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书虫眼中的历史 > 第72章 文臣于谦

书虫眼中的历史 第72章 文臣于谦

作者: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23:04:02

大明版“钢铁侠”于谦:从公务员到背锅侠的逆袭人生

第一章 别人家的孩子:神童的日常凡尔赛

1398年,杭州钱塘县的于家产房里,一声啼哭震得房梁上的灰簌簌往下掉。接生婆揉着耳朵说:“这孩子哭声跟打雷似的,将来必是个惹事的主。”她不知道的是,这哭声后来真成了大明王朝的“雷声”——只不过是救时的惊雷。

七岁那年,于谦在三茅观玩耍,老和尚兰古春瞅了他一眼,当场表演了个瞳孔地震:“这娃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将来必是救时宰相!”于谦淡定掏出《论语》:“大师,要不您先给我签个名?等我当宰相了,您这签名能升值。”老和尚当场愣住,心想这孩子年纪轻轻就有理财头脑,日后必成大器。

十二岁时,于谦路过石灰窑,看着师傅煅烧石灰,突然诗兴大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老师看了直拍大腿:“你这哪是吟石灰,分明是在立Flag!”果不其然,这首诗后来成了他的墓志铭,连死神看了都得感叹:“这小子预言家啊!”

更绝的是八岁那年,于谦穿着红衣服骑马玩耍,邻家老者逗他:“红孩儿,骑黑马游街。”于谦应声而答:“赤帝子,斩白蛇当道。”对仗工整不说,还把自己比作刘邦,直接把老者吓出一身冷汗。这孩子,从小就知道“不想当皇帝的宰相不是好诗人”。

第二章 职场新人:怼天怼地的硬核操作

1421年,23岁的于谦考中进士,入职中央巡视组(御史)。别的新人忙着给领导送土特产,他倒好,拎着一本《大明律》就去上班了。同事劝他:“你这样会没朋友的。”于谦冷笑:“我来上班是为了交朋友的?”

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造反,明宣宗御驾亲征。于谦跟着去了,朱高煦投降时,宣宗让他数落罪状。于谦清了清嗓子:“你瞅瞅你干的那些事,抢民女、贪军饷、修豪宅,连猪圈都比老百姓的房子气派!你这是在搞房地产开发吗?还是说你想当猪圈代言人?”朱高煦当场跪下唱《征服》:“大哥我错了,求放过!”

巡抚山西河南期间,于谦搞了个“流动办公”,带着班子下乡查账。有次发现某县令私吞救灾粮,他当场发飙:“你吃的不是粮食,是老百姓的救命钱!你这是在喝西北风吗?不,你喝的是老百姓的血!”县令狡辩:“我这是提前预支年终奖。”于谦冷笑:“行,你年终奖改成流放三千里,包邮哦亲。”

还有一次,于谦遇到山西闹饥荒,他直接开仓放粮,有人劝他:“你这是越权,不怕被弹劾?”于谦翻白眼:“老百姓饿死了才是最大的越权!”他不仅放粮,还搞“以工代赈”,让灾民修堤坝、种树,美其名曰:“劳动最光荣,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结果山西的堤坝修得比长城还结实,老百姓都称他为“于青天”。

第三章 土木堡之变:老板被绑票,我该怎么办?

1449年,明英宗被太监王振忽悠,带着50万大军去打野战(亲征),结果被瓦剌人包了饺子,皇帝本人也成了俘虏。消息传回北京,满朝文武集体懵逼,有人提议迁都南京,于谦当场拍桌子:“建议南迁的人该砍头!当年南宋就是这么玩完的!你们是想让我写《南京保卫战》还是《南宋往事》?”

关键时刻,于谦祭出大招:扶朱祁钰上位(立景泰帝),然后开启007模式,调兵遣将、加固城防、安抚百姓。有大臣担心粮食不够,他一拍胸脯:“怕啥?通州粮仓的粮食,让士兵自己背!”于是,22万明军一边扛着粮食,一边往北京跑,场面堪比“饥饿游戏”。有人吐槽:“我们这是打仗还是搬家?”于谦回怼:“能吃饱饭才能打仗,懂不懂后勤的重要性?”

