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第50章 我的锦衣卫,班子初步搭建好了!

院内,鲁王朱以海及其家眷在赵啸天的引领下,前往隔壁一处清静宽敞的院落安置。朱慈烺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稍安,总算为这位历经劫难的藩王寻得一个暂时的安稳之所。

他收回目光,正准备与许文昌继续深入商讨粮仓迁移的具体细节与后勤体系的长远规划,却见王之心脚步轻捷地走近,低声禀报:“殿下,锦衣卫指挥佥事李育财在外求见,言有要事禀告。”

朱慈烺闻言,眉梢微挑,心知李育财此时前来,必有关于兴漕帮人马或锦衣卫筹建的重要进展。他当即对许文昌道:

“许总兵,粮仓迁移、武备局筹建、新获钱粮清点入库,诸事繁杂,千头万绪,皆系于你一身。你便先去忙吧,按方才所议,即刻着手勘察石门口街东侧仓址,与张家兴等细化迁移方案,所需人力物力,直接调配,不必事事回禀,孤信你之能。”

许文昌立刻起身,抱拳行礼,声音沉稳有力:“末将遵命!定当竭尽全力,尽快落实,不负殿下重托!”言罢,转身大步流星而出,身影很快消失在院门之外,显是已全身心投入那千头万绪却至关重要的后勤保障工作中。

朱慈烺这才对王之心道:“请李佥事进来吧。”

王之心应声而出,片刻后,引着李育财步入房内。李育财虽身着便服,但步履间仍带着其特有的干练与警惕,入内后便欲依礼参拜。

朱慈烺未等他行礼,便笑着摆手,语气亲切随和:“李佥事,坐,坐下说话。王伴伴,给李佥事看茶。”

李育财早已习惯太子不尚虚礼的作风,连忙道了声“谢殿下”,便依言在下首一张椅子上坐下。

王之心奉上热茶,他双手接过,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笑容,开口道:“殿下,方才臣在外院遇上吴六子,听他眉飞色舞地说起潘家、唐家那些世家大族被殿下您……嘿嘿嘿嘿……”他笑得有些促狭,压低声音,“狠狠‘捐献’了一笔巨款厚礼,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臣听了,真是振奋不已!”

朱慈烺闻言也不禁哈哈大笑,心情颇佳:“哈哈哈,说来也是机缘。此事能成,也多亏了你李佥事和赵指挥使先前用心周旋,果断拿下王世英那三贼,又顺利收拢张无极将军及其部众,基本掌控了济宁城局,这才有了与这些地头蛇坐下来‘商量’的底气。他们倒也还算知趣,识得大体。孤自然也投桃报李,给了他们应得的恩赏与体面。”

李育财连忙拱手,谦逊道:“殿下过誉了!臣等岂敢居功?全赖殿下运筹帷幄,居中调度,恩威并施,方有如此奇效。臣等不过依令行事,略尽绵薄……”

朱慈烺笑着打断他:“好了好了,这些客套话日后再说。你匆匆而来,必有要事。说说看,你这边有何进展?”他端起茶杯,轻呷一口,目光落在李育财身上,带着询问与期待。

李育财神色一正,收敛笑容,禀报道:“回殿下,确是喜事!兴漕帮剩余的人手、船只已全员抵达!副总舵主陆奎、郑铁山二位兄弟,率领帮中精锐、眷属以及一应重要物资,共五千一百零八人,大小船只百余艘,已于半个时辰前安全抵达北关码头!”

“臣已第一时间前往接应,正在张罗安顿人马、泊稳船舶,随船运抵的钱粮物资也已开始有序入库清点。臣恐殿下挂心,一俟安排稍定,便立刻赶来向殿下及赵指挥使禀报!”

“好!”朱慈烺眼中一亮,放下茶杯,抚掌笑道:“今日真是捷报频传,好消息接踵而至!南门外征兵已然开始,人潮汹涌;如今兴漕帮主力又安全汇合,我辈力量更添雄厚!好啊!”

