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第35章 “世修降表”的孔家,要咋搞?砍了?

正堂内,喧嚣渐歇。许文昌、庄一、文立凯、于宗林、谷三等人领了武备司的重任,脸上带着凝重与亢奋交织的神情,各自行礼告退。沉重的脚步声和甲叶摩擦声远去,堂内只剩下炭火盆偶尔迸出的噼啪轻响,以及窗外呼啸而过的寒风。

朱慈烺伸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筋骨,骨骼发出轻微的“咔吧”声。他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冰冷的夜风裹挟着运河特有的湿润气息扑面而来,让他精神为之一振。窗外,济宁城的灯火在夜色中稀疏闪烁,这座漕运重镇,此刻正陷入一种特有的、疲惫而警惕的沉寂之中。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一直侍立一旁、神情恭谨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紧张的济宁知州尹希廉身上。这位地方父母官,此刻正微微躬身,双手拢在袖中,眼神低垂,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尹大人。” 朱慈烺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一丝温和的疲惫,却又清晰有力。

“微臣在!” 尹希廉一个激灵,连忙上前一步,躬身应道,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

朱慈烺踱步回到主位坐下,端起桌上早已凉透的茶盏,轻轻啜了一口,微凉的茶水滑入喉咙,带来一丝清醒。他放下茶盏,目光平静地看向尹希廉:“早前孤与你提及之事,这济宁乃至山东世家大族、豪商富户的名单,可有备好?”

尹希廉眼中精光一闪,心中暗道“来了”!他早有准备,立刻从宽大的官袍袖口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卷用上好宣纸誊写、卷得整整齐齐的文书,双手捧着,恭敬地呈到朱慈烺面前:“启禀殿下!微臣不敢怠慢,自殿下吩咐后,便连夜查阅州志、户籍、税册,并召集熟悉地方情势的幕僚、书吏,反复核对,初步整理出一份名单及简况,请殿下过目!” 他动作一丝不苟,神情郑重,显见是下了功夫的。

朱慈烺却没有立刻去接那卷文书,只是随意地摆了摆手,示意他放在桌上,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随意:“不看了,孤此刻眼乏。你直接说说吧,拣要紧的,挑重点。坐,坐下说。” 他指了指下首的椅子。

尹希廉心中微凛,太子殿下此举,看似随意,实则考验!考验他是否真的用心梳理,是否真的了然于胸!他不敢怠慢,依言在椅子上小心地坐了半边屁股,腰背依旧挺得笔直,清了清嗓子,开始条理清晰地汇报:

“殿下明鉴!济宁一隅,虽非通都大邑,然地处运河咽喉,漕运枢纽,商贾云集,亦不乏累世簪缨、根基深厚之族。”

他略一沉吟,目光沉凝,首先点出济宁本地最显赫的存在:

“首推者,济宁潘氏!” 尹希廉声音沉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慎重,“其族中砥柱,乃现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潘士良潘大人!潘大人清名在外,其家族根基,由其胞弟潘时昇实际执掌!”

他顿了顿,详细描绘这位实际掌舵人:“潘时昇此人,年约四旬,精明强干,长袖善舞!其掌控济宁至临清段运河沿岸多处关键码头、货栈!潘家船队旗号‘济顺’,在运河之上,颇具声名!除漕运之利,潘家在济宁城内及周边,坐拥良田数千顷,米行、绸庄、当铺、酒楼等商铺数十间,触角深入各行各业!其府邸位于城东‘积善坊’,高门大院,仆从如云,堪称济宁第一豪族!潘时昇行事低调,然手腕圆融,与州衙、钞关乃至过往官员,皆维系着微妙平衡,能量不容小觑!”

朱慈烺微微颔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潘家,官商一体,盘踞运河,根基深厚,是典型的漕运地头蛇。其态度,至关重要。

尹希廉继续道:“其次,济宁文氏!” 他声音压低了些许,带着一丝复杂意味,“其家主,乃现任济宁卫指挥使文兴邦!”