更绝的是,于谦还搞了个“心理战”。他让人在北京城墙上贴满标语:“瓦剌人,有种来打我呀!”“于谦在此,尔等受死!”瓦剌首领也先看了直挠头:“这于谦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吗?”其实于谦心里也慌,但他知道,气势不能输。

第四章 北京保卫战:文臣的绝地反击

瓦剌首领也先带着大军杀到北京城下,打算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于谦站在德胜门城楼上,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蒙古骑兵,淡定掏出对讲机(传令兵):“按计划行事。”

第一招“空城计”:于谦把城门一关,让士兵躲在屋里吃火锅。也先摸不着头脑:“这是唱哪出?”正纳闷呢,于谦又使出第二招“诱敌深入”:派小股骑兵假装败退,把瓦剌军引进神机营的埋伏圈。只听一声令下,火箭、火炮齐发,瓦剌人瞬间变成“烤全羊”。也先气得直跳脚:“这于谦不讲武德!”

也先不服气,又去攻打西直门。守将孙镗差点被打崩,于谦抄起菜刀就冲了出去:“跟我冲,城破前先踏过我的尸体!”士兵们一看领导都这么拼,瞬间士气爆棚,把瓦剌军打得落荒而逃。有人问于谦:“您这是文臣还是武将?”于谦擦了擦刀上的血:“我是文武双全的‘钢铁侠’。”

更狠的是,于谦还搞了个“火药墙”。他让人把三百口棺材装满火药,堆在城门下,一旦瓦剌人破门,就引爆棺材。也先听说后,吓得直冒冷汗:“这于谦是魔鬼吗?”最终,北京保卫战以明军胜利告终,于谦成了大明的“救世主”。

第五章 职场巅峰:从救火队员到背锅侠

北京保卫战胜利后,于谦成了大明的“钢铁侠”,景泰帝直接封他为少保(相当于副国级)。但他依然保持着“两袖清风”的作风,上朝时兜里除了奏章啥都没有。有次,太监王振暗示他送礼,于谦举起袖子:“您看,我带了‘清风’来!”王振气得翻白眼:“你这是在玩谐音梗!”转身就把他扔进了监狱。

结果河南山西的百姓集体罢工,跑到皇宫门口请愿:“放了于大人,不然我们就断粮!”王振只好灰溜溜放人。有人问于谦:“您就不能圆滑点?”于谦冷笑:“我要是圆滑,还能当‘钢铁侠’吗?”

但树大招风,于谦的功劳太大,引来了不少人的嫉妒。石亨、徐有贞等人开始在景泰帝面前说他的坏话:“于谦功高震主,留着他迟早是个祸害。”景泰帝虽然信任于谦,但架不住天天有人耳边吹风,渐渐对他起了疑心。

第六章 夺门之变:老板回来了,我却失业了

1457年,明英宗被放回来,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夺回皇位。徐有贞、石亨等人趁机进谗言:“不杀于谦,您复位名不正言不顺。”英宗咬咬牙:“那就……杀吧。”

行刑当天,北京百姓集体停业,沿路洒纸钱。刽子手手都在抖:“于大人,您还有啥遗言?”于谦大笑:“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话音刚落,天空突然下起太阳雨,仿佛老天都在为他哭泣。有人感叹:“这雨是于谦的眼泪,也是大明的眼泪。”

更讽刺的是,锦衣卫去抄家,本以为能发笔横财,结果只找到一间密室。打开一看,里面挂着蟒袍玉带,还有一道圣旨:“赐少保于谦,社稷之功。”领头的锦衣卫当场泪崩:“这官当得比我还穷,我tm不干了!”

第七章 历史终章:背锅侠的逆袭

于谦死后,大明王朝开始走下坡路。明英宗后悔不已:“要是于谦还在,何至于此?”但世上没有后悔药,他只能默默流泪。

成化年间,明宪宗为于谦平反,追谥“忠肃”。万历年间,又给他建了座“旌功祠”。杭州百姓把他和岳飞、张煌言并称为“西湖三杰”,没事就去祠堂打卡拍照。有人说:“于谦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着。”

更绝的是,于谦的故事还成了民间传说。有人说他是文天祥转世,有人说他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甚至还有人编了个顺口溜:“于谦于谦,铁骨铮铮;救时宰相,千古留名。”

结语:于谦的现代启示录

于谦的一生,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他怼过王爷、斗过太监、扛过外敌,最后却死在了自己人手里。但他用生命证明:真正的英雄,不是不会犯错,而是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

在当今社会,于谦的故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他告诉我们:职场上,能力固然重要,但人品更重要;生活中,我们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面对困难,我们可以害怕,但不能退缩。毕竟,人生就像石灰,不经历千锤百炼,怎能留下清白?

最后,让我们用于谦的《石灰吟》来结束这个故事: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就是于谦的一生,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追求的人生境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