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东北八零年代逆袭人生 > 第68章 郑怀古的退休计划

重生东北八零年代逆袭人生 第68章 郑怀古的退休计划

作者:波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7 04:50:44

夏日的午后,蝉鸣聒噪。工坊里,郑怀古正弓着腰,聚精会神地雕着一块紫檀木的螭龙纹花板。阳光透过高窗,照在他花白的头发和布满老茧的手上,刻刀在木头上游走,发出细密的沙沙声。

突然,他手腕一抖,刻刀在龙须上滑了一下,留下了一道浅浅的划痕。

“啧!”郑怀古懊恼地皱紧眉头,把刻刀往工作台上一扔,烦躁地掏出烟袋锅。他盯着那道瑕疵,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沮丧。

这一幕,恰好被走进车间的陈山河看在眼里。他心里咯噔一下。郑师傅的手,以前稳如磐石,如今却开始抖了。这不是第一次了。最近几个月,老爷子雕精细活时,出错明显多了起来,眼神也不如以前锐利。

陈山河知道,郑师傅老了。这位撑起“北匠”技术脊梁的老匠人,身体和精力都在走下坡路。硬撑下去,不仅他自己辛苦,对工坊的质量和声誉也是一种风险。

但如何安排郑师傅的“退休”,是个极其敏感的问题。老爷子脾气倔,又好强,直接让他“退居二线”,他肯定接受不了,搞不好还会伤了心,撂挑子走人。

必须想个周全的办法。

晚上,陈山河把石根和李杏枝叫到“财务室”,商量这事。

石根一听就急了:“山河哥,这可不行!郑师傅是咱工坊的定海神针!没他坐镇,这精细活谁把关?俺们几个加起来,也抵不上他一根手指头!”

李杏枝也忧心忡忡:“是啊,山河哥。郑师傅要强了一辈子,你让他歇着,他肯定觉得是嫌他老了,不中用了。万一气出个好歹……”

“我明白。”陈山河叹了口气,“不是让郑师傅真退休,是给他换个位置,让他从繁重的一线劳作里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放在传帮带和技术把关这些更关键的地方。这既是对他身体的照顾,也是为了工坊的长远发展。”

他沉吟片刻,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第一,成立‘技术顾问室’。把财务室旁边那间小库房收拾出来,给郑师傅单独设个办公室,挂上牌子。让他有个安静的地方,研究图纸、琢磨新工艺,不用天天在车间里烟熏火燎。”

“第二,调整工作内容。以后,常规的、大批量的生产,由石根你带着小满、永贵他们负责。郑师傅只负责‘怀古系列’的高端定制,或者技术难度特别大的关键部件。新产品的设计、工艺标准的制定,也请他多费心。”

“第三,明确‘总工艺师’身份。正式任命郑师傅为‘北匠工坊总工艺师’,负责全厂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最终裁定。徒弟们的考核定级,也由他说了算。待遇不变,再加一份顾问津贴。”

“第四,建立师徒传承制度。鼓励郑师傅多带徒弟,特别是石根和小满,要尽快把他们培养起来。每带出一个能独立顶岗的徒弟,工坊给郑师傅发一笔‘传艺奖’。”

石根和李杏枝听完,面面相觑。

“这……这能行吗?”石根迟疑道,“郑师傅那脾气……”

“我去说。”陈山河语气坚定,“话要说得委婉,但意思要到位。重点是尊重,是倚重,不是嫌弃。”

第二天,陈山河没去车间,而是提着一壶新茶和两包好烟,走进了郑怀古的铁匠铺(老爷子还是习惯待在自己那间小屋)。

郑怀古正对着那块雕坏的花板生闷气,见陈山河进来,哼了一声,没搭理。

陈山河也不急,给他倒了杯茶,点上烟,才缓缓开口:“郑师傅,有件事,想跟您商量商量。”

“有屁快放。”郑怀古没好气。

陈山河把成立“技术顾问室”、请他当“总工艺师”的想法,详细说了一遍。他刻意强调了“顾问”、“总工艺师”、“技术把关”、“传艺奖”这些字眼,避开了“退休”、“减负”等敏感词。

“……工坊现在摊子大了,活儿杂了,更需要您这样的老将坐镇指挥。一线那些粗活、杂活,让石根他们年轻人多跑跑。您腾出手来,多琢磨些新样子,把咱们‘北匠’的绝活传下去。这才是顶顶要紧的大事!”

郑怀古叼着烟袋,眯着眼听着,半天没说话。烟雾缭绕中,看不清他的表情。

陈山河心里打鼓,生怕老爷子一拍桌子骂人。

良久,郑怀古磕了磕烟灰,闷声问:“那……车间里的活儿,俺就一点不管了?”

“管!当然要管!”陈山河赶紧说,“关键工序,还得您点头!徒弟们干的活,最后还得您这把‘尺子’量过才算数!就是那些跑腿的、费力的杂事,少让您操心。”

郑怀古又沉默了一会,忽然叹了口气:“老了……不中用了……手不听使唤了。”

这话里透出的落寞,让陈山河心里一酸。他连忙说:“郑师傅,您可别这么说!您这双手,是咱‘北匠’的宝贝!现在是要让这宝贝,用在更金贵的地方!雕龙画凤是手艺,带出能雕龙画凤的徒弟,更是大本事!”

郑怀古抬起眼皮,深深看了陈山河一眼,眼神复杂。他摆了摆手:“行了,俺知道了。你看着安排吧。”

这就是同意了!陈山河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几天后,“技术顾问室”的牌子挂了起来。郑怀古搬进了明亮安静的小办公室,里面摆上了他常用的工具和一堆木料样品、图纸资料。他开始把更多时间花在研究新图样和指导石根、赵小满上。车间里的具体事务,渐渐交给了石根。

起初,老爷子还有些不习惯,总忍不住往车间跑。但慢慢地,他发现了“顾问”的好处:不用再被琐事缠身,可以专心研究他感兴趣的技术难题;看着石根他们逐渐挑起重担,虽然嘴上还是骂,但眼里有了欣慰;每月多出来的“顾问津贴”和“传艺奖”,也让李杏枝帮他存折上的数字悄悄变长。

一场可能伤筋动骨的“退休”风波,被陈山河用智慧和尊重,化解于无形。郑怀古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发挥着“定海神针”的作用。而“北匠工坊”的技术传承,也进入了更加有序的新阶段。逆袭的路上,如何妥善处理功臣的转型,体现着一个领导者的胸怀和智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