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书虫眼中的历史 > 第69章 宗泽

书虫眼中的历史 第69章 宗泽

作者: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23:04:02

宗泽:南宋初年的愤怒老炮儿与他的渡河梦

第一章:从愤青县令抗金网红——五十岁才开窍的逆袭之路

在南宋的武将朋友圈里,宗泽绝对是大器晚成的代表。这哥们前半辈子活得跟个愤青文官似的,考中进士后被分配到地方当县令,别人都在琢磨怎么捞钱,他偏要管民生疾苦,结果得罪了一堆土豪劣绅。

三十岁那年,他在河北磁州当县令,当地有个恶霸仗着女婿是朝中大官,天天强占老百姓的田地。宗泽二话不说把人抓起来,恶霸的女婿派人来说情:宗县令,给个面子,放了我老丈人。宗泽把说情信往地上一摔:你老丈人抢地的时候,给老百姓面子了吗?当场打了恶霸三十大板,还把田地还给了百姓。老百姓给他送了块匾,写着宗青天,他却改成宗老愤,说:我就是看不惯欺负人的。

就这么在地方了二十多年,直到五十岁,宗泽突然了——金兵南下,北宋快完蛋了,他觉得光当没用,得拿起刀枪干。于是他主动请缨去河北前线,朝廷的人都笑他:老宗都五十了,走路都喘,还想去打仗?宗泽听了冷笑:我打金兵不用腿,用嘴就能骂死他们!

没想到这老头还真有军事天赋。他到磁州(今河北磁县)时,金兵刚打下开封,正准备进攻磁州。城里的官员吓得打包行李要跑路,宗泽把城门一锁:谁跑我就砍谁的腿!然后带着老百姓挖壕沟、造弓箭,还把庙里的铜像熔了做箭头。有个老道跑来阻止:这是菩萨像,不能熔!宗泽说:菩萨要是有灵,也该帮咱们打金兵,总不能看着老百姓被欺负吧?

金兵攻城那天,宗泽站在城头,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官服,手里拎着把菜刀(据说来不及找兵器),对着城下喊:金狗们听着,我宗泽在这儿等着你们,有种的上来!金兵主帅估计从没见过这么的文官,愣了一下,结果被城上的弓箭射得人仰马翻。

这仗打完,宗泽成了抗金网红。河北老百姓都说:磁州有个宗县令,比武将还能打!连宋高宗都听说了:那个老愤青居然会打仗?把他调到开封去试试。

第二章:开封城的拆迁办主任——从废墟到防线的神操作

宗泽到开封时,这地方刚被金兵洗劫过,跟个大型拆迁现场似的:城墙塌了一半,街道上全是垃圾,老百姓饿得啃树皮。更要命的是,金兵还在城外晃悠,天天往城里扔石头,跟小孩砸玻璃似的。

文官们见了这场景直摇头:这破城没法守,还是撤吧。宗泽却撸起袖子:没法守就修!他成了宋朝最硬核的拆迁办主任——拆了被烧毁的民房当建材,组织老百姓搬石头补城墙,连寺庙道观的院墙都没放过。有个和尚跑来抗议:大人,拆了院墙菩萨会生气的!宗泽指着城外:金兵来了,菩萨能帮你挡箭吗?

光修城墙还不够,他得招兵。可当时的士兵早就被金兵打怕了,听说要去开封守城,腿肚子都转筋。宗泽想了个招:当兵的每月发三斗米,家属免费住公租房!这政策一出台,流民、溃兵全跑来参军,连山东、河北的绿林好汉都带着兄弟来投奔,其中就有后来的岳飞——当时还是个二十岁的愣头青,带着几百人来应聘。

宗泽面试岳飞那天,这小子还挺横:我打仗有自己的章法,不听瞎指挥。宗泽乐了:我就喜欢有脾气的,比那些只会磕头的强。当场给了他个秉义郎的官,相当于现在的营级干部。后来岳飞常跟人说:宗大人是第一个不把我当小屁孩的上司。

开封城里很快热闹起来,宗泽还搞起了战时经济:开了几十家军工厂造弓箭,组织妇女缝军装,连路边的乞丐都被编成巡逻队——发现金兵探子就给俩馒头。有次金兵派了个间谍混进城,结果被乞丐举报,抓起来的时候还揣着刚领的馒头,间谍哭了:你们这儿的乞丐都这么负责任吗?