“哦?” 朱慈烺眉头微挑,卫所指挥使?这可是实权军职!昨夜刚拿下那左卫的指挥使云飞,这文兴邦……

尹希廉连忙解释:“殿下容禀!文兴邦此人,与那已被殿下缉拿的济宁左卫指挥使云飞,素来不和!两人分属不同卫所,但同在济宁,龃龉不断!文家乃世袭指挥使,在济宁经营数代,根基稳固!文兴邦手握济宁卫近两千屯军!虽卫所兵战力堪忧,然其掌控之兵力,在济宁城内,仍是举足轻重!”

他加重语气:“更关键者!济宁钞关每年征收税银,扣除损耗、解送京师外,留存地方协饷部分,约八万两白银,其保管、发放之权,向来由济宁卫与州衙共掌!文家于此,亦有莫大话语权!”

尹希廉偷眼瞥了下朱慈烺神色,小心翼翼地补充道:“然……文家有一事,颇为棘手。文兴邦嫡子文毓礼,去年娶了临清刘泽清刘总兵之侄女为妻!两家已结秦晋之好!而刘总兵……前几日已率部南撤……”

尹希廉说到这里,停了下来,观察着太子的反应。刘泽清拥兵自重,首鼠两端,其动向一直是个敏感话题。

朱慈烺脸上却没什么波澜,只是端起茶盏又抿了一口,淡淡道:“孤知道。刘泽清……孤自有计较。你继续说。”

尹希廉心中稍定,继续道:“是!此外,还有一位人物,虽非豪族家主,但在济宁乃至兖州府士绅中,影响深远!此人便是原山西阳曲知县任孔当,任大人!”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敬意:“任大人为官清廉,颇有政声。去岁山西陷于闯贼,任大人不屈,弃官归乡,辗转回到济宁故里。其在兖州府学担任讲席,门生故旧遍布府县!更与致仕在家的原吏部文选司郎中郑与侨郑大人、以及潘士良潘大人等,交游甚密!此三位,皆是饱学鸿儒,德高望重,在济宁士林清流之中,一言九鼎!其虽无显赫家财,然其声望、人脉,实乃济宁乃至鲁西南士绅之精神领袖!且……微臣斗胆直言,此三位大人,皆忠贞不二,心向朝廷!”

朱慈烺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任孔当、郑与侨、潘士良,这是济宁乃至山东士林的脊梁!清流领袖,舆论喉舌!其态度,往往能左右一地民心向背!若能争取到此三人,济宁乃至鲁西南的士心,可定大半!且按照朱慈烺后世的记忆,历史记载,此三人曾联合当地士绅发动政变驱逐大顺军,对大明还是有忠心之志的!

“很好!” 朱慈烺微微颔首,“此三位,孤记下了。”

尹希廉精神一振,继续介绍商贾巨富:“至于商贾巨室,济宁城内,首推两家!”

“其一,唐氏!其商号‘唐家百灵行’,垄断鲁西南竹器市场近百年!小到竹篮、竹席、竹椅,大到竹楼、竹桥、漕船竹篷,凡竹制品,十之七八出自唐家!其家主唐之蕃,年逾五旬,为人精明务实,商誉极佳,家资巨万!唐家虽不涉官场,然以其财力、商路,在运河沿线乃至江南,皆有深厚人脉!”

“其二,孙氏!” 尹希廉提到此家,语气变得有些微妙,“孙家……堪称济宁商界新贵!其崛起不过二十余年,然势头极猛!家主孙芳,年方四十,手段……颇为凌厉!其拥济宁城南‘兴隆街’整条街面,商铺三百余间!涵盖粮行、布庄、钱庄、客栈、车马行……几乎包揽了城南大半民生商贸!更在城外置有良田千顷!”

