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215章 心火照囚灯

醉剑江湖 第215章 心火照囚灯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夜色如墨,湖口渔村的茅屋外,江风卷着湿气扑在窗纸上,簌簌作响。

辛弃疾独坐灯下,青布单衣未解,眉峰紧锁,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案角。

那块染血的旧布静静摊在案头,梅花状的血痕仿佛仍在跳动,映得烛火忽明忽暗。

他闭目凝神,金手指悄然再启——“执念回响”。

幽光浮动,记忆如潮水倒涌。

画面渐清:秦猛伏于县衙偏室案前,油灯将尽,纸笺上字迹颤抖:“……妻病三月,咳血不止,求医无门,药石不入。若辛公尚念旧情,乞赐良方一剂,或可延其残命。”笔未落,门扉骤响。

雷十七推门而入,冷笑如蛇信吐露:“辛公自顾不暇,岂管你妻死活?”说罢夺信撕碎,掷于地上,碎纸纷飞如雪。

辛弃疾心口猛地一缩,如被重锤击中。他猛然睁眼,冷汗浸透里衣。

“原来如此……”他低声喃语,声音沙哑,“他不是叛我,是被逼至绝境。非为权位,只为救妻一命。”

帐帘轻掀,范如玉披衣而入,发髻微乱,眸光却清明如秋水。

她见丈夫神色异样,便知又启“执念回响”,只静立不语。

“柳娘子尚在人间。”辛弃疾抬头,目光灼灼,“被囚于县衙地牢,咳血三月,无人救治。秦猛忍辱负重,只为换她一线生机。”

范如玉听罢,唇线微紧,片刻后沉声道:“若其妻尚在,必为人质。此乃‘以亲制将’之策,主和残党惯用手段。今若不救,秦猛纵有千般忠义,终将崩于亲情之绳。”

她转身取来粗麻斗笠与竹篮,从药囊中取出金针、止血散、温肺丸,一一包好。

“我去。”

“太险!”辛弃疾霍然起身,“县衙守备森严,雷十七奸狡多疑,一旦发觉……”

“正因是你夫人,才可信。”范如玉打断他,目光坚定,“吴六年迈守狱,素有义名,若持你私印为凭,或可动其心。且我易容渔妇,借周阿六引路,走后巷暗道,未必无机可乘。”

她顿了顿,伸手抚平他皱起的衣襟,“你写《美芹十论》时曾言:‘将者,国之爪牙;制将者,不在兵戈,在其所爱。’今日若不能破此局,何谈北伐?何谈收复?”

辛弃疾怔住,良久,缓缓点头。

三更鼓响,渔舟悄泊衙后浅湾。

范如玉随周阿六踏碎瓦砾,穿枯藤墙隙,潜至县衙后巷。

夜雾弥漫,犬吠寂然,唯檐角铁马轻响,似警似叹。

地牢入口藏于柴房之下,腐木掩井,腥气扑鼻。

老狱卒吴六倚门假寐,须发皆白,手中铁链半锈。

范如玉上前一步,低声亮出一方铜印——辛弃疾私章,边角刻有“铁板铜琶”四字。

吴六浑身一震,颤巍巍接过细看,眼中忽然泛光。

“果然是她……辛公之妻。”他声音低如蚊鸣,“柳娘子被囚已九十日,每日只给薄粥一碗。雷十七每夜亲来,逼她写劝降书,她宁折不从,骂声不绝。前日咳血晕厥,仍咬牙道:‘我夫忠烈,岂因贱妾而变节!’”

他说着,从怀中掏出一纸残图,边缘焦黄,乃是地牢结构,标注水道、暗门、巡更间隙。

“走这里。”他指着一条细线,“通江底暗渠,出口在芦苇荡深处。但今夜巡卫加倍,你们……”

“时机只在一刻。”范如玉收图入袖,提药囊便行。

地牢阴寒刺骨,石阶湿滑,壁上苔痕斑驳如血手印。

范如玉屏息前行,依图绕过两道哨岗,终于望见尽头铁栏之内——一女子蜷坐草堆,瘦骨支离,双颊凹陷,却仍将一截染血断臂裹布紧抱胸前,口中喃喃:“夫君莫乱……辛公必不负你……”

正是柳娘子。

范如玉心头一酸,速开药囊,取金针刺入其肺俞、膻中二穴,又喂下温肺丸。

片刻后,咳喘稍缓,柳娘子睁开浑浊双眼,见陌生妇人跪于面前施救,先是惊惧,继而泪如泉涌。

“你是……辛夫人?”

“是我。”范如玉轻声,“你夫未叛,我知他苦衷。此刻不走,更待何时?”

