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书虫眼中的历史 > 第64章 耶律楚材

书虫眼中的历史 第64章 耶律楚材

作者: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23:04:02

耶律楚材:一个文科生如何玩转蒙古帝国

第一章 契丹版别人家的孩子养成记

公元1190年,在金朝中都大兴府(今北京),一个契丹贵族家庭诞生了一位。耶律楚材还在娘胎里时,他的父亲耶律履就掐指一算:此子必成伟器。这位金朝尚书右丞大概没想到,儿子日后不仅成了蒙古帝国的救火队长,还把这个职业玩出了新高度。

耶律楚材的童年堪称学霸养成模板。别的小孩在玩泥巴时,他已经能背诵《论语》《春秋》;别人在追蝴蝶时,他正蹲在书房研究《太玄经》。最绝的是,他还把烹饪书里的调料名串成打油诗:花椒八角配生姜,治国犹如熬肉汤。气得他娘杨氏直拍桌子:再调皮就把你送去私塾!

不过,耶律楚材可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他特别擅长语言艺术,有一次参加科举考试,题目要求写一篇谈天说地的文章。这哥们儿直接用契丹语成语编了个段子:天上星,地下灯,成吉思汗的弯刀亮晶晶。考官们笑得前仰后合,却发现文章思想深邃,愣是给了个状元中的战斗机的评价。

第二章 蒙古糙汉遇上文弱书生

1215年,成吉思汗的铁骑攻破中都。耶律楚材站在城头,看着满地狼藉,心里嘀咕:这蒙古人咋比契丹人还能折腾?没想到,几天后他就收到了成吉思汗的offer听说你会占卜?来给我当国师吧!

耶律楚材就这样成了蒙古帝国的高级顾问。第一次见面,成吉思汗上下打量着这个文绉绉的书生:你能帮我打天下?耶律楚材扶了扶眼镜:大汗,我能帮你管天下。成吉思汗哈哈大笑:好!以后你就是我的活字典

在西征路上,耶律楚材充分展示了文科生的智慧。有一次,蒙古军队攻打撒马尔罕,守将负隅顽抗。成吉思汗气得要屠城,耶律楚材赶紧掏出算盘:大汗,您算笔账:杀光百姓只能得座空城,留下他们每年能收一百万两银子的税。成吉思汗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好像有点道理。就这样,一座城的百姓保住了性命。

第三章 把蒙古帝国改造成文明人

窝阔台即位后,耶律楚材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这位新大汗看着满朝蒙古贵族,挠了挠头:老楚,你说咱们咋管理这么大的地盘?耶律楚材微微一笑,掏出一份《便宜一十八事》:陛下,按我说的来。

这十八条改革措施堪称蒙古帝国汉化指南。耶律楚材首先设立十路课税所,让文人掌管财政。蒙古贵族们不干了:我们骑马打天下,凭啥让这些酸秀才管钱?耶律楚材不慌不忙地说:各位将军,你们打仗是把好手,但管钱嘛......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还得靠这里。

最绝的是他推行的五户丝制。简单来说,就是每五户人家交一斤丝,既保证了国家收入,又避免了过度剥削。有个蒙古王爷不服气:老子的地盘我说了算!耶律楚材直接怼回去:王爷,您要是想让百姓都跑光,尽管随便收。王爷被噎得哑口无言 。

第四章 当宗教界的跨界达人

耶律楚材的朋友圈堪称宗教全明星阵容。他拜禅宗高僧万松老人为师,法号湛然居士,没事就和师父讨论佛法与治国。有一次,万松老人问他:你天天和蒙古人打交道,不怕玷污了佛性?耶律楚材笑着回答:师父,我这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除了佛教,耶律楚材对道教也颇有研究。他曾陪同成吉思汗接见全真教道士丘处机,两人在大漠中边走边聊。丘处机说:要长生,先清心寡欲。耶律楚材接话:要治国,先轻徭薄赋。成吉思汗在一旁听得直点头:你们俩一个管灵魂,一个管肚皮,都很重要。

