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第95章 布下精妙棋局,直取天下(下)

这时,黄得功再次开口,眉头微蹙:“殿下,按计划,十一日我军出发,常都督骑兵十六日前抵京,若一切顺利,或可在十七、十八日控制京师。而闯贼大军,步卒为主,携带大量辎重炮队,自京师至山海关,七八百里路程,纵然急行军,最快也需七八日。”

“也就是说,其抵达山海关前线,与吴三桂接战,应在四月二十日左右。”

黄得功的手指在舆图上从山海关划回京师,语气带着一丝深谋远虑:

“如此算来,自我军控制京师,至山海关战事可能分出初步结果,其间尚有两三日的缓冲期。这段时间,我军足以稳固城防,肃清残敌。”

“眼下,末将所思者,乃攻克京师之后,下一步棋,当如何落子?尤其是,对待即将从山海关方向而来的,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吴三桂,抑或是关外鞑子,我军当如何应对?是据城固守,还是主动出击?”

这个问题,瞬间将众人的思绪从奇袭京师的紧张推演,拉入了一个更为宏大、也更为凶险的战略层面。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向朱慈烺。

光复京师固然是惊天之功,但如何应对随之而来的新局面,才是真正决定这场北伐最终成败的关键。

朱慈烺闻言,重重一拍舆图,朗声道:“黄都督此问,正中要害。亦是孤近日反复思忖之核心。”他示意众人围拢到舆图前。

“诸位请看。”朱慈烺的手指首先重重敲击在山海关上,“按常理与各方情报推算,四月二十一日前后,李自成大军与吴三桂部,必在山海关下爆发激战。此战,无论过程如何曲折,其结果,孤可断言——绝不会是旷日持久的僵持。”

“快则一两天,慢则三四日,必有决定性结果分出。”

随即,朱慈烺的手指沿着舆图上那条清晰的官道——蓟辽官道,缓缓向西移动,划过抚宁、永平、卢龙、丰润、玉田、蓟州、三河……最终,重重落在了通州。

“而一旦山海关战事分出胜负,无论胜者是李自成,还是吴三桂,抑或是趁虚而入的关外鞑子,其下一步行动,几乎可以确定——”

朱慈烺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斩钉截铁,“必定会挟新胜之威,沿着这条唯一的、可通行大军辎重的蓟辽官道,全速西进,直扑京师。因为京师,才是真正的目标,才是权力的象征。”

黄得功听到这里,猛地瞪大眼睛,脱口而出:“殿下所析,洞若观火。如此说来,山海关大战之后,山海关一地反而会因胜者倾巢西进而变得空虚。”

黄得功的手指猛地指向舆图上的一点——大沽口。

“殿下,赵指挥使日前曾报,天津冯元飏大人、曹友义将军,已在大沽口一带收拢溃兵、招募新勇,兵力已达三万余,其中可战水师约一万五千人。”

黄得功在舆图上画了一条从大沽口直扑山海关的海路,“若令我天津水师,于四月二十日左右,集结战船,载精兵一万五千,扬帆出海,沿海路北上,直逼山海关。”

“控制航速,于四月二十五日左右抵达山海关外海面。”

黄得功点在山海关外几个可能登陆的地点,补充道:“关外沿岸,如广宁中前所、八里铺一带,皆有滩头可供登陆。只要我军能迅速控制关外的威远堡,进而威胁东罗城……”

“此时的山海关,守军必是胜者留下的老弱残兵,兵力空虚,士气低落。末将以为,以曹总兵之能,挟新练之师锐气,攻其不备,拿下空虚的山海关,并非难事!”

“届时,我军不仅光复神京,更可一举夺回天下第一关,锁死鞑子入关通道!”

这个计划大胆而诱人,充满了战略想象力。若能实现,无疑将彻底扭转战局。

堂内众人闻言,呼吸都不由一窒,眼中放出光来。

然而,朱慈烺在仔细倾听后,却缓缓摇了摇头:

“黄都督此策,气魄宏大,若成,功在千秋!孤初闻之下,亦觉热血沸腾。”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然,孤细细思之,却有几点疑虑,不得不虑。”

他看向黄得功,说道:“黄都督久经战阵,麾下皆是百战精锐,攻坚拔寨,自然视险关如无物。然,曹总兵所部,虽有三万之众,然多为新募之兵,整合时日尚短,缺乏大战历练,战力几何,犹未可知。此其一。”

“其二,”朱慈烺在舆图上,山海关城防上划过,“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绝非虚名!城高池深,依山傍海,地势险要至极。纵使其时守军不多,然只需有千余老卒,凭借坚城利炮,负隅顽抗,我军跨海而来,重火器运输不便,缺乏攻城利器,想要速克,谈何容易?”

