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56章 茶汤显字

醉剑江湖 第56章 茶汤显字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雪落在瓦当上的声音渐密时,范如玉搁下茶盏。

案头烛火被穿堂风掀得一跳,映得她眉峰微蹙——辛弃疾方才那句烈性子的人容易被当靶子还在耳际。

她望着丈夫将血书收进怀中时绷紧的指节,忽觉袖中那方抄着《武经总要》的帕子有些硌手。

那是前日替他整理书箧时,从《三朝北盟会编》里抖落的,墨迹斑驳处写着密信易泄,可试松烟入矾。

玉娘?辛弃疾的声音带着雪气。

她抬眼,见他正解下皮氅,发梢沾的雪珠落在青衫上,洇出点点水痕。

窗外戴明远的脚步声已近,札子上削三成军粮的朱批像根刺,扎得满室空气发紧。

范如玉转身取过妆匣,螺子黛旁那管羊毫忽然被她攥住。大人且看,她指尖抚过案上半干的茶渍,前日替阿宁抄《千金方》,见老医正说松烟墨入白矾,写时无色,遇热汤便显青黑。

辛弃疾挑眉,指节叩了叩案几:你是说......

鄂州孤悬江北,范如玉抽出张桑皮纸,笔尖在砚中浸得极深,王都统若单凭血书硬抗枢密院,反坐个擅议朝政的罪名。

须得引旧例,让他问得理直气壮。

笔锋在纸上疾走,昔岳公北伐,可有慎勿穷追之诏?几个字未干,她已取过蜜蜡,将纸页折成半寸见方的小卷。绿芜,她唤来侍女,去后巷找秦校尉的旧部,就说茶汤浸纸,字自显

绿芜捧着锦盒出去时,檐角铜铃被风撞响。

辛弃疾望着妻子沾了墨渍的指尖,忽然握住她的手:玉娘,你这双手该执的是花灯,不是笔。

可如今有人要断我夫君的粮草,范如玉抽回手,将蜜蜡按得极实,我便替他磨墨又如何?

院外传来秦猛粗哑的嗓音:夫人放心,末将亲自护着这信过长江。

雪色里,秦猛的玄色披风翻卷如浪。

他腰间悬着辛弃疾当年起义时用过的吴钩,刀鞘上二字被磨得发亮。

信使跨上青骢马的刹那,他拍了拍马臀:若遇巡江哨,便说送的是给都统夫人的安胎药——王都统那口子,上月才托人带了蕲艾过来。

长江水在脚下翻涌时,信使摸了摸怀中的锦盒。

水冷得刺骨,可贴着心口的地方,蜜蜡的温度竟比体温还高些。

三日后的鄂州都统司,王栐正捏着茶盏发怔。

案头堆着三封枢密院的札子,每封都压着的朱印。

他望着窗外岳家军旧旗被雪打湿的褶皱,忽闻亲兵来报:都统,江西来的信使,说带了给夫人的安胎药。

锦盒打开时,桑皮纸浸在茶汤里,青黑字迹渐渐浮起。

王栐的手先抖了抖,接着一声,茶盏砸在案上,溅湿了半幅《荆襄地形图》。

岳公当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竟未闻之惧!他踹翻脚边的炭盆,火星子噼啪溅在札子上,今辛公建功五岭,反要被削军粮?

好个慎勿穷追

幕僚们缩着脖子进来时,见他正挥毫写书。

狼毫饱蘸浓墨,在纸上扫出雷霆:列天子近年诏令格式、用语惯例,质问枢密院——今所传密谕,是否出自御前?

若非亲裁,何人敢代天子裁军?

书案角压着的《五岭通舆图》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图上密密麻麻的红圈,那是辛弃疾用朱砂点的河北义士联络点。

王栐大笔一勾,将图页粘在疏后:此图通河北民心之路,若弃之,是弃中原!

这封《叩阙问诏疏》递入临安时,贾元弼正在枢密院暖阁里煨鹿肉。

他夹起一片肉,听着窗外雪落的声音发笑——辛弃疾远在江西,能翻出什么浪?

直到内官捧着邸报冲进来:大人,鄂州王都统的疏......

鹿肉汤泼在锦袍上。

贾元弼抢过邸报,只看了两行便将茶盏砸在墙上:他怎会知道诏令格式?他揪住内官高福的衣领,前日那道密谕,可是你照着御笔抄的?

高福膝盖一软,瘫在地上:是...是大人说照绍兴二十八年例,用黄麻纸,押字印...小的...小的只敢...

废物!贾元弼抽出腰间玉牌,重重砸在高福额角,若泄一字,你全家的头都挂在午门上!他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忽觉后颈发凉——王栐背后站着的,分明是辛弃疾织的网。

此时江州帅府的演武场上,李铁头的笑声震得檐角雪落。

他抢过邸报,粗手指戳着鄂州都统制王栐奏请彻查密诏事几个字:好!

岳家军的骨头,还在!

周海蛟拍案而起,腰间鱼肠剑当啷出鞘:我水军愿为先锋!

若朝廷问罪,先夺湖口!

辛弃疾端着酒盏,却不饮。

他望着诸将泛红的眼眶,想起昨夜范如玉在烛下替他补官服时说的话:枪杆子硬,也要笔杆子正。

诸君忠义,我心尽知。他放下酒盏,青瓷与案几相碰,发出清响,然今非举兵之时,乃正名之机。他转向亲兵赵阿六,去将《湖南平峒实录》重抄三份,附百姓联名保状、峒汉互市账册——这些,都是呈堂之证。

赵阿六领命时,窗外雪光突然大盛。

范如玉捧着食盒进来,见丈夫眼角添了新纹,轻声道:喝碗姜茶,莫凉了胃。

辛弃疾接过茶盏,热气模糊了视线。

他望着妻子鬓边新簪的素银步摇——那是成婚后第十年,他在滁州任上用俸禄打的,等打完这仗的承诺又在耳边响起。

可他知道,这仗才刚撕开一道口子。

三日后的急报来得比雪还快。

孝宗震怒,命御史台彻查伪诏案!

贾元弼下狱,高福贬为将军!报信的驿卒喘着粗气,诏书明谕:辛弃疾所行,皆合朕意;五岭之道,即抗金之脊!

范如玉执灯进书房时,见辛弃疾坐在窗下,案头堆着拆了一半的军报。

他望着窗外初雪,声音轻得像雪落:贾元弼虽去,主和之根未除。

今我虽得清白,然天子之疑,已在毫厘之间。

话音未落,院外传来马蹄声。

张六郎的亲卫撞开院门,递上封着字的密信:金人已在河北调兵,疑将南侵......

辛弃疾拆信的手顿了顿。

烛火忽明忽暗,映得信上调兵十万四个字像团火。

他抬头望向范如玉,见她正将方才热的姜茶推近,眼尾的淡青在火光里若隐若现。

玉娘,他忽然说,明日上元节,我让人去买盏灯。

范如玉笑了,指尖拂过他发间未化的雪:

可他们都知道,这灯,怕是要等金人的马蹄声近了,才能真正点亮。

贾元弼下狱次日清晨,辛弃疾在签押房看军报时,亲兵忽然来报:鄂州王都统的密信,说是陈景渊于政事堂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