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第91章 立刻整备,八万大军直扑京师

眼看大家都聚集到了统一的目标下,朱慈烺心下兴奋,踱步到舆图前,目光变得锐利、冷静,开始下达一连串具体而微、环环相扣的指令:

“赵啸天。”

“末将在。”赵啸天立刻上前一步,神色肃然。

“即刻以最高密级,动用一切可靠渠道,传讯京师锦衣卫及各路内应。严令——”

“其一,继续巩固、加密联络通道,尤其要与东直门守将黄锭将军建立更直接、更迅捷、更隐蔽的联系方式,确保关键时刻指令畅通,反应迅速,万无一失。”

“其二,‘复明社’等义士组织,要继续扩大影响,积蓄力量,但眼下绝不可向其透露半点我军即将北上的风声。”

“切记,是整个计划,绝密!即便对我深入京师的锦衣卫密探,非必要亦不得透露分毫,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单向联系,由我方向他们下达指令,他们只负责执行和反馈情报,明白吗?此为铁律!”

朱慈烺的语气异常严厉,带着杀伐之气。

赵啸天心神一凛,深知此事关乎全局生死,立刻抱拳:“末将明白,绝密等级,单向联系,绝不外泄,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其三,”点点头,朱慈烺继续道,目光冰冷,“舆论攻势不能停,要变本加厉,继续加大力度散播孤沉湎享乐、不思进取,以及济宁文武内斗不休、分裂南撤的虚假消息,要编得更真,细节更丰富,要让李自成和牛金星对此深信不疑,彻底放松对山东的警惕!”

“末将遵命,定让闯贼安心东去,绝无后顾之忧。”赵啸天领命。

安排完情报工作,朱慈烺看向黄得功与常延龄,目光中满是托付与期待:“黄得功,常延龄。”

“末将在。”两人齐声应道,声如洪钟。

“孤意——”

“中军都督府麾下青鸾军,除常侯本部六千常家沙精锐骑兵外,其余一万五千步卒,尽数留守济宁。由郑鸿逵总兵,全权负责青鸾军整训扩军事宜,允许其募兵至两万五千人,务必替孤守好这根基之地,确保大军退路无忧!”

常延龄抱拳回到,“末将明白。”

朱慈烺继续安排:“其余各部——张无极之朱雀军全军、冯忠之玄武军全军、邓林祖之白虎军全军、文兴邦之济宁军全军,外加六千常家沙精骑,合计八万余大军,即刻起,立刻进入最高战备状态!”

扫视了一下众人,朱慈烺加重语气,“加紧操练,检查军械,保养战马,三日内必须完成所有出征准备,一应粮秣、被服、药品务必足额配发到每一个小队。”

略微沉思,朱慈烺补充道,“所有出征部队,一律备好‘闯’字旗帜,大军开拔后,船只、骑兵皆打此旗号,伪装成闯营人马,迷惑沿途眼线,直至通州码头。”

“末将遵命!”黄、常二人轰然应诺,杀气腾腾。

常延龄眼中闪烁着兴奋,补充道:

“殿下,骑兵机动迅捷,可日行百余里。末将请命,亲率六千常家沙铁骑,并邓林祖总兵白虎军万余骑兵,组成先锋军团,和大军分开突进,日夜兼程,预计四五日抵达京师南苑大兴、丰台一带潜伏。偃旗息鼓,昼伏夜出,待大军主力水路抵达,多方策应联合,或可收奇效!”

朱慈烺略一沉吟,眼中精光一闪:“准!常侯此议甚好,便以你为先锋统领,邓林祖为副统领,统骑兵先行。”

“记住,抵达后切勿贸然行动,白日隐蔽休整于山林村落,派出最精干的夜不收,化装成流民商贩,与通州码头锦衣卫暗桩取得联系。由其设法与东直门黄锭将军约定暗号、时间。”

想了想,朱慈烺盯着常延龄说道,“若时机成熟,也可提前行动,约定夜间由黄将军开启城门,放下吊桥后,你部迅速突入,直扑各门要隘,联合城内义士,控制京师九门及皇宫、武库、粮仓!”

“若事有不谐,或情况有变,切不可莽撞,立刻潜伏待命,燃放信号,等大军主力抵达再作计较。”

“末将明白,殿下算无遗策,末将定见机行事,绝不贪功冒进!”常延龄激动抱拳,已然跃跃欲试。

点点头,朱慈烺看向一旁的赵啸天,重重吩咐道:

“赵啸天,通州码头联络方式、暗号、接头地点、应急方案,你即刻与常侯爷、邓总兵详细对接,反复演练,确保万无一失。”

“末将领命,殿下放心,通州码头有我兴漕帮根基,锦衣卫亦有据点,人手充足,绝对可靠。即便一处被毁,亦有备用方案。”赵啸天信心满满地保证。

朱慈烺点点头,目光转向史可法、许文昌,以及一旁的鲁王朱以海:“鲁王,史尚书,许总兵。”

