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怀揣重宝,肩负封神使命,驾着蹩脚的土遁术,离了昆仑仙境,一路向着西岐方向踽踽独行。他心中既有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亦有一丝被天命选中的沉重使命感。然而,他并不知道,就在他下山的同时,另一场针对成汤江山的阴谋,也已在暗处悄然酝酿。这场阴谋的源头,并非来自凡间权争,而是源自三十三天外,一场因亵渎而起的圣人之怒
话说当今人皇,乃商朝第三十一位帝王——帝辛,后世称之为商纣王。帝辛继位之初,亦曾英明神武,力大无穷,有托梁换柱之能,开疆拓土,国势一度中兴。然,随着年岁渐长,国力强盛,帝辛日渐骄奢淫逸,刚愎自用,尤不敬鬼神,慢待天地。
这一日,正值女娲娘娘圣诞之辰。按礼制,人皇帝辛需率文武百官,前往国都朝歌城南的女娲宫进香祈福,以谢娘娘抟土造人、炼石补天之功德。
銮驾出朝歌,旌旗蔽日,仪仗威严。帝辛端坐龙辇之上,面容威严,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傲慢与懈怠。行至女娲宫前,但见殿宇轩昂,楼阁壮丽,然帝辛并未如历代先王般心怀虔诚,反而觉得繁琐。
进入大殿,香烟缭绕,正中供奉着女娲娘娘圣像。那圣像乃巧匠以五彩灵石雕琢而成,法相庄严,慈悲中带着圣洁,令人不敢直视。百官皆俯首叩拜,山呼圣母圣寿无疆。
然而,帝辛抬头瞻仰圣容时,忽觉一阵清风拂过,卷起幔帐,露出女娲圣像全貌。只见那圣像容颜绝世,端庄中蕴含无限风情,慈悲里暗藏一丝妩媚,竟不似凡间所有。帝辛素来自负,见惯了宫中粉黛,此刻竟觉六宫嫔妃皆如粪土一般!一股邪火自小腹升起,淫心陡然而动!
“朕为天下之主,富有四海,纵有佳丽万千,却无一人能及此像之万一!” 帝辛心中暗忖,竟生出荒唐念头。他全然忘却了此乃人族圣母,圣人法相,只被**蒙蔽了心智。
进香已毕,百官退出。帝辛却借故滞留,行至殿壁之前,命左右取来文房四宝。首相商容见状,心知不妥,连忙谏阻:“陛下!女娲乃上古正神,朝歌之福主!老臣请驾拈香,祈求福德,使万民乐业,雨顺风调。陛下岂可于圣洁之地题诗,恐有亵渎之嫌?”
帝辛正在兴头,如何肯听?斥道:“朕观女娲之容,有绝世之姿,题诗一首,以赞其美,有何不可?卿且退下!”
商容无奈,只得退在一旁,心中忧虑万分。
帝辛手持紫毫,略一思索,便在那粉壁之上,龙飞凤舞地题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诗句轻佻,语带淫亵,竟将人族圣母视作可亵玩的妃嫔!此诗一成,女娲宫中顿时弥漫开一股异样气息,原本祥和的香火气为之一滞,隐隐有阴风刮过。商容等忠臣看得面如土色,却不敢再言。
帝辛题罢,掷笔于地,自觉文采风流,哈哈大笑,起驾回宫,浑然不知已闯下弥天大祸!
却说帝辛题诗之时,三十三天外,混沌深处,娲皇宫内。女娲娘娘正以山河社稷图推演造化,忽的心血来潮,圣心一震!她乃混元圣人,一念可知过去未来,瞬间便明了朝歌女娲宫中发生之事!
“无知昏君!安敢如此!”
女娲娘娘睁开凤目,眼中温然慈悲尽去,取而代之的是滔天震怒!圣人一怒,虽未显形,然整个娲皇宫乃至周边混沌都为之震荡!她为人族圣母,创生人族,补天救世,受万世景仰,何曾受过如此奇耻大辱?且此辱来自当代人皇,更让她感到人族道德沦丧,君王无道之痛心!
娘娘慧眼垂观,只见成汤天下,气运黯然,妖氛隐现,纣王昏聩,已失民心,气数将尽。又见西方,隐隐有凤鸣岐山,圣主将出之兆。
“成汤气数已尽,合该当灭!然此昏君亵渎于吾,不可轻饶!当遣一物,速其亡也,以泄吾恨,亦全封神劫数!”
女娲娘娘强压怒火,心念电转,已有计较。她知封神榜立,大劫将起,纣王无道,正可加速商亡,以应劫数。然圣人不可直接插手凡间王朝更迭,需假手于人。
她取出随身至宝招妖幡,此幡乃先天之宝,可招聚天下群妖。娘娘将幡轻轻一展!
霎时间,阴风惨惨,悲雾蒙蒙,洪荒世界,四洲四海,一切山精野怪,魑魅魍魉,凡有灵性之妖物,皆心有所感,一道不可抗拒的意志降临,令其速往娲皇宫听旨!
不过片刻,娲皇宫外,已是妖气弥漫,影影绰绰,来了无数奇形怪状之妖物。然这些妖魔,道行浅薄,灵智未开,如何能担重任?女娲娘娘看罢,微微摇头。
正当此时,三道妖风自南瞻部洲方向疾驰而来,落地化为三位妖娆女子。为首一位,身着彩衣,容貌绝世,媚骨天成,眼波流转间勾魂摄魄,正是轩辕坟三妖之首——九尾狐狸精。其后一位,抱一具玉石琵琶,身姿婀娜,乃是玉石琵琶精。最后一位,衣着艳丽,气息轻浮,是那九头雉鸡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