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51章 执锤破冰

醉剑江湖 第51章 执锤破冰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江州知州府的灯笼在夜风中晃出一片昏黄,门房的喊声响破寒夜时,辛弃疾正握着狼毫在案前批改军报。

墨汁刚在二字上晕开,院外马蹄声便裹着雪粒撞进耳中。

大人!秦猛掀帘而入时,铠甲上还沾着未化的雪,临安急报。

密报展开的瞬间,烛火突然矮了半寸。

辛弃疾指节抵着案几,目光在孙景元昨夜潜出临安,疑往湖口渡江一行字上钉了三息,喉结动了动——三日前他让秦猛在酒肆放的清查降卒风声,原是引蛇出洞,不想这蛇竟绕过州府耳目,直扑长江天险。

取江防图。他声音沉得像压了块铁。

范如玉捧着卷轴进来时,正见他闭目凝神,指尖无意识地叩着桌沿。

她知道这是他过目不忘的金手指又在运转——当年在北方,祖父辛赞教他背《水经注》时,他便常这样闭着眼,脑中自动铺展山河脉络。

湖口。辛弃疾突然睁眼,目光扫过范如玉展开的江防图,春汛将至,官船吃水深,逆水难追;私舟轻便,顺流可遁。

孙景元在江西做过三年转运判官,最知布防——除了湖口,他无处可逃。

范如玉指尖在图上点了点彭泽段:马当山隘口狭窄,若伏兵于此......

周海蛟的水军可恃。辛弃疾抽出狼毫,笔尖在二字旁画了个圈,着他率十艘快舟,伪装成渔舟散泊上下游。又转向秦猛:你领三百铁骑,屯江州东门,待我令下便封江岸。

李铁头的义勇呢?范如玉取过炭笔,在马当山标了个红点。

着他带五百人,换民服埋伏隘口。辛弃疾突然顿住,目光落在范如玉鬓角的银簪上——那是去年他从北方带回的旧物,你......

我知此战非为擒贼,是立威。范如玉替他说完,指尖抚过案头的茶盏,我这就命绿芜传令八州:辛公巡江防,百姓见贼踪举火报官,赏银十两。

再去江边渔村转转,看看有没有新面孔。

二更天的渔村里,范如玉的青布裙角沾了露水。

她蹲在晒渔网的老妪跟前,递上块桂花糖:阿婆可曾见外乡人?

昨日有个黑衣后生,给我家狗剩灌了碗酒。老妪瘪着嘴,哪处船快,狗剩说彭泽芦苇荡的渔船最灵便

墙角玩耍的幼童突然拽她袖子:姐姐,我也见着了!

那叔叔腰里挂着个铁牌子,像......像大虫的爪子!

范如玉摸出枚铜钱塞给孩子,转身对暗处的绿芜道:传信给大人,敌已入瓮。

三更的江雾浓得化不开,周海蛟缩在芦苇荡里,睫毛上凝着水珠。

他望着上游那叶扁舟,喉结动了动——船尾的划水动作太稳,分明是练过的。

他压低声音,手心里的火折子擦出火星。

火光亮起的刹那,两岸芦苇丛里爆起喊杀声。

周海蛟的快舟如离弦之箭冲出,船头的火油泼向贼船;秦猛的铁骑从江岸杀来,马蹄踏碎江滩的薄冰;李铁头的义勇从马当山隘口冲下,砍柴刀砍断了贼人的退路。

抓活的!辛弃疾的声音混在箭雨中,他立在高处的礁石上,腰间范如玉塞的玉牌硌得生疼。

混战中,一个蒙面人突然跃上船舷,正要往江里跳,周海蛟的飞索地缠住他脖颈。

那人重重摔在滩涂上,面上的黑巾被扯落——正是孙景元,衣襟里掉出卷着的江西布防图,边角还沾着金漆。

辛大人好手段。孙景元吐了口带血的唾沫,用降卒当饵,拿百姓做局,倒真像当年在山东杀贼的辛弃疾。

辛弃疾蹲下身,指尖戳了戳他怀里的密图:你可知这江畔多少人家,因你卖给金人的布防图,被烧了屋子,断了活路?

成王败寇。孙景元冷笑,你今日能杀我,明日金人的铁骑照样能踏平你这些谋划。

那就让他们来踏。辛弃疾站起身,月光照在他腰间的玉牌上,我这把破冰的锤,等的就是他们来撞。

押解的囚车碾过江滩时,范如玉提着灯笼迎上来。

她望着丈夫发梢的雾气,轻声道:李铁头的义勇营今夜誓师,喊着跟辛公破冰;周海蛟说江道再无死角,连渔户都愿帮着巡船。

破冰人......辛弃疾低笑,转身走向知州府的梅林。

地窖的铁匣打开时,他提笔写下冰封千尺,一锤可裂;敌欲南逃,我已北望,墨迹未干,院外突然传来急骤的马蹄声。

大人!

临安诏书!门房的声音带着颤,北伐统帅,非卿莫属。

辛弃疾握着诏书的手微微发颤,抬眼望向北边的夜空。

星子依旧亮着,可他知道,更烈的风雪还在后头——三日后,当荆湖南路的八百里加急快马撞开江州城门时,报信人浑身是血,只来得及喊出半句话:郴州......

三更梆子敲过第三遍时,辛弃疾案头的烛芯爆了个灯花。

他搁下《美芹十论》手稿,指节抵着眉心——自三日前接到北伐统帅,非卿莫属的诏书,这双握惯狼毫的手便再未稳过。

窗外梅林的暗香漫进来,混着案头新到的郴阳急报,竟带了几分血腥气。

大人!门帘被冷风掀起,秦猛裹着寒气撞进来,甲叶擦出细碎的响。

他腰间的报匣还滴着水,荆湖南路八百里加急!

辛弃疾霍然起身,青瓷笔洗翻倒,墨汁在宣纸上洇开条黑龙。

他接过报匣的手发颤,封泥上的朱印还带着湿意——是郴州通判何?文的私印,可拆开的绢帛上,字迹却歪歪扭扭,浸透暗红:郴州陷,矿徒与峒蛮合流,乌桓自称天峒王,连破三县,百姓奔逃......尾端的血渍模糊了最后几个字,像团烧残的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