三人立刻躬身:“臣等在。”

“北伐大军之粮草、军械、饷银之后勤调度,沿运河源源北运之重任,以及与江南联络之事务,便托付给三位了。”

朱慈烺加重语气,说道,“济宁乃我军根本,北伐之基,不容有失,此任之重,关乎全局。”

鲁王朱以海似乎想说什么,脸上带着渴望:“殿下,臣……”他想了想,又没继续说下去。

朱慈烺抬手制止,语气恳切地说道:“鲁王,孤知道你想亲往收复京师之决心,然——”

拍了拍鲁王朱以海的肩膀,朱慈烺语重心长道,“然,留守济宁,统筹后方,看似不如前线冲杀显赫,却实乃我军命脉所系,如同人体之心腹。”

“千斤重担,非鲁王与史尚书、许总兵这等股肱之臣、朝廷柱石不能担当。有鲁王坐镇,犹如定海神针,孤方能心安,在前线放手厮杀。”

“此任,重于泰山!非至亲至信之人,孤又岂会托付。”

鲁王闻言,神情一肃,深深吸了一口气,深深一揖,郑重承诺:“臣,明白了!定与史尚书、许总兵竭尽全力,保障大军供给,稳固后方,联络江南。请殿下放心北上,济宁在,则后勤不绝!”

史可法与许文昌亦踏前一步,齐声道:“臣等必不负殿下重托,人在济宁在。”

许文昌语气自信,补充道:“殿下,八万大军及所需粮秣军资、骡马舟车,已详细核算,八百艘漕船足矣。新军将士多通水性,可轮番操舟,日夜兼程,绝无问题。”

“所需船只,臣可立即向潘、唐、孙等各家协调征调,他们早已翘首以盼,愿为殿下效力,人手船只皆可足用。其族中子弟,已有六百余人入职武备司及后勤各署,历练数月,皆堪任用,可保障调度顺畅。”

朱慈烺满意点头,最后走到史可法面前,双手用力握住他的手臂,目光诚挚:

“史尚书,京师内有令族弟史可程大人在,孤本应带你一同北上,兄弟相聚,共襄盛举。”

“然,江南财赋之地,乃我军命根,士林清议所系,联络调度,非卿之威望与才干不可。济宁与江南之纽带,孤只能托付于你。”

缓和语气,朱慈烺说道,“放心,史可程大人及其麾下义士,孤定安然无恙地带回来见你,待光复神京,你兄弟二人再把酒言欢。”

史可法感动万分,眼眶微湿,深深鞠躬:“殿下苦心,臣感激涕零,臣岂敢因私废公?殿下放心北上,济宁与江南之事,臣以性命担保,绝无差池,必使殿下无后顾之忧。”

“好。”朱慈烺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最后看向邱祖德:“邱抚台,届时京师一带,地方民政,百姓安抚,流民安置,士绅协调,皆离不开你。”

朱慈烺温和地说道,“届时,你携韩世奇随孤同行,任孔当、郑与侨等留济宁,辅佐尹希廉知州,安定地方,勿使生乱。”

“臣遵命。”邱祖德躬身领命。

一切安排妥当,朱慈烺回到主位,端起王之心奉上的茶水,仰头一饮而尽。

朱慈烺目光炯炯,环视堂下每一位核心臣僚。此刻,众人脸上的犹疑已尽数褪去,转而都满是炽热。

空气凝聚,充满山雨欲来的紧张。

“好。”朱慈烺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寂,“既然诸位同心,决议已定,便再无回头之路。接下来,便望诸位各司其职,精诚协作,不容有失!”

“臣等遵命,请殿下放心。”众人纷纷齐声回应。

所有指令下达完毕,朱慈烺缓缓走回主位,目光再次扫过众人。他的声音沉静下来,重重说道:

“诸位,此役,关乎国运,非比寻常。胜,则神京光复,天下震动,大明中兴有望。败,则万事皆休,你我或死无葬身之地。”

“然,孤深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等已竭尽所能,算无遗策,剩下的,便是仰赖祖宗庇佑,将士用命。”

朱慈烺猛地拿过放在一旁的雁翎刀,寒光一闪,直指舆图上的京师。

“自即日起,济宁进入战时状态,一切为北伐让路,望诸位牢记职责,奋勇向前,同心同德,共襄盛举!”

“待克复京师之日,孤必与诸位,痛饮于紫禁之巅。”

“臣等——”所有文臣武将,齐齐单膝跪地,甲胄铿锵,声音震撼:“谨遵殿下令旨,万死不辞,必胜!必胜!”

声浪滚滚,回荡在暮色渐沉的济宁城上空。

一场决定华夏命运的惊天豪赌,已然掷下骰子。

历史的车轮,在此刻被一股强大的力量,猛地推向了一条充满未知与希望的全新轨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