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52章 夜舟渡险

醉剑江湖 第52章 夜舟渡险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何?文呢?他捏着绢帛的指节泛白。

报信的是郴州城破时逃出的里正。秦猛喉头滚动,说何通判......说何通判三日前还在衙门里摆庆功宴,说峒贼不足惧,等贼兵破城时......他突然闭了嘴,喉结上下动了动。

辛弃疾听懂了。

案上的烛火忽明忽暗,映得他眉间沟壑更深。

主和派的耳目此刻怕是正蹲在江州城角,看他如何接这烫手山芋——剿得狠了,是滥杀无辜,失湖湘民心;剿得慢了,便是畏敌怯战,辜负圣恩。

他想起昨日朝堂密信里那句北伐之事,且看卿平乱如何,指尖重重叩在案上。

去请周都头、李统领。他转身取了墙上的铁胎弓,弦上还留着前日射孙景元时的勒痕,再备笔墨。

子时二刻,州府后堂。

周海蛟的水军用刀尖挑着地图,李铁头的义勇营甲士抱着酒坛蹲在柱下,酒气混着江风灌进来。

辛弃疾将新制的调兵令拍在案上,烛火映得他眼尾发红:朝廷援军最快七日到,可乌桓若得了三县粮草,七日足够他纠集万人!他抽出腰间范如玉送的玉牌,在地图上划出条线,江西水军二十艘、义勇营三千人,即刻沿赣江转郴江!

大人!周海蛟攥着船桨模型直起腰,春汛刚起,郴江鬼见愁滩暗礁翻涌,去年漕运粮船折了七艘!

李铁头的砍柴刀地磕在青砖上:老子带义勇营走陆路,大不了翻五岭——

都闭嘴!辛弃疾突然拔高声音,众人皆静。

他闭目倚着椅背,金手指运转如飞:《水经注》里湘水东有汊,深可丈余的记载,三年前郴州船难记录里主道暗涌,东汊可避的批注,还有前日在江边听老渔翁唠的芦苇荡底下有条老龙沟......

改走东汊芦苇荡。他睁眼时目光如刀,周都头,带两艘快舟探路;李统领,命义勇营卸重甲,只带短刃。

东汊水浅多礁!黎猛急得直搓手,他是李铁头麾下的百夫长,前日还在江边捞过翻船的士卒。

辛弃疾抄起案头的《湘水志》拍过去:翻到卷三!

黎猛抖着手翻开,泛黄的纸页上赫然写着:东汊芦苇荡,旧为楚昭王运粮道,深槽隐于苇根,宽丈二,可通三丈舟。他抬头时,辛弃疾已披了玄色大氅往门外走,衣摆扫过烛火,映得墙上二字如淬了火。

江风卷着晨雾扑来,范如玉站在码头上,手里的食盒还带着灶上的温。

她望着丈夫腰间的玉牌,那是成亲时她用家传和田玉刻的字——不是破敌,是破这满朝的冰。

绿芜带了清瘴散入峒寨。她将食盒塞进秦猛手里,若遇疫症......

夫人!舱里传来周海蛟的喊,起锚了!

辛弃疾在船头顿住脚,回头时雾气漫过眉峰。

他想说等我回来,可江潮声太大,只来得及对她比划了个字。

范如玉望着船队没入雾中,转身时袖中掉出张纸——是昨夜她写的《抚峒文》,墨迹未干,写着辛公治赣,不分汉峒;今疫流行,岂独舍苗?

三日后辰时,郴江口。

周海蛟的快舟撞开芦苇荡,船头的探杆地扎进水里——三尺,五尺,七尺!有深槽!他扯着嗓子喊,惊起一群白鹭。

二十艘战船鱼贯而入,船底擦过苇根的轻响里,主道方向传来的爆响——三艘火船从暗礁后窜出,在江心炸成火海。

李铁头拍着船舷大笑:辛公这脑子,比咱的砍柴刀还利!

辛弃疾立在船楼,望着主道翻涌的火光,手心里全是汗。

他知道,真正的硬仗才刚开始——秦猛的密报还揣在怀里:何?文三年前屠乌桓族人三十六口,悬首城门,报剿匪大捷

当夜月黑如墨,郴江浮着层薄冰。

辛弃疾带李铁头五百人乘雾渡江,脚底的船板冻得发脆。

后山的哨岗传来喝问,他反手一箭射灭灯笼,箭头钉在天峒王旗上,震得旗面哗哗响。

吾乃江西安抚使辛弃疾!他提气喊,声音撞着山壁回荡,今日来诛贪吏何?文,非戮苗裔!

尔等父兄之仇,罪在官邪,不在汉民!

寨门开了道缝,有老卒举着火把探出头。

火光里,他看见那老卒脸上的刀疤——和三年前在山东救过的抗金义士,长得太像。

我等只为报仇,岂愿造反?老卒突然掷了刀,跪在冰地上,天峒王说汉官皆豺狼,可您......

带何?文的首级来见!人群里有人喊。

辛弃疾解下腰间玉牌,抛给老卒:三日后,郴州市口,何?文的头,我亲自悬!

归营时,东方已泛白。

戴明远捧着新拟的《平峒六策》候在帐外,墨香混着露水味:公以一战定心,胜于十万兵。

去把何?文从赣州大牢提来。辛弃疾扯下染了霜的斗篷,他不是爱报么?

这次,让他的头当捷报。

话音未落,帐外传来马蹄声。

绿芜掀帘而入,鬓角沾着草屑,怀里揣着卷染了苗绣的布——是峒寨布防图。

她喘着气道:阿霓说,乌桓见势不妙,要焚寨南逃,聚残部于......

五岭险道。辛弃疾接过布图,指腹抚过上面的朱砂标记。

他望着帐外渐亮的天色,嘴角勾起抹笑——这局棋,他等了二十年,终于要落子了。

晨雾里,郴江的水正漫过冰面。

远处传来号角声,混着若有若无的喊杀,却被江风卷得支离破碎。

只有那面字大旗,在雾中猎猎作响,像把要劈开混沌的剑。

郴江的晨雾还未散尽,辛弃疾捏着阿霓送来的苗绣布图,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布图上朱砂标着五岭险道的褶皱,像条毒蛇吐着信子——乌桓若带着残部钻进那里,便是纵虎归山。

他想起三年前在滁州平盗,也是山民被酷吏逼反,当时他率轻骑直捣贼巢,却见老弱妇孺缩在草棚里发抖,血与泪混着泥,糊了他半幅战袍。

大人?戴明远捧着新墨的笔站在帐角,墨汁在砚台里晃出细碎的光。

辛弃疾突然拍案,震得茶盏跳起来:裴行俭!他想起二十年前在济南老家,祖父辛赞教他读《旧唐书》,裴行俭平蛮时写的焚寨则民散,保寨则民附,此刻如雷贯耳。

去传李铁头。他抓起狼毫在地图上画圈,率义勇营围而不攻,要让寨里的人看得见炊烟,闻得着饭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