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5年5月底,初夏的元氏县,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气。
张羽率众将和众官员早早地在元氏县南城门外等候,张羽接到飞奴营汇报说今日下午李通和魏延的部队会到。
城外官道上尘土飞扬,两支队伍正并排行进。左边队伍中,一面字大旗迎风招展,旗下一位身材魁梧的将领端坐马上,浓眉大眼,正是李通。他身旁的魏延则略显消瘦,但双目炯炯有神,腰间佩剑随着马步轻轻晃动,整个人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
文长兄,此番投奔巨鹿侯,不知前途如何啊?李通侧首问道,声音浑厚如钟。
魏延轻哼一声:李兄何必多虑?我等武人,但求明主而事。若这张羽真如蒯良所言,是个礼贤下士的英雄,为他效力又有何妨?若是徒有虚名...他话未说完,但手已按在剑柄上,意思不言而喻。
正说话间,前方忽然传来号角声。只见城门大开,一队精锐骑兵列队而出,当先一人紫袍金冠,正是张羽本人。
二位将军远道而来,张某有失远迎!张羽策马上前,声音洪亮,面带真诚的笑容。
李通和魏延对视一眼,连忙下马行礼。张羽也翻身下马,亲自扶起二人:不必多礼!二位能来元氏县,是给我张羽面子。城中已备下薄酒,还请赏光。
魏延抬眼打量这位巨鹿侯,只见他其貌不扬,身材矮小,心里嘀咕:他居然是鼎鼎大名的巨鹿侯,虽然身为一方诸侯,亲自出城相迎,这份礼遇让魏延心中感觉不错,但这样貌身材确实让他心里暗自摇头。
入城途中,张羽与二人并肩而行,谈笑风生。他既不刻意讨好,也不故作高深,言语间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却让李通和魏延频频颔首。
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又暗示了未来的可能,听得魏延眼中精光闪烁。李通则拱手道:侯爷心怀天下,令人敬佩。通虽不才,愿效犬马之劳。
侯府门前张灯结彩,数十名亲卫列队相迎。府内早已摆下盛宴,珍馐美味陈列几案,美酒飘香。张羽亲自引领二人入席,安排在自己左右首座,这般礼遇让两位将领都有些受宠若惊。
来,我先敬二位一杯!张羽举杯起身,今日得二位将军相助,如虎添翼!
酒过三巡,席间气氛愈发热烈。张羽命人取来一张地图,在席间铺开:二位请看,元氏县地处要冲,不知二位有何高见?
魏延盯着地图,忽然手指一处:此地地势险要,若在此设伏,可挡十万大军!他随即意识到自己僭越,连忙收声。不料张羽却抚掌大笑:文长果然慧眼!此处正是我苦心经营的井陉关,已有三千五百精兵驻守。
李通则指着另一处:侯爷,此处平原广阔,若开垦为田,可解军粮之忧。
正合我意!张羽眼中闪过惊喜,不瞒二位,我已命人着手此事,只是苦于无人督管。李将军既有此见,不如...
李通心领神会,起身抱拳:若侯爷不弃,通愿担此重任!
席间众宾客见状,纷纷赞叹张羽知人善任。张羽却摆摆手:非我之能,实乃二位将军大才。来人,奏乐助兴!
随着丝竹声起,一队舞姬翩然而入。其中领舞的女子明眸皓齿,舞姿曼妙,引得众人喝彩。魏延本不好此道,却也看得目不转睛。
张羽见状,微笑道:此女名为绿珠,乃我府中舞伎之首。文长若喜欢...
魏延连忙摆手:侯爷误会了,延只是欣赏其舞技而已。
张羽大笑:文长真乃正人君子!不过英雄配美人,自古皆然。绿珠,过来为魏将军斟酒。
那女子轻移莲步,来到魏延席前,盈盈下拜。魏延手足无措的样子引得众人莞尔,席间气氛更加融洽。
酒至半酣,张羽忽然拍案道:久闻魏将军武艺超群,不知今日可否让我等开开眼界?
魏延正欲推辞,却见李通也投来期待的目光。他豪气顿生,起身抱拳:既然侯爷有命,延不敢推辞。只是独舞无趣,不知哪位将军愿赐教?
张羽环顾四周,最后目光落在典韦身上,“子满可否与之一战”。
典韦回“诺”,简单明了。
张羽笑道“那你们两人点到为止,不可上头”。
两人同时回“诺”。
两人来到后厅空地中,魏延手持丈八长枪,枪尖寒光闪烁;典韦则挥舞双铁戟,戟刃在朝阳下泛着冷冽的光芒。两人相距十步,四目相对,空气中仿佛有火花迸溅。
魏延率先发难,长枪如龙,直刺典韦咽喉。典韦不慌不忙,左手戟格挡,右手戟顺势劈下。魏延侧身避过,枪杆横扫,两人兵器相撞,发出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之声。
魏延枪法凌厉多变,时而如灵蛇出洞,时而似猛虎下山,招招直取要害。典韦则稳如泰山,双戟舞动间滴水不漏,偶尔反击便如雷霆万钧,逼得魏延连连后退。
在场所有人齐声喝彩。
转眼五十回合过去,两人皆已汗流浃背,却谁也没占到便宜。魏延心中暗惊:这典韦果然名不虚传,我全力施为竟不能占得上风。典韦也在心中赞叹:魏延枪法精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