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东北八零年代逆袭人生 > 第67章 石根的管理课

重生东北八零年代逆袭人生 第67章 石根的管理课

作者:波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7 04:50:44

省城和南方的订单如潮水般涌来,“北匠工坊”的生产节奏越来越快。陈山河既要抓生产,又要跑市场,还要应付各种外部关系,常常忙得脚不沾地。他意识到,必须有人能分担车间的日常管理,让他能腾出手来考虑更长远的战略。

这个人选,非石根莫属。

石根手艺扎实,性格沉稳,在工坊里威信高,又跟着郑怀古学到了真本事,是年轻一代里的佼佼者。但他一直埋头干活,缺乏管理经验。

陈山河决定,给石根上一堂“管理课”。

这天,他把石根叫到新布置的“财务室”隔壁——一间刚刚收拾出来的小办公室,挂了个“生产调度室”的牌子。

“石根,坐。”陈山河指着桌对面的一把椅子,“以后,这里就是你办公的地方。”

石根有些局促地坐下,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山河哥,俺……俺就是个干活的,坐办公室干啥?”

“光会干活不行了。”陈山河神色严肃,“现在订单多,人手也多,货怎么派?料怎么领?进度怎么盯?质量怎么查?这些事,不能总靠我一张嘴喊。得有人专门管起来。”

他拿出一叠表格:“这是生产任务单,每批活,都要写清楚要求、数量、交期。这是领料单,用料得登记,不能随便拿。这是工时记录表,每人每天干了啥,用了多久,都得记。还有质量检查记录,每道工序谁干的,合不合格,也要签字。”

石根看着那堆表格,头都大了:“山河哥,这……这也太麻烦了!大伙儿都是熟手,还能糊弄不成?”

“不是糊弄不糊弄的事!”陈山河语气加重,“以前是小作坊,靠脸熟、靠自觉。现在摊子大了,人多了,就得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记下来,不是为了查谁,是为了清清楚楚,出了问题能找到根子,干得好坏有个依据!”

他盯着石根:“这摊事,我交给你。你负责派货、盯进度、查质量、管物料。遇到解决不了的,再来找我。”

石根张了张嘴,想推辞,但看到陈山河信任而坚定的眼神,又把话咽了回去,重重点头:“哎!俺试试!”

接下来的日子,对石根来说,是一场煎熬。

他习惯了拿凿子斧头,现在却要整天拿着表格和铅笔,追着人问进度、核用料、查质量。工人们起初很不适应。

马永贵领料时嫌麻烦,嘟囔着:“石根哥,就一块小料,还填啥单子?俺还能偷了不成?”

赵小满被催进度,委屈道:“这雕花活急不得呀!催狠了,雕坏了咋办?”

郑怀古更是直接甩脸子:“老子干了一辈子活,还用你小子来查质量?滚蛋!”

石根碰了一鼻子灰,憋了一肚子火,跑去找陈山河诉苦:“山河哥,这活儿没法干!大伙儿都不配合,郑师傅还骂人!”

陈山河没安慰他,反而板起脸:“这就没法干了?管理是那么容易的事?当好人,谁不会?要你管啥?遇到困难就退缩,以后怎么独当一面?”

他放缓语气,点拨道:“管理不是当监工,是服务,是协调。马永贵嫌麻烦,你帮他填单子,顺便教他这么做是为啥。赵小满活细,你提前帮他规划时间,别临时催。郑师傅那儿,你得敬着,拿不准的活,主动请教他,让他帮你把关。你得让大伙儿明白,你这么管,是为了活干得顺,钱挣得明,不是为了找茬!”

石根愣愣地听着,若有所思。

第二天,石根调整了方法。他不再硬邦邦地追着人要单子,而是提前把生产任务梳理清楚,主动找每个人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想法。领料时,他帮着一起清点登记;遇到技术难题,他拉着郑怀古一起研究;发现进度慢了,他帮着分析原因,调配人手。

他还学会了用数据说话。每周,他把生产报表、用料统计、工时记录整理出来,贴在墙上让大家看。谁干得多、干得好、省了料,一目了然。月底算工钱时,依据更加清晰,争议也少了。

渐渐地,工人们发现,石根这么管,虽然多了些手续,但活派得更合理了,料领得更顺畅了,工钱算得更明白了。就连郑怀古,看到石根拿着图纸虚心请教时,脸色也缓和了许多,偶尔还会指点一句:“这榫眼,让赵小满开,他手稳。”

一个月后,车间的运转明显顺畅了许多。生产效率提高了,物料浪费减少了,质量问题也能追溯到人了。陈山河肩上的担子轻了一大截。

晚上,陈山河把石根叫到办公室,递给他一个信封。

石根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张“大团结”,比他平时的工钱多了一大截。

“这是你这个月的岗位津贴。”陈山河笑着说,“管理也是劳动,而且是很重要的劳动。以后,车间的事,你多费心。”

石根捏着钱,眼圈有点红:“山河哥,俺……俺以前就知道傻干活。现在才知道,把活安排好,让大伙儿心气顺,比光自己干累多了,也……更有用。”

陈山河拍拍他肩膀:“这就对了。以后,你不光要管好生产,还要学着带人,培养赵小满、马永贵他们,让他们也能顶上来。咱们的摊子,还得往大里做!”

石根用力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以前没有的自信和担当。

这堂“管理课”,石根学得很辛苦,但收获巨大。他不仅学会了如何调度生产,更懂得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承担责任。他的成长,为“北匠工坊”从作坊式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的转型,迈出了关键一步。逆袭的路上,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是比任何设备投资都更重要的战略投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