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96章 朱笔断流

醉剑江湖 第96章 朱笔断流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宫城的角楼挂着残月,金吾卫的马蹄声撞碎了夜的寂静。

辛弃疾跟着吕文渊跨进垂拱殿时,龙案后的朱漆屏风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孝宗赵昚紧绷的下颌——他正捏着吕府义仓搜出的密信,指节因用力泛出青白。

辛弃疾,你可知无诏擅闯大臣私宅,按律当斩?值房里的炭火噼啪炸响,参知政事周必大率先开口,目光却扫向吕文渊。

那青袍侍郎跪在前排,脊背挺得笔直,可攥着伪造账本的手在发抖——他昨日还在户部与同僚论茶,此刻发间沾着夜露,衣襟皱成乱麻,倒像是被人从热被窝里拖出来的。

臣知法。辛弃疾解下腰间银鱼袋,然臣更知,若再迟半日,吕大人的义仓里怕只剩灰烬。他抬眼时,殿角的宫灯在眼底晃出冷光,昨夜牛大喉散布义仓将焚的谣言,吕府家丁即刻开了后角门——若非急着转移罪证,何至于此?

吕文渊突然叩首,额头撞在金砖上闷响:陛下明鉴!

此乃辛某构陷!

林知白私通盐枭的账册,臣昨日才从市舶司抄来......他抖开手中黄绢,墨迹未干的账目便散了半地,这是林知白与白鹞子的银钱往来,每笔都盖着他的私印!

辛弃疾望着满地狼藉的账页,忽然笑了。

他朝帘后使个眼色,绿芜捧着卷成筒的巨幅绢图上前,展开时地铺满半殿——青红金三色丝线交织如网,江南盐流图五个篆字在烛火下泛着暗金。

吕大人说林知白通敌?辛弃疾执起朱笔,笔尖点在图上杭州府的位置,三年前杭嘉湖涝灾,百姓易子而食,官盐课额却比丰年增了三成。他手腕轻转,红线在扬州打了个结,扬州无盐场,每年却销盐十万引——这十万引,怕不是从官仓流到了私枭船上?最后一笔点向通州湾,此处暗礁密布,官船从不敢夜航,可每月十五,总有载重两倍于官船的出入......

他话音未落,脑中突然卷起记忆的洪流——三年前在湖北查漕运时见过的盐引底册,去年在临安听市舶司小吏闲聊的海商奇闻,甚至牛大喉转述的盐工抱怨官盐越卖越少,私盐越贵越抢,所有碎片在意识里翻涌成河,自动与图上的节点一一对应。

他握朱笔的手稳如磐石,连自己都惊觉:原来金手指不是过目不忘,是岁月在骨血里刻下的山河。

此非人力可记......资政殿学士史浩抚须长叹,浑浊的眼突然亮了,老夫记起二十年前在两浙,曾见盐引底册有八道火印,当时只道是防伪,如今看来......

一引三卖辛弃疾将一卷盖着八道火印的盐引投入铜炉,火焰腾起时,灰烬里竟显出隐纹——三道重叠的船帆,先卖官商换政绩,再卖私枭赚银钱,三卖北岸养强敌。

每引获利十倍,年输金国的银铤,比岁币还多三成!

殿中突然响起瓷器碎裂的脆响。

众人转头,见范如玉不知何时掀了珠帘,捧着只粗陶碗跪在御前:这碗盛过官盐,也盛过私盐。她指尖抚过碗沿的锈迹,官盐腌菜,布帛浸过不变色;私盐蚀铁,这碗沿的红锈,是吕府银铤上刮下来的。她抬眼看向吕文渊,大人说清明如玉,可这三万铤银铤,是盐渍,还是血锈?

吕文渊突然踉跄后退,撞翻了身后的香几。

程元凤地拍案而起,白须在胸前乱颤:《周礼》有云以九赋敛财贿,可你敛的是民脂,贿的是敌寇!

这哪是理财?

是盗国!

白鹞子的小头目被牛大喉押进来时,吕府管家正缩在殿角发抖。

那头目盯着管家脖颈间的琥珀坠子,突然嚎哭:就是他!

每月十五在通州湾递信,说船装的是药材,沉了也莫声张

吕文渊瘫坐在地,青袍浸了冷汗,像团被踩碎的墨。

他望着龙案上的密信,喉间发出破碎的笑:我本想......用这些银铤买金国不犯两淮......

你买的是一时苟安,养的是豺狼胃口!辛弃疾一步跨到他面前,靴底碾过地上的伪造账册,金国要的从来不是银铤,是我大宋的山河!

殿中死寂如夜。

孝宗突然重重捶了龙案,震得茶盏跳起来:吕文渊下狱!

籍没家产,彻查同党!他看向辛弃疾时,目光软了些,卿且留宫,明日与朕细论盐政。

退朝时已近卯时。

辛弃疾独自坐在偏殿,案上堆着刚拟了半卷的《盐政新策》——民包盐场,官督商销的条陈墨迹未干,信盐坊的章程还沾着墨香。

烛火在他眼下投出阴影,指节因握笔太久泛着青白,可嘴角却勾着笑——他终于摸到了那根弦,拨响它,就能为北伐攒下千军之饷。

先生又熬了一夜。范如玉捧着参汤进来,见他伏在案上打盹,发间落了片烛灰。

她轻轻拂去,指尖触到他后颈冰凉的汗,昨夜在殿上,你说争的是百万民心......

民心是盐,咸淡适口才留得住。辛弃疾握住她的手,将参汤一饮而尽,等新策颁行,百姓买得起官盐,私枭断了财路,金国少了银铤......他突然顿住,窗外传来此起彼伏的高呼。

辛公留任!北伐可期!

周子昂带着百来个太学生跪在宫门外,晨雾里只见一片青衫如浪。

辛弃疾推开窗,朝阳正破云而出,金光漫过《盐流图》,图上北境的朱笔圈注被染得通红,像团烧不尽的火。

先生看。范如玉指着那团红光,这一笔,才刚刚落下。

更漏在殿外敲过三通。

辛弃疾重新展纸研墨,笔锋悬在战备库三字上方,忽觉腕间一暖——是范如玉将狐裘披在了他肩上。

殿外的喧嚣渐远,只有笔尖触纸的沙沙声,和窗外越来越亮的天光,陪着他写完最后一个字。

三日后,当内官捧着孝宗的朱批踏进偏殿时,案头的《盐政新策》已堆成半尺高的卷宗。

辛弃疾揉了揉发涩的眼,望着窗外飘起的柳絮,忽然想起昨夜范如玉说的话:先生总说这是以财止战,可我看......

是用民心铸剑。他笑着接了后半句,将新策小心收进檀木匣,待这把剑铸成,便是醉剑山河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