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18章 星火照寒庐

醉剑江湖 第18章 星火照寒庐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赣江春夜的风裹着潮气钻进赵?的靴筒,他盯着脚边水盆里的靛蓝水痕,指节捏得发白。

那抹蓝是从辛府老仆辛伯常去的潜漕口带回来的——昨日他派随从混在织坊杂役里,亲眼见辛伯掀开装农具的木箱,底下压着半卷带甲叶纹路的铜模。

大人,暗处传来随从的低语,流民村那边,张屠户家的二小子方才跟人说,辛使君要抓壮丁送北地当炮灰。

赵?的指尖在海棠枝上一折,脆响惊得夜鸟扑棱棱飞起。

他望着东天鱼肚白,忽然笑出声:好个辛幼安,你不是最会收民心?

我便替你把这民心搅成浑水。

第二日未时三刻,屯田营外的泥路上就涌来逃散的流民。

老妇背着包袱,壮丁攥着破碗,孩子的哭声混着的骂声撞进江楼。

辛弃疾正对着《农器局章程》圈改,笔锋在二字上顿住。

绿芜掀帘进来时,他已解下官服,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青衫:逃了多少?

三十七个。绿芜递上名单,指尖发颤,张五郎家的三小子也在里头,说是他娘听了隔壁王婶的话......

去备茶。辛弃疾将名单折起收进袖中,转身时带起一阵风,吹得案头《唐六典》哗哗翻页。

他望着窗外赣江,江面上运粮船正缓缓靠岸,船帆上字旗被风扯得猎猎作响——这是他用半年时间说服粮商,以农器局铸件换粮的成果。

夫人呢?他突然问。

在后院晒去年的草药,说要给屯田营的伤号备着。

辛弃疾大步往后院走,青石板被他踩得咚咚响。

范如玉正蹲在竹匾前挑拣艾草,鬓角沾着草屑,见他过来,将最后一把艾草放进陶瓮:流民的事,我听说了。

谣言从哪起的?

赵使君的随从昨日在流民村酒肆喝多了,说漏嘴。范如玉拍了拍手上的草屑,我让绿芜去查,是个叫刘二的泼皮在传,他上个月偷了织坊的棉絮,被我罚去扫了三天茅房。

辛弃疾忽然笑了,眼角的细纹里浮起几分锐色:夫人可知,当年我在山东聚义,最善破的就是谣言。他伸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去请各乡的里正,申时三刻在衙堂开议政会,每乡推老农、壮丁、妇人各一名。

范如玉的手在他手背上轻轻一按:要我陪你?

你且写你的《义军约法》。辛弃疾指了指她案头的宣纸,等我破了这局,再用你的字镇民心。

申时三刻,衙堂里挤得水泄不通。

青布衫的老农、打着补丁的壮丁、裹着粗布头巾的妇人,挤在堂下交头接耳。

张五郎蹲在门槛上,腰里还别着砍柴的斧头,见辛弃疾进来,地站起来:辛使君,我家三小子跑了,我替他来!

辛弃疾搬了张木凳放在堂中,自己也坐下来,今日不坐官堂,只说家常。他扫过众人紧绷的脸,听说有人传我要抓壮丁送北地送死?

堂下响起嗡嗡的议论。

东头一个裹着灰头巾的妇人抹了把泪:我家柱子才十六,要是被抓了......

我辛弃疾做事,向来明明白白。辛弃疾从袖中抽出名单,这是今日逃散的三十七人,我让人备了盘缠,想走的,现在就可以领。他将名单撕成两半,但我要问一句——你们怕的是送死,还是怕死得不值?

张五郎的斧头地砸在地上:我儿前年在淮北被金人砍了头!他红着眼眶站起来,我孙儿今年十八,说要替他爹报仇。

辛使君要是真能带兵打回去,我这把老骨头给你当马凳!

堂下静了片刻,忽然炸开一片应和。

西头的壮丁拍着胸脯:我家地被金人占了,我给辛使君扛枪,总比在家当流民强!裹灰头巾的妇人抹了把泪:要是军里管饭,我家柱子......我去把他追回来。

辛弃疾站起身,声音像敲在青铜上:凡自愿从军者,家中田产由官府照管,妻儿按月领粮;战死的,追赠义士,子孙免赋十年。他望向范如玉,她正捧着新写的《义军约法》走过来,墨迹未干的不扰民不劫掠不降敌九个字在阳光下泛着金光,这是我夫人写的约法,悬在衙门口,你们天天看着。

三日后,忠义营的名册摆在辛弃疾案头。

八百个名字,每个都按了鲜红的指印。

他挑了三百个精壮,在屯田营后山设了夜训场——白日里他们扛着锄头下田,夜里跟着老兵练刀枪。

范如玉每日天不亮就去营里,带着绿芜给士兵缝补衣甲,顺便查点人数。

赵?是在第五日收到消息的。

他站在行在的偏殿里,将逃卒的口供呈给孝宗时,手指都在发抖:陛下,辛弃疾私练死士,夜操阵法,这是要......

且住。孝宗放下茶盏,朕派个密使去查查。

密使到江州那日,正逢忠义营十日一次的农闲演武。

三百人扛着锄头列在屯田营前,口号喊得山响:锄田如锄敌,守土即守家!带头的张五郎孙子挥着锄头,动作比军中的长枪阵还齐整。

密使站在田埂上看了半日,转头对赵?笑:赵大人,这是民兵,不是死士。

当夜,江楼的烛火亮到三更。

辛弃疾闭目靠在椅上,脑中《御金三策》的脉络突然清晰起来:屯田固本、练兵联北、举旗北伐——三年,正好够他把江西的民力拧成一根绳。

他猛地睁眼,提笔在策末补上:民心所向,即兵锋所指;寸土所耕,皆山河之基。

一声,信鸽撞破窗纸落在案头。

爪上的血布展开,八字触目:剑在槐下,候令而发。

范如玉不知何时站在他身后,手搭在他肩上:这是河北的旧部。

陈景渊,你烧不灭的火,辛弃疾望着窗外北斗,声音轻得像叹息,已经烧到江南了。

风卷着烛火,将书房暗格里《御金三策》新本的首页映得通红,此策不成,当以骸骨填之十字,如血刻成。

忽有马蹄声从远处传来,急促得像擂鼓。

范如玉推开窗,只见官道上一点火光正朝江州疾驰——元宵刚过,朝廷的快马,来得这样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