李育财亦是满面红光,接口道:“臣来时亦看到南门外景象,那真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观看凌迟的百姓散去后,多半都涌向了征兵登记处,争相报名投效殿下新军!群情激昂,士气可用!”

“如今又有这巨量钱粮支撑,真是一派生机勃勃、中兴在望的景象!臣深信,在殿下英明引领下,我大明必能扫除阴霾,重光寰宇!”

朱慈烺见他又有开始歌功颂德的趋势,连忙笑着摆手制止:“这些且稍后再论。对了,你与赵指挥使筹划的锦衣卫架构一事,进展如何?可有初步章程?”

他更关心这支未来耳目的组建情况。

李育财正了正神色,抱拳欲答,却听门外传来赵啸天那粗犷豪迈、略带沙哑的大嗓门,人未至声先到:“殿下!鲁王那边都安顿妥帖了!俺老赵办事,您放心!”

朱慈烺闻声一笑,扬声道:“好!赵指挥使,你来得正好,快进来一同议事!”

房门被“哐”一声推开,赵啸天那魁梧的身影迈了进来,带着一股风风火火的气息。他一眼看到坐在一旁的李育财,咧嘴笑道:“哟,老李你也在这儿!正好省得俺再去找你!”

随即转向朱慈烺,抱拳行礼,声音洪亮:“殿下,鲁王殿下那边俺给安排好了!就后院东头那个最大的‘听竹轩’,院子宽敞得很,屋里家具摆设都是现成的上等货色,俺让弟兄们又添置了些新的被褥用具,一应生活物事都备齐了,保准王爷一家住得舒坦!”

朱慈烺满意地点点头:“有劳赵指挥使费心了。坐,坐下说话。”他指了指李育财旁边的空位。

赵啸天也不客气,大马金刀地坐下。王之心早已默契地又奉上一杯新沏的热茶。赵啸天接过,也顾不上烫,吹了两口便“咕咚”灌下大半杯,长舒一口气,显是方才一番忙碌颇耗体力。

朱慈烺笑道:“恰好,方才李佥事正禀报,陆奎、郑铁山二位副总舵主已率兴漕帮剩余弟兄全员抵达北关码头了。”

李育财连忙接话,对赵啸天道:“总舵主,正是!半个时辰前刚到的,人马船只都已初步安顿,属下正是来向殿下和您禀报此事。”

赵啸天一听,猛地一拍大腿,发出“啪”的一声响,震得茶杯都晃了晃,脸上绽放出大大的笑容,声若洪钟:“好!太好了!俺还正琢磨着等这帮老弟兄到了,好好挑些精干人手,把殿下吩咐的锦衣卫架子赶紧搭起来呢!嘿!这可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正是时候!不错!嘿嘿嘿!”

他笑得见牙不见眼,显得极为开心,用力拍了拍旁边李育财的肩膀,“老李,这事儿你办得利索!回头俺得和陆奎、郑铁山他俩喝上一顿!”

李育财被他拍得身子一歪,苦笑着稳住身形,对朱慈烺道:“殿下,属下方才正欲禀报锦衣卫筹建事宜,赵指挥使既已到来,可否容臣详细陈说?”

朱慈烺点点头,却并未立刻让他开始,而是转头对侍立一旁的王之心道:“王伴伴,你也过来一同听听。你久在宫中,于锦衣卫体制、职能、乃至服饰仪轨最为熟悉,正好帮着参详参详,把把关。”

王之心忙躬身应道:“老奴遵旨。”

他小心地挑选了末座的一个位置,侧身坐下,姿态恭谨。

朱慈烺这才转向李育财,神色变得认真起来:“李佥事,关于锦衣卫重建,孤近日亦有所思量。眼下局势,百废待兴,锦衣卫之职责,首要在于对外侦查、情报搜集、监控地方异动、侦缉不法。”

“至于诏狱、刑罚、仪仗等事,暂非急务,可容后缓图。故孤意,掌刑狱之北镇抚司、掌本卫法纪之南镇抚司,暂且不设,以免机构臃肿,反误事机。”

李育财与赵啸天闻言,皆凝神细听,不时点头。

朱慈烺继续道,语气清晰而坚定:“在你二人之下,锦衣卫可直接设千户所,作为基本作战与执行单位。”

“其核心职能,便是侦查!”

