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府的马车碾过青石板路,在渐深的夜色中驶向灯火通明的府邸。
车内,吴麟依旧是一副没睡醒的慵懒模样,但那双偶尔开阖的眼眸里,却闪过一丝与外表极不相符的锐利洞察。他指尖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仿佛在捕捉着空气中那缕极其微弱、常人根本无法感知的秩序波动。
“亮了一下…”吴麟低声咕哝,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吴瑾说,“像是黑暗中打了个小火星,虽然瞬间就熄了,但位置倒是更清晰了点。”
吴瑾立刻坐直了身体,神色专注:“能确定具体位置吗?”
“嗯…”吴麟微微眯起眼,神识如同无形的蛛网,以马车为中心,向着刚才感应到的方向蔓延开去。那缕“秩序信标”的波动虽然微弱且一闪即逝,但在他的混沌感知下,却如同白纸上的一粒墨点,留下了清晰的痕迹。
“大概在…城南方向,离主街不远…嗯,有点喧嚣,脂粉气混合着酒菜香…”吴麟抽了抽鼻子,仿佛真的能闻到远处的气味,“好像是个…挺热闹的酒楼?”
“城南,热闹的酒楼…”吴瑾迅速在脑海中的京都地图上检索,“符合条件的有好几家…‘百味斋’、‘迎客楼’、‘醉仙居’…”
“醉仙居?”吴麟忽然打断她,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名字倒是挺贴切。那股‘秩序’的味道,虽然淡,但透着一股子刻板和教条,跟‘仙’字可不沾边,倒是和‘醉’后的混沌迷糊相反,有点意思。”
他的感知极其敏锐,甚至能模糊捕捉到力量属性附带的一丝特质。
“醉仙居?”吴瑾眸光一凝,“那是京都最有名的酒楼之一,生意极好,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乃至三教九流都喜欢聚集于此。若信标真的藏在那里,确实不易察觉,且信息流转极快。”
一个鱼龙混杂、人流密集的地方,确实是潜伏、监听、传播信息的绝佳场所。
“十有**就是那儿了。”吴麟打了个哈欠,似乎对这追根溯源的调查失去了兴趣,“好了,位置给你们圈出来了,剩下的活儿就别找我了啊。”
正好,马车缓缓停在了镇国公府大门前。
府内飘出的浓郁肉香让吴麟精神一振,瞬间将什么信标、秩序抛到了九霄云外:“嘿!红烧蹄髈!火候刚好!”
他几乎是跳下马车,循着香味就往后厨冲。
吴瑾看着弟弟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但眼神却迅速变得冷静而锐利。她并没有立刻下车,而是轻轻敲了敲车厢壁。
一道黑影如同融入夜色般悄然出现在车窗旁,正是黑麟卫副统领之一。
“二小姐。”
“立刻派人,严密监控城南‘醉仙居’。”吴瑾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指令,“所有人员,从东家、掌柜、厨师到跑堂伙计、常客,背景逐一排查,尤其注意行为异常、近期有特殊变化者。发现任何可疑迹象,即刻上报,不得打草惊蛇。”
“是!”黑影领命,悄无声息地退去。
吴瑾这才整理了一下衣袖,姿态优雅地走下马车。她抬头望了望城南的大致方向,目光深邃。
醉仙居…会是谁?是那个八面玲珑的胖掌柜?还是那个据说刀工如神的哑巴厨子?或者是某个每日必到的落魄书生?
隐藏在繁华下的毒刺,必须尽快拔除。
接下来的两天,京都表面风平浪静。
镇国公吴镇山以皇帝“静养”前的口谕为凭,雷厉风行地整顿朝纲。以丞相刘巍为首的一党虽心有不甘,但在皇帝“苏醒”并明确授权的事实面前,暂时选择了蛰伏,不敢轻举妄动。京畿防务被彻底清洗,牢牢掌握在吴家手中。
暗地里,“星轨”和黑麟卫的能量则全力运转起来,对吴麟指出的三个方向进行了密集而隐蔽的调查。
城西乱葬岗和废弃祭坛区域,经过仔细勘查,排除了近期有人为活动的迹象,那股“死气沉沉混杂别样气息”的波动,推测可能来自某件被深埋的古老邪物或自然形成的阴脉节点,暂时没有主动危害,已被标记监控。
南边遥远方向的信标,追踪起来颇为困难,信号断断续续,最后大致锁定在南境与邻国交界的一片迷雾山林地带,具体位置难以精确,似乎被某种天然阵法或地势遮掩,已加派高手前往秘密探查。
而重点排查的“醉仙居”,在吴瑾手下精英的暗中调查下,很快有了惊人的发现。
醉仙居生意依旧火爆,人来人往,看似没有任何异常。掌柜的依旧笑容可掬地迎客,伙计们穿梭忙碌,厨子们煎炒烹炸。
然而,细致的观察和情报比对发现,醉仙居的后厨里,有一位专门负责白案、制作点心糕团的老师傅,名叫孙老倌,大约在半个月前,行为习惯发生了一些极其细微的改变。他原本是个爱喝两杯、喜欢和徒弟们说笑的和气老头,但近来变得异常沉默寡言,做事更加一板一眼,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他做出的点心,味道依旧完美,但形状、大小、纹理,几乎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分毫不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