尹希廉顿了顿,声音压低,抛出一个关键信息:“孙芳此人,早年不过一介布衣,后斥巨资‘捐监’,获得国子监监生资格,跻身士绅之列。然其真正倚仗,在于姻亲!其姑母,嫁于曲阜孔府衍圣公孔尚贤大人之次子为妻!孙家,与圣人后裔孔府,乃是实打实的姻亲!!”

“哦?” 朱慈烺这次终于抬起了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与孔府联姻?这孙家……倒是攀上了一棵参天大树啊!” 他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发出有节奏的轻响。

尹希廉心中一紧,不知太子此言是褒是贬,连忙补充道:“正是!正因有此层关系,孙家在济宁乃至兖州府,行事……颇为高调。且……微臣风闻,孙芳与那已南撤的刘泽清刘总兵,似乎……也有些生意上的往来,具体深浅,尚需详查。”

朱慈烺“嗯”了一声,不再多言,示意他继续。

尹希廉接着介绍山东境内的庞然大物:“至于山东境内,首屈一指者,自然是曲阜孔府与邹城孟府!”

他语气带着无比的恭敬:“孔府,乃天下文脉之源!第六十四代衍圣公孔胤植孔公爷,执掌孔府,总揽圣裔事务!孔府田产遍布数省,佃户数万,府库充盈,更掌祭祀、教化,地位超然!邹城孟府,亚圣苗裔,第六十三代翰林院五经博士孟贞仁孟大人,执掌孟府,虽规模稍逊孔府,然亦是诗礼传家,家业丰厚,在士林清流中影响深远!此二圣府邸,乃我大明文教象征,天下士子心之所向!”

朱慈烺神色肃然。孔孟圣府,这是大明乃至整个华夏儒家文明的图腾!其态度,不仅关乎一地,更关乎天下士心!其重要性,远超任何豪族富商!

然而作为穿越者,朱慈烺也知道,在历史上,1644年6月清军入关,这孔胤植9月就向多尔衮上表《初进表文》,称 “万国仰维新之治”,明确表示归顺清朝。这也被后世大家嘲讽为“铁骨铮铮衍圣公,世修降表劝人忠”!

更有甚者,几百年后倭人入侵华夏、国破家亡之际,当时的孔府孔令煜非但不选择与同胞共赴国难,而是试图通过“文化统战”换取家族利益!着实可恨!!朱慈烺想起了后世鲁迅先生对这孔府的评价:“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也真真可谓是,把孔府的脸皮彻底撕下来了!!

朱慈烺手指敲击桌面,心里琢磨这孔府……要咋搞呢!?

砍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贸然这么干,肯定会掀起士大夫、读书人等的风暴般攻击,甚至衍生更严重的内乱!!

留着继续供养?那肯定不行啊!!这花这么多钱养一家废物,那还穿越个屁啊!!!

一时间,朱慈烺也没啥头绪!

尹希廉则继续道:“此外,新城(桓台)王氏,亦是山东累世名门!其家主王象晋王大人,现任浙江右布政使!王家世代簪缨,诗书传家,家业巨万,田产、商铺、书院遍布新城及济南府!更难得者,王家忠义传家!其族中子弟,多出忠烈!微臣听闻,王大人之子王与胤,文武双全,在乡组织团练,保境安民,忠心赤胆!王家,实乃我大明忠贞柱石!”

朱慈烺闻言,心中一动。新城王氏!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后世史书上的记载:1644年,李自成破北京,崇祯帝殉国!王象晋之子王与胤,闻讯后率家族武装抵抗大顺军,兵败不屈,举家自缢殉国!一门忠烈,气壮山河!此等忠义之门,当为大明脊梁!

他忍不住赞道:“好!好一个忠义传家的新城王氏!孤记下了!”

尹希廉见太子赞赏,心中也感欣慰,继续道:“还有淄川毕氏,虽家主毕自严毕大人六年前已仙逝,然其生前官至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功勋卓着!蒙先帝恩典,御赐‘四世一品’匾额,死后建御赐墓,哀荣备至!毕家虽显赫稍减,然在淄川乃至济南府,仍是名门望族!毕大人次子毕际有,年方二十一,颇有才名,正潜心读书,以图科场进取!毕家清誉,在山东士林,仍具影响!”