“对这山东、对这北直隶、对这整个天下,各方势力——无论是闯逆、西贼、关外鞑虏,还是各地拥兵自重的军头、心怀异志的藩王、乃至阳奉阴违的地方官吏豪强——他们正在做什么?意欲何为?兵力几何?动向如何?孤要的是,锦衣卫能成为……”

朱慈烺说到这里,站起身,在屋内踱了两步,目光扫过在座三人,锐利如鹰隼,“成为孤在这迷雾重重、危机四伏的乱世中的眼睛!耳朵!能穿透重重阻碍,第一时间将最真实、最紧要的讯息传递到孤的案头!让孤不至成为聋子、瞎子,能洞察先机,料敌于前!”

“这才是当下锦衣卫存在的最大意义!”

李育财听得心潮澎湃,立刻抱拳,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提高:

“殿下圣明!所言高瞻远瞩,直指核心!臣与赵指挥使此前商议时,亦深感情报侦查乃当务之急,然心中总觉未能梳理得如此清晰透彻。经殿下此番点拨,真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臣等目标明确矣!”

赵啸天也重重一拍椅子扶手,粗声道:“对!殿下说得太对了!咱以前在江湖上混,也知道消息灵通比啥都重要!以后咱这锦衣卫,就得像一张大网,撒出去,啥风吹草动都得知道!殿下您就瞧好吧!”

朱慈烺点点头,对两人的反应很满意。他回到座位,沉吟片刻,道:

“编制方面,孤意,先予锦衣卫三千人之额。设三个千户所,每所辖一千户。一应饷银、粮秣、赏赐,皆参照新军标准,从优发放,务必使将士无后顾之忧,安心效命。”

他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继续规划道:“三个千户所,各设正五品千户一员。孤看,吴六子可担其一。”

他看向赵啸天和李育财,“吴六子那个千户所,职责稍特殊些,除负责对外稽查侦探之外,平日他需亲率一部精锐,约二百人,随侍孤之左右,负责护卫、仪仗、传递紧急命令等事宜。“”

“其余两个千户,以及其下的从五品副千户、正六品百户、正七品总旗、从七品小旗等各级官佐,”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赵、李二人,“便由你二人根据帮中弟兄能力、功绩、忠诚,自行斟酌遴选任命即可!拟定名单后,报孤知晓便可,不必事事请示。”

赵啸天和李育财闻言,脸上皆露出感激与振奋之色。太子此举,无疑是给予了他们极大的信任和自主权。两人齐声应道:“臣等遵命!必当秉公遴选,不负殿下信重!”

朱慈烺微微颔首,又道:“至于人员来源。三千员额,可从新抵达的兴漕帮弟兄中,优先挑选一千名精明强干、忠诚可靠、熟悉江湖门道、或有特殊技艺者充入,如追踪、伪装、绘图、方言等。”

“其余两千人,可去向张无极将军和冯忠将军要人!从其麾下兵士中,选拔那些机敏果敢、心思缜密、背景清白者调入。务求质量,宁缺毋滥。”

他话锋一转,看向赵啸天:

“兴漕帮本身,仍需维持。便交由陆奎、郑铁山二位副总舵主继续统领,负责漕运、经营原有产业、管理帮众家眷。他们亦可从旁协助锦衣卫行事,提供掩护、情报来源及人力支持。”

朱慈烺加重了语气,说道,“告诉陆、郑二位及帮中弟兄,安心做事,待日后天下砥定,孤绝不会亏待所有有功之臣,必有厚赏封赐!”

