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宫议立封神,道祖鸿钧法旨降下,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洪荒这潭看似平静的湖水,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诸天万界。昆仑山玉虚宫,作为阐教祖庭,更是首当其冲,笼罩在一片肃穆凝重的气氛之中。
宫阙深处,元始天尊高坐九龙沉香宝座之上,面容威严,眉头微锁。他神念贯通虚空,早已将紫霄宫中诸圣争执、道祖法旨了然于胸。封神榜悬而未决,杀劫将起,此乃阐教自开天辟地以来所面临的最大考验。门下十二金仙,个个根行深厚,福缘绵长,乃阐教未来之基石,岂能轻易上榜,受那天庭驱使,失了逍遥仙道?
“天道如此,避无可避。然,我阐教顺天应人,当在此劫中,谋取最大生机,乃至……大兴之机!” 元始天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深知,劫运亦是气运,若能主导此劫,不仅可保全门下精英,更能借此打压对手(尤其是截教),奠定阐教玄门正统之无上地位。
“姜尚……” 元始天尊心念一动,已然有了决断。此人乃是天命应劫之人,亦是阐教在此劫中的关键棋子。
他目光垂落,望向玉虚宫外,麒麟崖下,一名正躬身侍立、看似平凡的老者。此人道号飞熊,本名姜尚,字子牙,乃昆仑山上修行数十年的门人。其根骨平平,仙道难成,至今不过炼神返虚之境,在英才辈出的昆仑山可谓毫不起眼。然其心性坚韧,待人宽厚,尤擅处理俗务,更重要的是,其身负飞熊异相,隐隐与天道杀劫有着玄妙联系,正是代天封神的最佳人选。
“童儿,唤姜尚进来。” 元始天尊淡然开口。
侍立一旁的白鹤童子躬身领命,片刻后,引着姜子牙步入大殿。
姜子牙虽在昆仑修行日久,但直面圣人,依旧心怀敬畏,连忙整理衣冠,快步上前,大礼参拜:“弟子姜尚,拜见师尊!愿师尊圣寿无疆!”
元始天尊俯瞰姜子牙,目光如电,仿佛能洞悉其前世今生。“姜尚,你上山修行,有几载了?”
姜子牙恭敬答道:“回师尊,弟子愚钝,上山已四十载,然仙道未成,有负师尊教诲。” 言语中带着一丝惭愧。
“嗯。”元始天尊微微颔首,“仙道虽难,然天道无常,各有缘法。你可知如今洪荒大势?”
姜子牙心中一凛,联想到近来天地间隐晦的肃杀之气与师尊召见,谨慎答道:“弟子近来心神不宁,偶观天象,似有煞气凝聚,恐非吉兆。莫非……与紫霄宫法旨有关?” 他在昆仑日久,亦听闻过一些洪荒秘辛。
“你倒有几分灵觉。”元始天尊语气不变,“道祖法旨已下,天地杀劫将起,需立封神榜,以全周天神位,消弭戾气。此乃无量量劫,仙凡难逃。”
姜子牙闻言,脸色一白,他虽然道行不高,但也知“量劫”二字意味着什么,那是席卷天地的大灾难!
元始天尊继续道:“然,劫中亦有一线生机。需有一位德行兼备、顺应天命之人,下山辅佐明主(西周),代理封神,执掌封神榜,厘定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归属。此人,便是应劫之人。”
姜子牙心中剧震,隐隐有所预感,却又不敢置信。
元始天尊目光如炬,直视姜子牙:“姜尚,你虽仙道难成,然心性敦厚,颇识天数,更身负飞熊之相,正是此次封神之天命所归!吾今命你下山,前往西岐,辅佐明君,代理封神事宜,你可愿意?”
“啊?”姜子牙虽然有所预感,但闻此言,仍如五雷轰顶,呆立当场。他自知资质平庸,只想在昆仑山中安稳度日,何曾想过要卷入此等滔天大事?代理封神,执掌杀劫,此等重任,他如何担当得起?
“师……师尊!弟子道行浅薄,才疏学浅,如何能担此重任?恐误了师尊大事,辜负天道所托啊!” 姜子牙伏地叩首,声音颤抖。
元始天尊早有所料,声音转厉:“姜尚!此乃天命,岂容推辞?!你身负此命,便是你的缘法!下山历练,或可另有一番造化!莫非你要违逆天命,辜负为师期望不成?”
圣人一怒,虽未散发威压,却也让姜子牙神魂摇曳,冷汗涔涔。他知道,此事已无可更改。
“弟子……弟子不敢!谨遵师尊法旨!” 姜子牙咬牙应下,心中却是五味杂陈,既有对未知命运的恐惧,也有一丝被委以重任的激动。
见姜子牙应下,元始天尊语气稍缓:“既如此,吾赐你法宝,助你成事。”
说罢,元始天尊袖袍一拂,三道流光飞向姜子牙。
第一道,乃是一根木鞭,长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节,每一节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散发着克制神道的气息。“此乃打神鞭!鞭长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节,每一节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专打八部正神!乃封神之信物,对榜上有名者,有无上威能,汝需谨慎使用。”
第二道,乃是一面杏黄色小旗,迎风便长,散发出万道金光,有金莲万朵,无物可破,诸邪避退,万法不侵。“此乃中央戊己杏黄旗!乃先天五方旗之一,防御至宝,展开时金莲万朵,无物可破,可护你周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