朱慈烺点点头,毕自严是明末能臣,理财高手,其家族底蕴深厚,若能得其助力,于钱粮筹措大有裨益。

尹希廉最后补充道:“此外,淄川高氏,虽非官宦世家,然其商号‘高记’遍布山东,主营琉璃、瓷器、药材、布匹,与晋商、徽商皆有往来,家资丰厚,消息灵通。家主高珩,为人豪爽,乐善好施,在商界颇有声望。”

尹希廉一口气说完,微微喘息,最后总结道:“殿下,微臣所虑,暂时是这些家族。此名单乃初步整理,或有疏漏,待微臣再行查访,随时补充!敢问殿下……” 他试探着看向朱慈烺,等待指示。

朱慈烺没有立刻回答。他缓缓站起身,踱步到窗边,再次推开窗户。寒风涌入,吹动他额前的发丝。他目光深邃,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要穿透这无边的黑暗,看清那些隐藏在豪族府邸深处的暗流涌动。

堂内一片寂静。尹希廉屏住呼吸,不敢打扰。朱慈炯也乖巧地坐在一旁,眨巴着大眼睛看着皇兄沉思的背影。王之心如同影子般侍立,低眉顺眼。

良久,朱慈烺才转过身,脸上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沉静。他走到朱慈炯身边,伸出手,轻轻揉了揉弟弟柔软的发顶,动作温和。朱慈炯仰起小脸,露出一个依赖的笑容。

“孤意,” 朱慈烺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暂先不去联络这些家族!”

“啊?” 尹希廉一愣,下意识地张了张嘴,脸上满是错愕和不解。他费心费力整理名单,本以为太子会立刻着手拉拢,却没想到得到这样一个答案!他忍不住问道:“敢问殿下……可是对微臣所提之人……有所顾虑?” 他心中忐忑,难道是名单上哪家引起了太子的忌惮?

朱慈烺没有立刻回答,只是踱步回到桌边,拿起那杯早已凉透的残茶,一饮而尽。微凉的茶水滑过喉咙,带来一丝苦涩的清醒。他放下茶杯,目光扫过尹希廉困惑的脸,又看了看弟弟朱慈炯懵懂的眼神,最后落在窗外沉沉的夜色上。

“尹大人多虑了!” 朱慈烺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又异常清晰,“你方才所言,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所列家族,皆乃济宁乃至山东举足轻重之存在。孤以为,甚好!”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凝重,带着一种洞悉全局的清醒:

“然——”

他停顿片刻,目光如电,直视尹希廉:“实不相瞒!孤所虑者,非在名单本身!而在孤自身!”

他踱步到堂中,声音不高,却字字敲在尹希廉心上:

“眼下济宁城,孤所能掌控者,无非张无极将军麾下城门营数千精锐,冯忠将军所率天津老营五千精锐!加加拢拢,堪堪不到一万可战之兵!此乃孤之根本!然……”

他语气加重:“张将军所部,连日奔波激战,疲惫未消!冯将军部属,初来乍到,人地生疏!此几千兵马,虽为精锐,然数量有限,且需分兵驻守四门、北关水次仓、城南新营、州衙要地!捉襟见肘,难以兼顾!”

他走到墙边悬挂的简易济宁城防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几个关键位置:“更要命者!城中尚有昨夜俘获之卫所兵、乡勇降卒近四千!此辈虽已缴械,然人心未附,隐患未除!需分兵严加看管!此乃悬顶之剑!”

他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再者!孤虽已命张、许二位将军整军练兵,然新军未成,火器未备!城中现存火器,老旧不堪,弹药匮乏!”