正欲背起她撤离,远处忽传脚步声,杂沓逼近,灯笼光影已在转角晃动。

吴六的声音突然响起,故作呵斥:“谁在下面?验锁去!”

范如玉心下一凛,依图疾行,推开一道隐蔽石门,携柳娘子钻入狭窄水道。

身后传来吴六与人争执之声,随即是铁链拖地的钝响。

冰冷的地下水漫至腰际,腥臭扑鼻,两人匍匐前行。

不知过了多久,终见前方微光透入——芦苇摇曳,江风拂面。

范如玉扶柳娘子藏身苇丛,回望县衙方向,灯火依旧,却已悄然生变。

而在那幽深地牢之中,空荡铁栏前,吴六独立昏灯下,手中紧攥那张被撕去一角的牢图,嘴角浮现一丝苍老而决绝的笑意。

第216章 血布连心

晨光初透,湖口县衙地牢深处犹浸着夜的寒气。

雷十七一脚踹开铁栏,手中钢刀映着残灯冷焰,目光扫过空荡囚室,脸色骤然铁青。

草堆凌乱,锁链委地,唯余一缕药香未散——人已不见。

“吴六!”他怒吼如雷,声震壁石。

老狱卒自暗处缓步而出,白发沾尘,肩头一道血痕蜿蜒而下,正是昨夜争执时被巡卫所伤。

他不跪不逃,只挺直佝偻之躯,双目沉静如古井。

“你敢私放要犯?”雷十七一刀劈下,刀锋斩入肩骨,血花四溅。

吴六闷哼一声,身形微晃,却仍立而不倒,喉间溢出沙哑之声:“忠……不可辱……”

刀光再起,却终究未落。

雷十七盯着那张布满皱纹的脸,眼中阴晴不定。

他忽然冷笑,收刀入鞘,拂袖转身:“传令全寨戒严,封锁江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若有走漏风声者,阖门同斩!”

脚步声远去,地牢重归死寂。

唯有血滴落地的轻响,一滴、一滴,敲在冰冷石板上,如同亡钟余音。

与此同时,渔村茅屋前雾气未散。

辛弃疾立于江畔,身影孤峭如松。

远处芦苇摇动,范如玉搀扶柳娘子缓缓走出,衣襟尽湿,面色苍白,却眼神坚毅。

辛弃疾迎上前,未语先凝视。

他从怀中取出那块染血旧布,又接过柳娘子紧攥于手中的半幅残巾。

两布相接,血痕吻合,梅花状印记完整如初——原是一幅战袍撕裂而成,一半藏于秦猛案头,一半裹于柳娘子断臂。

“你夫写信求药,非为降敌,而是以身为饵,欲保此信落入我手。”辛弃疾声音低沉,却字字如钉,“他知若无‘叛迹’,主和残党不会松防;若无‘家眷受制’,敌人不信其诚。这一局,是他以心为棋,赌的是我对他的深知。”

柳娘子泪流满面,颤声道:“他说过……宁负性命,不负山河。”

范如玉轻抚她背,望向丈夫:“今日之举,不止救一人,更破‘制将之术’。情可为人质,亦可为兵刃——只看执刃者是谁。”

日影渐高,寨门轰然再启。

秦猛立于点将台之上,铠甲未整,面容憔悴。

忽见亲兵急报:“夫人……夫人现身寨外!”

他踉跄奔至城楼,放眼望去——柳娘子立于阳光之下,虽弱不禁风,却昂首直视高台。

范如玉立其侧,双手高举那幅拼合的血布,声传全场:

“此非叛旗,乃忠魂衣!你妻未降,你心未死——为何举旗向你曾誓死守护之人?”

台下数千士卒闻之悚然,私语如潮。

秦猛浑身剧震,喉头滚动,似有万语哽咽难出。

正欲开口,台后忽传来厉喝:“辛公以妇人惑军心!诸将莫乱,谨守阵列!”

雷十七跃上侧阶,手按刀柄,环视众将,目露凶光。

辛弃疾此时缓步向前,青衫素袍,毫无甲胄。

风起处,两幅血布飘然飞舞,缠绕如臂,宛若重生之肢再度相连。

他仰首望向秦猛,目光如炬:“你若不信我,便信这布——它记得你每一滴血,为谁而流。”

风住,布垂,秦猛双膝一软,跪倒在地。

无声胜有声,泪如滂沱,砸入尘土。

寨门大开,辛弃疾独步入寨,不带兵刃,步履沉稳如踏山河经纬。

范如玉与辛伯默然随行,一左一右,如影护心。

寨中士卒列阵森然,刀戟林立,寒光映日。

秦猛立于帅台,手中紧握一封黄绢文书,指尖发颤。

那是昨夜呈上的“通敌书”——墨迹未干,印鉴犹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