第三章:十三次大捷的防守反击——老愤青的军事鬼才

宗泽守开封,玩的是防守反击的套路。金兵总觉得这老头是个文官,好欺负,动不动就带几万人来,结果每次都被揍得鼻青脸肿。

第一次是金将完颜兀术(就是金兀术)带五千骑兵来试探。宗泽让人在城外的树林里埋了几百个土炸弹(用陶罐装火药和碎石),等金兵一进去,立马点火。只听噼里啪啦一阵响,金兵被炸得人仰马翻,金兀术帽子都炸飞了,光着脑袋跑回去,从此得了个外号秃兀术。

第二次更绝。金兵想学特洛伊木马,把几百个士兵藏在大车里,假装送粮食进城。宗泽早就得到消息,让人在城门口挖了条沟,大车一到就把轮子陷进去,然后扔火把烧。藏在车里的金兵要么被烧死,要么跳出来被砍,金兀术听说后直拍大腿:这老头比狐狸还精!

最经典的是滑州大捷。当时金兵十万大军来攻,宗泽却只派了三千人去迎敌。部下都急了:大人,这是以卵击石啊!宗泽指着地图:他们要过黄河,必经滑州,那儿有座桥,咱们去拆桥。可士兵们说桥太结实,拆不动。宗泽笑了:不用拆,给桥板涂油。

金兵到了滑州,见桥好好的,乐呵呵地往上冲,结果刚走到桥中间,脚下一滑,跟下饺子似的掉进黄河。后面的人想退,被宗泽的军队从后面一捅,全成了落水狗。这仗打完,金兵私下里传:开封那个老东西太损,打仗不用刀,用猪油!

宗泽在开封一年多,打了十三次胜仗,把金兵打得有心理阴影了。有次金兀术跟部下喝酒,喝高了说:我这辈子谁都不怕,就怕开封城上那个白胡子老头。部下赶紧捂他嘴:小声点,被宗泽听见,又该来偷袭了。

可他越能打,朝廷里的文官越难受。他们天天在宋高宗耳边念叨:宗泽太能惹事,万一把金兵惹毛了,咱们在扬州就待不安稳了。宋高宗本来就怕金兵,听多了也犯嘀咕,给宗泽发了道圣旨:不准主动出击,好好守城就行。

宗泽收到圣旨气得把桌子都掀了:这群混蛋!等金兵打到扬州,看你们往哪儿跑!

第四章:二十四道渡河奏折——老愤青的泣血呐喊

宗泽的终极梦想是——打过黄河去,收复失地,把宋徽宗、宋钦宗救回来。为了这个梦想,他成了南宋最执着的奏折达人,一年多时间写了二十四道奏折,史称乞回銮二十四疏,平均半个月一道,比现在的催更博主还勤快。

他的奏折写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开头总爱说臣已七十有旬,死不足惜,中间痛骂主和派,结尾必喊陛下速回开封,臣愿率诸将渡河!宋高宗看这些奏折跟看催命符似的,每次都皱着眉说:知道了,老宗辛苦了。然后就扔一边。

有次宗泽急了,让人把奏折抄了几百份,贴在扬州城的大街小巷,连茶馆酒楼都不放过。老百姓看了纷纷上书:陛下,听宗大人的话吧!主和派大臣气得跳脚:宗泽这是煽动民意!宋高宗没办法,只好派个太监去开封,其实是监视他。

这太监到了开封,宗泽没给他好脸色,带着他去城头看士兵训练,边看边说:你看这些小伙子,多能打,再过三个月就能渡河。太监吓得直哆嗦:大人,可不敢乱说,陛下不让......宗泽眼睛一瞪:我是为大宋说话,不是为陛下一个人!