朱慈烺略带担忧,说道,“一旦顿兵坚城之下,迁延日久,关外敌情有变,如之奈何?”

“其三,”朱慈烺目光深远,“即便侥幸攻克,我军亦必伤亡惨重,且需分兵驻守。届时,面对可能从西面扑来的敌军,还可能要面对关外鞑子,如此东西夹击,我疲惫之师,再是雄关天险,能否守住?”

朱慈烺摇了摇头,“孤看,我军很难一下子从京师派遣救援,很难守得住!而若守不住,岂非徒为他人做嫁衣,反而丢了诸将士之性命?”

这番分析,如同冷水浇头,让黄得功瞬间冷静下来。

黄得功仔细一想,确实如此。自己习惯于率领精锐部队作战,下意识地低估了攻城的难度和新军的局限性。他抱拳躬身,心悦诚服:

“殿下思虑周详,远胜末将。是末将孟浪了,只观其利,未察其弊。攻取山海关,确非眼下可行之策,当以稳妥为上。”

朱慈烺摆摆手,笑道:“黄都督不必自责,献策攻山海关,亦是出于公心,其战略眼光,孤甚为赞赏。此策暂且记下,待我军根基稳固,兵精粮足之时,再图不迟。”

朱慈烺话锋一转,“然,黄都督却提醒了孤另一件至关重要之事。”

他手指在舆图上划过山东、河南、北直隶的广阔地域,说道:

“一旦我军攻克京师,这广大的山东、河南全境,以及天津卫、保定府、真定府等北直隶要地,目前几乎无闯贼主力、或其他势力驻防,基本都是权力真空状态。”

略微沉思,朱慈烺说道,“一旦京师得手,当需尽快派兵接收,安抚地方,恢复政权。否则,必生乱象,或为流寇土匪所据,或为地方豪强割据,甚至可能被其他势力渗透。”

他看向史可法和邱祖德:“史尚书,邱抚台。届时,需立刻以孤之名义,传檄四方,任命官员,招抚流亡。”

“尤其要火速联络天津冯抚台、登莱巡抚曾化龙、曾樱总兵、郭永祥知州等人,令其依托现有基础,大力扩编兵马,迅速出兵,控制山东全境及北直隶沿海要地,确保我军侧翼安全,打通与江南的联系。”

史可法、邱祖德肃然躬身:“臣等明白。必提前拟定方略,檄文,只待京师捷报一到,即刻发出,稳定大局。”

“然,这些都属后话,是攻克京师、站稳脚跟后的必然举措。”朱慈烺目光锐利,“眼下最急迫者,仍是黄都督所问,攻克京师后,如何应对那支即将从山海关而来的军队?”

就在这时,一直盯着舆图沉思的常延龄,猛地双眼放光,重重一掌拍在舆图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常延龄这一掌拍得舆图震颤,也瞬间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只见这位开平王的后裔,手指精准地点在舆图上京师东侧、通州往东的一片区域——潮白河与蓟辽官道交汇处。

“殿下,诸位。”常延龄很是激动,“末将方才细观舆图,反复推演山海关至京师之路程地势,忽然想到一处绝佳所在。或可为我大军布下一张天罗地网,管他来的是闯贼、吴三桂还是鞑子,皆可叫他来得去不得!”

朱慈烺闻言,精神大振,立刻凑近舆图:“哦?常侯爷快说!何处?”