朱慈烺的声音带着一种冰冷的现实感,如同寒冬的冰锥,刺破尹希廉心中那点不切实际的幻想:“尹大人!你久历官场,当知世情!那些豪族富户,哪个不是人精?哪个不是见风使舵之辈?孤此刻,手中无强军!库中无厚饷!火器未精!根基未稳!拿什么去让他们倾心投效?拿什么去让他们心甘情愿掏出真金白银,支持孤这‘流亡太子’?!”

他走到尹希廉面前,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他的内心:“若孤此刻贸然登门,亮明身份,寻求支持!你猜他们会如何?”

朱慈烺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嘲讽:“潘时昇会笑脸相迎,虚与委蛇,送上些不痛不痒的‘程仪’,然后立刻八百里加急,将消息传给南京的潘士良,甚至……传给那不知在何处的刘泽清!文兴邦会权衡利弊,一面敷衍孤,一面加紧联络他那亲家刘泽清,甚至可能暗中收拢卫所旧部,观望风色!孙芳?哼!有孔府姻亲这层护身符,他更会首鼠两端,甚至可能将孤之动向,当作奇货,待价而沽!至于那些清流名士……任孔当、郑与侨、潘士良或许心向大明,然他们更重‘名节’!更重‘大势’!在孤未能展现出足以定鼎乾坤的力量之前,他们最多保持中立,静观其变!绝不会轻易将身家性命,押在孤这前途未卜的太子身上!!”

朱慈烺一番话,如同疾风骤雨,将尹希廉浇了个透心凉!他脸色微微发白,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他之前只想着为太子引荐地方势力,却未曾深想这背后的凶险和博弈!太子殿下年纪虽轻,然此等洞察人心、审时度势的眼光,简直令人心惊!

“殿下……殿下所虑……深谋远虑!微臣……微臣愚钝!险些误了大事!” 尹希廉声音发颤,连忙起身,深深一揖,心中后怕不已。

朱慈烺摆摆手,示意他坐下,语气缓和了些:“尹大人不必自责。你用心办事,孤心甚慰。”

他重新坐回主位,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轻响,如同在敲定一盘棋局的落子:“眼下,孤意已决!尹大人!”

“微臣在!” 尹希廉连忙应道,神情肃然。

“名单上这些家族、个人,尤其是济宁本地的潘家、文兴邦、任孔当、郑与侨、唐家、孙家……” 朱慈烺目光锐利,“你,以济宁知州的身份,先行接触!试探!联络!”

他语速不快,却字字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指令:

“其一,莫要点明是孤去接触!更莫要透露孤之意图!只言州衙为稳定地方,安抚民心,欲与地方贤达共商时局!”

“其二,重点探查!探查他们对朝廷的态度!对闯贼李自成的看法!对关外建奴的认知!尤其……探查他们对太子的猜测和态度!探查他们与周边势力的联系深浅,如刘泽清、孔府等!”

“其三,尤其注意那孙家!孙芳与刘泽清有无暗中勾结?与孔府关系究竟如何?其行事风格是谨慎还是张扬?务必小心!切勿打草惊蛇!!”

“其四,接触方式,务必自然!可借商议漕粮转运、商税征收、地方治安、灾民安置等公务之名,登门拜访,或设宴相邀!言语之间,旁敲侧击,察言观色!孤要的,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和立场!而非敷衍之词!”

尹希廉听得心领神会,连连点头:“殿下英明!微臣明白!微臣定当以州衙公务为名,小心试探,摸清其底细立场!绝不打草惊蛇!”

朱慈烺满意地点点头,最后强调道:“具体如何行动,待明日!待孤在城南广场,明正典刑,诛杀王世英、云飞、魏德勘三贼!昭告其罪!震慑宵小!待孤正式颁布招兵令,扩编新军!之后!!”

他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刀,带着一股凛然的霸气:

“再结合你探查所得各家之态度立场!孤,自有决断!届时,该拉拢谁!该打压谁!该清除谁!孤,心中自有丘壑!!”