赵啸天和李育财再次起身,抱拳躬身,声音带着感动:“臣等明白!谨遵殿下令旨!臣代帮中所有弟兄,叩谢殿下天恩!”

赵啸天更是激动地补充道:“殿下放心!那帮兔崽子要是知道殿下如此惦记着大家,还不得拼了命给殿下办事!”

朱慈烺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此乃尔等应得之赏,不必言谢。用心办事,便是对孤最好的回报。”

他稍作停顿,想起一事,道:“对了,此前派往各地联络送信的弟兄,如杨保、刘猛等好汉,如今尚未归来。他们冒险犯难,功不可没。待其归来,无论带回消息如何,皆需妥善安置,量才录用,务必筹划进锦衣卫体系之内,不可使其寒心。”

刚刚坐下的赵啸天立刻拍着胸脯保证:“殿下放心!杨保、刘猛那帮小子,都是俺老赵一手带出来的好兄弟,机灵能干得很!等他们回来,俺一定给他们安排好位置!一个都少不了!”

“如此甚好。”朱慈烺点点头,最后将目光转向一直静听的王之心,问道:“王伴伴,还有一桩事。锦衣卫之统一服饰、旗帜、印信、腰牌等,关乎体统与辨识。你久在宫中,于此最是熟悉。依你之见,眼下我等条件,可能仿制?或需何种物料、工匠、时日?”

王之心闻言,立刻起身,躬身回道:“回殿下的话。锦衣卫官服规制,确有定例。如高级官员之飞鱼服、麒麟服、斗牛服,乃赐服,非寻常可僭越。然寻常校尉力士之服饰,如罩甲、战裙、靴帽,以及腰牌、制式兵刃等,其制式工艺,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朱慈烺“哦?”了一声,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王之心细细禀道:“其面料多用青绿、赤色、深蓝等色之缎、绸、绢,织有特定暗纹;罩甲式样、铜钉排列、护心镜样式皆有定规;腰牌需刻字编号用火印;靴帽亦有制式。若在承平之年,南京、杭州、苏州等地织造局皆能依样督造,物料工巧皆不缺。然如今……”

他叹了口气,“天下动荡,漕运不畅,江南上好缎匹、专用染料乃至熟练工匠,北运极为困难。且大规模定制,耗时亦长,非旦夕可成。”

朱慈烺听罢,沉吟片刻,果断道:“既如此,此事便暂且从权处理。”

他转向赵啸天与李育财:“锦衣卫初建,一切以实用、高效、隐蔽为首要。服饰仪仗,不必急于追求华丽规制。可暂参照新军战袄、罩甲之样式与颜色,于左臂或胸前绣一特殊标记以作区分即可,如小篆‘侦’字或鹰隼图案。腰牌暂用木牌或铁牌刻字编号,力求简洁实用。”

“一应装备,优先保证兵刃、马匹、侦测工具等实用之物。”

“待日后与南京方面打通联系,或我军自有织造之能时,再行规范不迟。你二人以为如何?”

赵啸天立刻嚷道:“殿下说得是!咱干的是刀头舔血的实在活儿,穿那么花哨干啥?能认出是自己人就行!关键是家伙要快,马要壮,眼睛要亮!”

李育财也拱手道:“殿下英明!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法,务实为上。臣等即刻便按此办理,先保证锦衣卫能尽快运转起来!”

“好!”朱慈烺见诸事议定,心中畅快,“既如此,锦衣卫重建之初议便如此定下。赵指挥使,李佥事,此事便全权交由你二人负责。望你二人精诚合作,尽快将这三千耳目打造出来,撒向四方!”

“尤其北直隶和江南!要尽快派弟兄前去打探消息,孤想要知道,那京师最新动向、江南各方兵马势力!”

“孤,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赵啸天与李育财再次起身,神色肃然,抱拳齐声应道:“臣等遵命!必不辱使命!!”声震屋瓦,充满了决心与干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