“便是此地——潮白河与蓟辽官道交汇处。”常延龄重重敲击着那个点,语气无比肯定:

“末将前些年多次受陛下委托巡边,后又多次押运粮草往返于京师与山海关之间,对这条蓟辽官道可谓熟得不能再熟。此地,乃自山海关入京师的必经之路,咽喉要冲。大军行进,辎重繁多,绝无可能绕行他处。”

常延龄详细解释道:“殿下请看,潮白河于此拐弯,河道相对宽阔,水流在春汛期颇为湍急。官道于此需跨河而过,原有的一座大型石桥,据末将所知,去年已被洪水冲垮部分桥墩,至今未能完全修复,通行大型车队本就困难。”

“加之今春雨水丰沛,汛期早至,水位上涨,流速加快,那残破的石桥能否承受大军快速通过,尚未可知。即便闯贼或鞑子提前派人修缮,仓促之间也难固。”

“最关键的是此处地形。”常延龄眼中精光四射,“河道西岸,官道以南,直至通州运河,乃是连绵的白庙村、宋庄、郝家疃一带,地势略高,且有茂密的柳树林和废弃的砖窑、土岗,极易隐蔽兵马。”

“而河道东岸,官道以北,则是田辛庄村、代刘庄村、师姑庄村周边,地势更为复杂。这里有广袤无垠的芦苇荡。春汛水涨,这片芦苇荡更是蔓延开来,深可没人,一望无际。”

“其间水道纵横,沼泽密布,莫说藏兵数万,便是藏下十万大军,也绝非难事。外人轻易不敢深入,绝对是最好的天然隐蔽所。”

常延龄越说越兴奋,在舆图上比划出一个巨大的包围圈:“殿下,试想。若那敌军自东而来,长途跋涉,人困马乏,行至此处,见大河拦路,桥梁难行,必心生焦躁,队伍拉长,忙于寻找渡口、架设浮桥、或从浅滩涉水,整个行军序列必然陷入混乱与迟缓。”

“届时,其前锋已过河,中军正在渡河,后军还拥堵在东岸。”

常延龄猛地做了一个合围的手势,声音斩钉截铁:

“若我大军提前,秘密潜伏于这广袤的芦苇荡之中,以逸待劳。待其半数渡过河心,队形最为混乱、首尾不能相顾之际,猛然发难!”

面露凶光,常延龄说道,“到时,西岸伏兵以佛郎机、灭虏炮等火炮猛烈轰击其过河部队及后续梯队;东岸伏兵则万箭齐发,火铳轰鸣,自芦苇荡中杀出,直扑其后军与辎重。”

“同时,遣一支精锐骑兵,从其侧翼快速迂回,截断其归路!”

“届时,敌军前有河水阻隔,后有雄兵截杀,侧翼受敌,进退失据,军心必然大乱。此正是兵法所云‘半渡而击’,在此地施展,效果必将远超寻常。定可将其一举击溃,甚至全歼于潮白河畔。”

这番详尽的战术构想,如同在众人眼前,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伏击战画卷。

黄得功听得不住点头,眼中满是激赏;史可法、邱祖德等文臣虽不精通军事,也能感受到此计之精妙与狠辣;朱慈烺更是心潮澎湃,仿佛已经看到了那胜利的一幕。

“好,好一个‘半渡而击’,好一个潮白河天险!”朱慈烺忍不住击节赞叹,重重一拍常延龄的肩膀,“常侯爷真乃将门虎子,深谙兵法精髓。”

朱慈烺兴奋地说道,“此计大妙,若成,则北伐首功,非你莫属。此地形势,竟如此得天独厚,孤看,完全可行!”

黄得功也抚掌道:“殿下,常侯此计,确为上上之选,占尽天时地利,末将附议!于此地设伏,事半功倍,远比强攻山海关,或固守京师与敌硬拼要高明得多。”

朱慈烺兴奋地踱了几步,但很快又冷静下来,目光锐利:“然,此计要成,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那便是——绝对保密!”

他重重说道:“我军攻克京师的消息,在潮白河伏击战打响之前,绝不能让山海关方向的敌军知晓。一旦他们得知后方已失,京师易主,必然军心震动,恐慌蔓延。他们还会按照原计划,沿着蓟辽官道返回京师吗?”

“孤以为,绝不会!他们要么顿兵山海关,犹豫观望。要么绕道北行,从古北口、墙子岭等长城隘口分散入关,迂回探查;甚至可能狗急跳墙,猛攻其他方向。”

“届时,我军精心布置的潮白河口袋阵,就将完全落空,徒劳无功。甚至会陷入被动,被迫在更不利的形势下与敌决战。”

这个问题极其尖锐,瞬间点醒了沉浸在伏击战畅想中的众人。

堂内刚刚火热起来的气氛,一下子又冷却下来。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是啊,攻克京师那么大的动静,怎么可能完全瞒住?只要有一个漏网之鱼逃出去报信,整个计划就可能前功尽弃。

常延龄的眉头也紧紧锁起,他盯着舆图上的京师九门,大脑飞速运转。片刻后,他猛地抬起头,说道:“殿下所虑,确是关键。然,末将以为,此事并非无解。可从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力争万全。”

朱慈烺看向常延龄,问道,“哦?常都督快说说。”

抱拳致意,常延龄说道:“其一,控制时间差!”