“微臣遵命!!” 尹希廉肃然起身,深深一揖,心中再无半点疑虑,只剩下对这位少年太子深不可测的城府和雷霆手段的敬畏!“殿下所虑周全,步步为营!微臣定当谨慎行事,不负所托!”

朱慈烺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欣慰的笑容,挥了挥手:“好了,天也不早了,今日就到这里吧。尹大人也辛劳一日,快些回去歇息吧。”

尹希廉躬身道:“殿下,微臣想着,殿下与两位王爷、王公公初来乍到,身边无人伺候,多有不便。微臣府中尚有伶俐的下人,可否……派几个过来,听候殿下差遣?也好照料殿下起居?”

朱慈烺闻言,笑了笑,那笑容温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疏离:“尹大人有心了。不过,不必了。” 他提高声音,对着门外喊道:“老吴!!吴六子!”

“哎……哎!来了来了!!” 门外立刻响起吴六子那透着精干的回应声,紧接着便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吴六子那张瘦猴般精明的脸探了进来,脸上堆着笑:“殿下!您喊老吴?有啥吩咐?”

朱慈烺被他这副模样逗乐了,摆摆手:“老吴啊,” 他指了指尹希廉,对吴六子笑道,“尹大人担心孤和两位王爷身边没人伺候,想派几个下人来。孤想着,这一路,孤和两位弟弟,还有王伴伴,都习惯了你们兴漕帮的弟兄们照料。这生活起居、安全护卫的琐事,还是交给你们,孤才安心。尹大人,你说是不是?”

尹希廉心中了然,太子这是更信任这些一路护驾、生死与共的兴漕帮旧部!他连忙笑道:“殿下说的是!是老臣考虑不周了!有吴护卫和兴漕帮的弟兄们在,自然万无一失!老臣多虑了!”

吴六子一听,顿时眉开眼笑,胸脯拍得砰砰响:“殿下!您这话说的!老吴心里暖烘烘的!您放心!有我老吴和这一百多号弟兄在!保管把您和两位王爷伺候得舒舒服服!这州衙里里外外,一只苍蝇也别想飞进来!天王老子来了,也得让他先问问我老吴手里的家伙答不答应!!” 他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短刀,眼中闪过一丝彪悍之色。

朱慈烺笑着点点头:“好!孤信你!孤也乏了,日后孤和几个弟弟的安全,就交给你了!你们也注意歇息,别太累着。”

吴六子心头一热,太子爷这话,透着关心!他连忙点头哈腰:“谢殿下关心!老吴和弟兄们皮糙肉厚,熬得住!殿下您早点歇着!有事您就喊一嗓子!老吴随叫随到!”

朱慈烺摆摆手:“好了,今日就这样吧。若是有人来求见,除非是十万火急的军情,其他一概挡了,让他们明早再来。”

“好嘞!殿下放心!包在老吴身上!” 吴六子拍着胸脯保证,随即对尹希廉做了个“请”的手势,“尹大人,您请!殿下要歇息了!”

尹希廉会意,对着朱慈烺和两位王爷再次深深一揖:“微臣告退!殿下、王爷早些安歇!” 说罢,在吴六子的“护送”下,转身离开了正堂。

堂门轻轻合上,隔绝了外面的寒风。朱慈烺长舒一口气,巨大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涌来。他揉了揉眉心,看向一旁的朱慈炯:“走吧,回去歇息吧。”

“是,皇兄。” 朱慈炯跟上朱慈烺,两兄弟一前一后走向后院!

路上,朱慈炯仰起小脸,好奇地问朱慈烺:“皇兄,那个孙家……真的和孔圣人家是亲戚吗?那他们是不是很厉害?”

朱慈烺看着弟弟天真的眼神,笑了笑,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是啊,孔圣人是天下读书人的老师,他的家族自然很厉害。不过,再厉害的家族,也要讲忠义,明是非。慈炯,你要记住,看人看事,不能只看表面,更要看其心,观其行。”

朱慈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嗯!皇兄,我记住了!”

“好了,去睡吧。” 朱慈烺温和地催促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