最有意思的是,耶律楚材还写过一首诗调侃维摩诘:却笑维摩无手段,但将盂饭到尘中。意思是说,这位佛教居士只会送饭,哪像我既能念经又能治国。

第五章 经济战线上的反套路专家

耶律楚材在经济领域堪称反套路专家。蒙古帝国初期流行包税制,就是把税收承包给商人,结果商人拼命压榨百姓。耶律楚材看不下去了,对窝阔台说:陛下,这就好比把羊群交给狼看管,最后连羊毛都不剩。

他提出的三权分立制度更是一绝:地方官员管民政,万户府管军政,课税所管财政。有个蒙古将军不服气:老子打仗的时候,你还在读书呢!耶律楚材反问:将军,您能同时骑马、射箭、记账吗?将军哑口无言 。

更绝的是他对付高利贷的办法。当时蒙古贵族放债,利息高得离谱,本银1锭,10年后利滚利能变成1000锭。耶律楚材直接下令:所有债务以本利相等为限,多出来的利息一笔勾销!那些靠高利贷发家的商人哭天喊地,百姓们却拍手称快。

第六章 与蒙古贵族的相爱相杀

耶律楚材的改革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蒙古贵族们对他是又恨又怕。有一次,一个王爷在朝堂上指着他鼻子骂:你一个契丹人,凭啥管我们蒙古人的事?耶律楚材不卑不亢地回答:王爷,我管的是整个帝国的事,难道您想让蒙古人永远当强盗?

最惊险的一次是回回商人奥都剌合蛮的商包税计划。这哥们儿提出每年交220万两银子承包中原税收,窝阔台差点就答应了。耶律楚材急得直哭:陛下,这是饮鸩止渴啊!他当场算了一笔账:现在每年收110万两,已经够军费了。如果让商人承包,他们肯定加倍征收,百姓被逼急了会造反的!窝阔台这才如梦初醒 。

不过,耶律楚材也有的时候。有一次,蒙古贵族们在宴会上逼他喝酒,他推托说:我酒量不行,喝多了会误事。一个将军嘲笑他:你连酒都不敢喝,算什么男人?耶律楚材微微一笑:我要是醉了,谁来帮你们管钱?众人哑口无言。

第七章 最后的救火队长

1241年,窝阔台病逝,乃马真皇后摄政。这位皇后宠信奥都剌合蛮,耶律楚材的处境急转直下。有一次,奥都剌合蛮拿着一份文件来找他盖章,耶律楚材拒绝道:没有陛下的命令,我不能盖。奥都剌合蛮威胁他:你不怕掉脑袋?耶律楚材拍案而起:我这条命是陛下给的,要杀便杀!

尽管处境艰难,耶律楚材依然坚持改革。他设立编修所、经籍所,保护了大量文化典籍;他推行科举制度,让汉人儒士有了晋升通道。有人劝他:都这时候了,你还折腾啥?他回答: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天下百姓争一线生机。

1244年,耶律楚材在抑郁中病逝。蒙古帝国的官员们悲痛万分,和林城甚至罢市哀悼。他的儿子耶律铸遵照遗嘱,将他葬在玉泉东瓮山(今颐和园万寿山脚下)。这位全能型文臣,最终在青山绿水间找到了安息之所 。

第八章 历史的反转剧

耶律楚材的一生堪称历史反转剧。他本是契丹贵族,却成了蒙古帝国的顶梁柱;他手无缚鸡之力,却用智慧驯服了草原铁骑;他推行汉化改革,却被一些人骂作。然而,历史最终给了他公正的评价:元文宗追赠他为太师、广宁王,谥号——这是文人最高的荣誉。

有人说,耶律楚材是契丹人的骄傲;也有人说,他是蒙古帝国的良心。但无论如何,他用一生证明了:一个文科生,也能在铁血时代书写传奇。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虽不能上马杀敌,但可以下马治天下。

这就是耶律楚材,一个跨界奇才,一个救火队长,一个用智慧改变历史的人。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时代的洪流中,只要有勇气、有智慧、有担当,就能在逆境中创造奇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