常延龄语速加快,“末将率领骑兵先锋,可再将行程放慢一些,确保在四月十九日或二十日深夜,方对京师发起总攻。”

“此时,按推算,山海关方向的战事应很快就爆发,李自成与吴三桂杀得难解难分,即便有零星探马从京师逃出,想要穿过数百里战火纷飞、兵马调动频繁的区域,将消息送到山海关主帅手中,也绝非易事,至少需要两三日时间。”

“等其消息送到,恐怕山海关大战已然结束,届时能否遇上闯贼大军,鬼才知道。”

说着,常延龄重重握紧拳头,狠狠说道,“其二,铁壁合围,封锁消息!”

常延龄的声音带着一丝狠厉,“在发起总攻之前,末将便会提前,派出数十支精干的百人骑兵队,由最可靠的军官带领,携带劲弩利刃,秘密潜行至京师外围所有城门之外三五里处的要道、村落、树林中设伏。”

眼中充斥狡黠,常延龄说道,“尤其会重点关注德胜门、安定门、朝阳门等可能向北、向东逃窜的路线。一旦城内战起,有任何人员试图冲出城门,前往东、北方向报信,格杀勿论。”

“会打造一个无形的铁桶,将京师易主的消息,死死锁在城内。末将以为,夜里发起攻击,再分派死守所有城门,完全能够保证严密死守,消息传不出去的。”

这个计划可谓周密而狠辣,朱慈烺听完,沉吟片刻,赞赏道,“好!”

朱慈烺重重颔首,“常侯爷思虑周详,此二策,可行。便依此计,务求将消息封锁死了。”

他转向赵啸天,命令道:“赵指挥使。”

“末将在。”

“立刻选派最得力的锦衣卫缇骑,持孤手令,火速前往通州码头暗桩,令其不惜一切代价,即刻开始详细勘察,勘测清楚潮白河与蓟辽官道交汇处两岸之地形。河流宽度、水深、流速、渡口情况、桥梁现状、芦苇荡范围、林木分布、道路状况、村庄布局……一切细节,都要绘制成详图,并附文字说明。”

想了想,朱慈烺命令:“务必在四月二十日前,将这份详图送至孤之手中,不得有误!”

“末将遵命,即刻去办。”赵啸天抱拳领命,神色肃然,深知此任务之紧要。

“还有,”朱慈烺补充道,“京师之内,攻坚重点,仍是那几处硬骨头:德胜门郭之纬部,一千二百闯贼老营;正阳门、西交米巷一带,李友所率千余老营精锐。此二处,务必重点关照,以雷霆之势,迅速拿下,避免久战,以免节外生枝。锦衣卫需将这两处的最新布防图、换岗时间、军官性情等,尽可能详细地提供给常都督。”

“末将明白。”常延龄与赵啸天齐声应道。

朱慈烺深吸一口气,目光缓缓扫过堂下每一位核心臣僚,从史可法、邱祖德,到黄得功、常延龄,再到赵啸天。他重重说出自己的决断:

“诸位,方略已定,细节已明。自此刻起,全军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四月十一日,誓师北伐!”

“常延龄都督率骑兵先锋,稳步行军,直扑京师,四月二十日前后抵达京师南郊,夜晚攻击入城。”

“黄得功都督统剩余主力,乘船沿运河北上,四月二十一日前后,务必抵达通州。”

“史尚书、邱抚台坐镇济宁,保障后勤,安抚地方,待京师捷报传来,即刻联络登莱曾抚台、天津冯抚台等人,立刻铺开控摁山东、北直隶、河南诸地。”

朱慈烺举起右拳,目光灼灼:“此一战,关乎国运,关乎社稷存亡。”

“望诸位同心同德,奋勇向前,克竟全功。待大功告成,孤与诸位,共饮于京师!”

“臣等遵命,誓死效忠,大明必胜!” 所有人热血沸腾,齐齐抱拳。

一场决定华夏命运的惊天战略布局,至此完全落定。

接下来的,开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