精的精品,现如今因为科技的发达,生产力的提升,太多滥竽充数的知识混杂在书本之中,学习那些糟粕还不如不学。】

【这也算是现代的烦恼了,古代人只会烦恼找不到书读(笑哭JpG)】

【与时俱进!文学如此,教学更当如此!(拳头!!!)】

【所以陈先生才一直在举旗呐喊,推行革新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