第二十四道奏折是他病倒后写的。当时他已经七十岁,因为天天熬夜写奏折、看地图,眼睛都快瞎了,背也驼得像座桥。部下劝他:大人,歇会儿吧,奏折写了也没用。宗泽叹口气:写了可能没用,但不写,我对不起开封的百姓,对不起这些士兵。

这道奏折写得歪歪扭扭,好多字都重叠了,最后一句是:臣殒身不恤,惟陛下留神!意思是我死了也不怕,只求陛下上点心!可这道奏折送出去,照样石沉大海。

第五章:临终三呼——老愤青的最后倔强

建炎二年(1128年)七月,宗泽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他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的开封城墙,突然让部下把岳飞叫来。

岳飞赶到时,见老上司已经瘦得脱了形,眼泪当时就下来了:大人,您会好起来的,我们还等着跟您渡河呢!宗泽抓住他的手,气若游丝:鹏举(岳飞字),我不行了......渡河的事,就交给你了......

当天晚上,开封城刮起大风,吹得城墙呜呜响,像在哭。宗泽的部下都守在门外,突然听见屋里传来大喊:渡河!渡河!渡河!三声喊完,没了动静。

推门进去一看,老头已经咽气了,眼睛还睁着,盯着北方。岳飞走上前,轻轻帮他合上眼:大人,您放心,我们一定渡河。

他的葬礼成了军民联合追悼会。开封百姓自发沿街跪拜,士兵们穿着铠甲哭,连以前被他拆过院墙的和尚都来念经。有个八十岁的老兵哭着说:我跟着老将军打了一年仗,他从没让我们饿过肚子,还总说打完仗让你们回家种地......

宗泽死后,他一手打造的开封防线很快就垮了。继任的杜充是个投降派,把宗泽招的兵解散,把修的城墙拆了,连岳飞都气得带兵出走。金兵再打来时,开封城没怎么抵抗就破了,老百姓想起宗泽,都说:要是老将军在,金狗进不来!

第六章:历史的渡河志——为何宗泽成了南宋的精神图腾

宗泽这辈子,活得像个愤怒的理想主义者。他前半生跟土豪劣绅斗,后半生跟金兵斗,跟主和派斗,跟昏庸的皇帝斗,最后把自己斗死了,也没实现的梦想。

但他的价值,恰恰在于这没实现的梦想。在南宋初年那个逃跑成风的时代,宗泽像一根倔强的骨头,硬撑着不让宋朝彻底趴下。他招的兵成了后来岳家军、韩世忠部队的骨干,他写的二十四道奏折成了抗金宣言,连他最后喊的,都成了南宋军民的精神口号。

后来岳飞每次打胜仗,都会在阵前大喊:这是为了宗大人的渡河志!他还在鄂州(今武汉)给宗泽建了座祠堂,每年忌日都去祭拜。有次他在祠堂里哭着说:老大人,我离黄河越来越近了,可您在哪儿呢?

宗泽的故事告诉我们:有些梦想,就算自己实现不了,也会像种子一样,在别人心里发芽。他没打过惊天动地的大胜仗,没当过多大的官,甚至连的名声都差点被主和派抹黑,但老百姓记得他——记得那个在废墟上重建开封的老头,记得那个给士兵发米的老头,记得那个喊着死去的老头。

现在,在河南开封还有座宗泽庙,庙里有块碑,刻着他的二十四道奏折节选。有游客看完会问:这人最后成功了吗?导游总会说:他没成功,但他让后来的人知道,什么叫坚持。

如果宗泽能穿越到现在,估计会对着南宋历史书骂:杜充那小子居然没被写进奸臣传?还有宋高宗,跑那么快干嘛,我的兵能护住他!骂完可能会叹口气,然后眼睛一亮:哎,岳飞那小子后来打得不错啊,没白给我当部下......

这大概就是理想主义者的宿命——自己未必能抵达彼岸,但总能照亮后来者的路。宗泽的渡河梦虽然碎了,但碎成了星星,照亮了南宋军民的抗金之路,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动人的未完成之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