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76章 酒坊藏锋

醉剑江湖 第76章 酒坊藏锋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铁鹞子的马蹄声裹着山雾去远时,范如玉伸手替辛弃疾理了理被山风吹乱的鬓角。

粥碗里的热气早散了,她却仍能触到丈夫掌心的温度——那温度里藏着二十年前济南府的月光,藏着种菊煮茶的承诺,更藏着比松涛更汹涌的热望。

该走了。辛弃疾将江防图塞进贴身暗袋,指尖轻轻抚过袋口的锁扣。

这锁扣是范如玉亲手打的,用的是他第一次上战场时断剑的碎片。

衢州城的衙署比想象中更逼仄。

青石板缝里生着青苔,堂前的公正廉明匾额斜挂着,漆皮剥落处露出底下酒税司三个褪色小字。

当值的书吏吴明远哈着腰引他们进去时,后堂传来几声响笑:听说新来的监税是辛转运?

如今倒管起酒糟来了,当真是落毛凤凰不如鸡。

范如玉的手指在袖中微微蜷起。

她望着丈夫的背影——那道曾在金军大营里单骑斩将的背影,此刻正低头跨过门槛,衣摆扫过积灰的砖缝。

吴书吏。辛弃疾停步,转身时眉峰微挑,这衙署的账册,可还齐整?

吴明远慌忙点头:齐整,齐整!

只是...只是前两任监税都不大管,堆在东厢房。他偷眼瞧着辛弃疾,见对方眼中无喜无怒,只将茶盏里的水轻轻晃了晃,水面映出半枚残月。

第二日辰时三刻,辛弃疾戴着斗笠出现在衢州码头。

江风卷着鱼腥味扑来,他的目光却落在江边排开的酒坊上——说是酒坊,实则多是茅草搭的棚子,酒瓮堆得比人高,酒气混着江水的潮气,熏得人喉咙发紧。

辛监司这是要查酒曲?一道阴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沈怀恩身着月白湖绸衫,腰间玉牌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小的派个吏员跟着,省得您迷了路。

跟来的吏员是个圆头圆脑的年轻人,此刻正捏着鼻子皱眉:这酒气熏得人头晕,辛大人倒是好兴致。

辛弃疾仿佛没听见。

他沿着码头慢慢走,每经过一艘货船,便驻足望一眼吃水线。

日头偏西时,老艄公周阿六的竹杖点在青石板上,的一声,像根针戳破了嘈杂。

辛公。周阿六的手攥着竹杖,指节发白,小老儿在这江上撑了四十年船,头回见江北来的船吃水比粮船深三尺。

舱板是新漆的,夜里行船不点灯——您说,这装的能是米么?

江风掀起辛弃疾的斗笠边缘,露出他紧抿的嘴角。

他想起半月前在草庐里写《御金三策》时,案头的鱼形玉佩还带着刘十八的血纹;想起铁鹞子说金军二十七个渡口时,竹筒上还沾着盐粒。

原来那些散落的星子,此刻正顺着江水,往同一个方向汇。

老人家,可记得那船的模样?他蹲下身,与周阿六平视。

周阿六浑浊的眼睛亮了:船尾有个字,船帮上有道三寸长的豁口,像是被铁锚砸的。

当夜,酒税司的烛火亮到三更。

范如玉端着药盏推门时,只见丈夫案头堆着尺许高的货船登记簿,墨迹未干的纸页在风里簌簌作响。

他的指尖抵着眉心,目光却灼灼发亮——那是她熟悉的、谋划时的模样。

在想什么?她将药盏轻轻放下。

三百艘船的进出记录。辛弃疾的声音里带着几分低笑,盐路、漕线、军需,三线交叠处,有艘通济号他抽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月出三趟,舱单载米三千石,脚夫说卸货半日,无米香。

范如玉的指尖抚过那些字迹,突然明白丈夫为何总在江边驻足——他不是看船,是在看江里的暗潮。

三日后未时,范如玉着了件青布衫,鬓边别朵野菊,带着丫鬟绿芜出了衙署。

她们沿着江滩往上游走,绿芜挎着竹篮,嘴里念叨着采些菖蒲回去煮水,眼尾却悄悄扫着停在芦苇丛边的乌篷船。

大妹子也来采药?船篷里探出个妇人的脑袋,鬓角插着支银簪,这江滩的菖蒲可金贵着呢。

范如玉抿唇一笑:姐姐好眼力。她蹲下身,指尖拨弄着水边的菖蒲,只是这江上的船,倒比菖蒲还金贵——听说有的船运盐,有的运粮,还有的...她顿了顿,运些见不得光的。

乌篷船里的水娥身子一僵。

她望着眼前这妇人,见对方眼尾有颗小痣,说话时语气平和,倒像自家邻家阿嫂。

盐能调味,火能焚城。范如玉摘了株菖蒲在手里转,可有人拿盐利换战马,等金骑南下时,烧的是谁家的屋?

水娥的手攥紧了船篷的布帘。

她想起上个月夜里,丈夫被几个戴斗笠的人押着上船,想起舱底那些铁箱撞出的闷响,想起小女儿指着江北喊爹爹什么时候回来。

大妹子...她声音发颤,您说的赵九渊,是不是左眉有颗红痣?

范如玉从袖中摸出张画像,展开时被江风吹得猎猎作响:就是他。

总在通济号接头。

水娥突然捂住嘴。

泪水顺着指缝往下淌,打湿了蓝布围裙:我男人是被他们拿孩子威胁的...大妹子,我帮您。

当夜子时,通济号静悄悄地泊在码头最西头。

绿芜端着瓦罐走近守船的盐丁,笑盈盈道:大哥辛苦,这是我家娘子熬的安神汤。盐丁嗅着甜香,仰头喝了个干净,片刻后便歪在桅杆下打起鼾来。

范如玉裹着夜行衣从芦苇丛里钻出来。

她踩着船帮翻进舱底,腰间的火折子擦出微光——舱板下果然有夹层,铁箱上的锁是新换的。

她摸出袖中细铁丝,三两下挑开锁扣,取出里面的账册时,指尖触到了血迹。

硫磺三百斤售于赵九渊,换辽东马十匹,交沈使司沉香阁...她借着月光翻页,每看一行,心跳便快一分。

等翻到最后一页,冷汗已浸透了后背——这哪里是商队的账,分明是金军的补给线。

天快亮时,辛弃疾在衙署后堂见到了那本账册。

他翻页的手很稳,可范如玉知道,当他看到沈使司三个字时,指节微微发颤。

送御史台王栐,鄂州周海蛟,衢州府吴明远。他将账册抄了三份,墨迹未干便卷起来,我无兵无权,但若让天下人都知道这火种,沈怀恩便不敢轻易灭口。

吴明远结账册时,手背上的青筋跳了又跳。

他望着辛弃疾泛白的鬓角,突然想起昨日在江边见的场景——那个被同僚嘲笑的监税官,正蹲在地上教小乞儿认字怎么写。

公虽贬,心在庙堂。他声音发哑。

辛弃疾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江风卷着浪声扑进来,卷动案头的纸页。

那些抄录的账册上,沈怀恩三个字被墨笔重重圈起,像团待燃的火。

你道我无权?他轻声说,我有权在民心,有势在公理。

而此刻,衢州城南沉香阁内,一盏琉璃灯突然爆了灯花。

沈怀恩捏着刚收到的密报,指节捏得发白。

烛火映着他阴柔的面容,忽然低笑出声:辛元嘉...你当这衢州,还是你能翻云覆雨的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