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177章 城未攻心已降

醉剑江湖 第177章 城未攻心已降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燕京南驿的木窗被北风拍得哐哐响,完颜延寿哈出的白气在油灯前凝成雾。

他掀开青布包袱,露出一叠用麻线装订的册子,封皮上南行录三个字被指尖摩挲得发亮——这是他在南朝三月,跟着归正百姓走村串镇抄下的,北地遗民的姓名、失散亲人的住址,每一页都浸着泪水与灯火。

客官,这包袱...掌柜的擦着铜酒壶,目光扫过麻线,喉结动了动。

南归商队的驼铃刚在院外停住,为首的中年汉子掀帘进来,皮帽上还沾着雪渣。

完颜延寿将册子塞进商队的茶篓,茶叶簌簌落在泛黄的纸页上。张掌柜,您走南闯北二十年,可见过南朝烧过北人一本书?他指节叩了叩茶篓,这不是反书,是...家书。

商队首领张九斤捏着茶篓绳结,指腹蹭过麻线,突然压低声音:上月过卢沟桥,金营搜出半本《忠魂录》,那商队二十口全被钉在城门。他眼角抽了抽,您这要是被查出来...

延寿解下腰间的铜灯,灯油在寒夜里凝着琥珀色。这灯在汉阳军祠点了七七四十九夜。他将灯轻轻放在案上,灯芯结着颗豆大的灯花,军祠里供着三百二十七个北地儿郎的牌位,都是死在宋营的金卒。

辛弃疾说,名字刻在碑上,魂儿就有家了他抬眼时,眼尾的刀疤跟着动了动,您若能把这灯带回江南,点它一夕——就当替那三百二十七个孩子,给北边的爹娘照个亮。

张九斤盯着那盏灯,灯花爆响,溅出一星亮。

他突然抓起茶篓,大步走向门外,驼铃声在雪地里碎成一片:走!

赶在关城前过永定河!

延寿望着商队的影子没入夜色,手按在空了的包袱上。

他想起在汉阳军祠看到的场景——白发老妇抚着儿子的牌位,哭着说原来我儿没喂狼,原来南朝记着他名,此刻喉头竟有些发甜。

襄阳城头的更鼓敲过三更,完颜乌尔岱的皮靴碾过积雪,咯吱声惊得雉堞上的乌鸦扑棱棱飞起。

他刚转过角楼,就见几个士卒挤在墙根,火折子映着一张纸片。看什么?他粗着嗓子喝问,士卒们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纸片地落在雪地上。

乌尔岱弯腰捡起,纸片上墨迹未干:张虎子,原籍襄阳,母在江陵织坊,月收绢三匹,愿归认亲。他手指猛地收紧,纸片在掌心折出死褶。南蛮的鬼蜮伎俩!他抽出腰间短刀,刀尖挑着纸片凑到火把前,焦黑的纸灰打着旋儿飘上夜空。

回帐时,他的羊皮手套里还攥着那截焦纸。

烛火映着帐内的虎皮褥子,他突然蹲下身,从床底摸出个铜匣。

匣里躺着半封旧信,字迹被泪水浸得模糊:儿名已刻《忠魂录》,军祠每日三炷香...南朝说,他是为护百姓死的。

乌尔岱的指节抵着案几,指背青筋暴起。

去年秋,他的小儿子随探马越界,被宋军伏杀。

他原以为那孩子会被挫骨扬灰,却不想收到宋营用蜡丸封的信——还有刻着完颜阿骨打三个字的木牌。

此刻他盯着烛火里晃动的牌位影子,喉间像塞了块烧红的炭:我为金将,儿子却被宋人当忠魂祭...我守这襄阳城,到底是守谁的江山?

汉阳帅府的更漏刚滴完第七斗,陆子昭掀帘而入,道冠上的星纹被夜风吹得乱颤。大帅!他攥着星图的手在抖,今夜子时三刻,客星直入!他展开绢帛,指尖点在星位,此星主兵戈,然微光覆城,非血火之兆,是...将心之动。

辛弃疾正在看李铁头送来的密报,闻言放下狼毫。

他登上望楼,江风卷着雪粒子扑在脸上。

北望襄阳方向,浓云忽然裂开道缝,有星子幽微闪烁,像是谁在夜幕上戳了个小孔。

大帅?陆子昭跟上来,见他闭目凝神,额角沁出细汗。

辛弃疾突然睁眼,眼底亮得惊人。

方才那刹那,他分明听见了另一个人的心声——是襄阳守将的,带着铁锈味的哽咽:我守此城,是为金廷,还是为杀我儿之仇?

心防已破。他望着江北的方向,声音轻得像叹息。

案头的《美芹十论》被风掀开,攻心为上四个字正好对着月光。

后宅的绣楼里,范如玉捏着盏青瓷灯。

灯身刻着江南记名,守家待归八个小字,灯油里泡着半片桂叶——这是她照着汉阳军祠的长明灯仿的,名唤归正灯绿芜,她转头对站在廊下的丫鬟道,让义军今夜就把这三百盏灯放进汉水。

要顺着水流漂,漂到襄阳城下。

绿芜捧着木匣欲言又止:夫人,若是被金兵截了...

截了更好。范如玉将灯轻轻放进木匣,指尖抚过守家待归的刻痕,他们若肯看一眼,便知道南朝记着每个北地儿郎的名字——活着的,死了的,都记着。

帅府演武场,李铁头攥着腰刀冲进来,铠甲上还沾着晨露。大帅!

末将带三百死士夜袭,定能砍开襄阳城门!他脖子涨得通红,这两日探马来报,金兵巡城都不带刀,夜里躲在窝棚里哭——正是破城良机!

辛弃疾放下茶盏,茶汤在盏中晃出涟漪。铁头,你可知为何我军围了襄阳三月,只敲鼓不放箭?他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二字上,城防再坚,守的是土;人心若散,守的是坟。他转身时,铠甲上的兽首纹在烛火里动了动,我要他们自己打开城门——不是因为刀架在脖子上,是因为信,信南朝能容他们回家。

李铁头愣了片刻,突然单膝跪地,铠甲撞在青石板上发出闷响:末将愚钝,听大帅的!

汉水的夜雾漫上来时,三百盏归正灯已顺着水流漂远。

范如玉站在江堤上,看着灯影像散落的星子,在雾里明明灭灭。

辛弃疾走到她身边,两人的影子叠在青石板上。你看,他指着一盏灯,那灯被冰块撞了下,却转个弯继续往前,这些灯漂到襄阳城下,会替我们说好多话。

范如玉望着灯影,轻声道:他们若看见灯上的字...或许就肯信了。

晨雾未散时,汉水的浅湾里浮起几点幽光。

襄阳城头的守卒揉了揉眼,看见第一盏灯漂过来——青瓷灯身映着鱼肚白的天,江南记名,守家待归八个字被水冲得发亮。

有人伸手去捞,指尖刚碰到灯身,就像被烫了似的缩回。

他望着灯上的字,喉结动了动,轻声道:要是...开了城门,真能回家吗?

江风卷着晨雾掠过,更多的灯影从雾里浮出来,像一串被扯断的星链,顺着水流往襄阳城下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