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书虫眼中的历史 > 第68章 种师道

书虫眼中的历史 第68章 种师道

作者: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23:04:02

种师道:北宋末年的老炮儿战神与他的职场困境

第一章:种家将的老字号——从西北到京城的家族企业

在北宋的武将圈里,种师道绝对是老字号传人。他们种家在西北经营了好几代,相当于宋朝的西北军区控股集团,爷爷种世衡是集团创始人,爸爸种谔是cEo,到他这辈,已经是第三代掌门人。用现在的话说,种师道一出生就含着将军令,户口本上职业那一栏默认是抗西夏专业户。

这哥们年轻时可不是现在电视剧里的小鲜肉形象,史书记载他身长七尺,风骨伟岸,换算成现在得有一米八多,站在宋朝文官堆里跟铁塔似的。但他偏不靠颜值吃饭,二十岁就去西北前线基层锻炼,跟着叔叔伯伯们砍西夏人。有次西夏小股部队来偷袭,种师道拎着大刀追了人家二十里地,把领头的鼻子削了下来,回来还跟战友开玩笑:这西夏人的鼻子,比咱们的蒜还脆。

种家将在西北有多牛?当地老百姓编歌谣:种家军,打胜仗,西夏人,哭爹娘。连西夏国王都知道,宋朝的军队可以惹,种家的军队不能惹。有次西夏想跟宋朝和亲,特意嘱咐使者:千万别提种师道,提了公主该不愿意嫁了。

但种师道的职场生涯却像坐过山车。四十岁那年,他因为反对上司的豆腐渣工程(修堡垒偷工减料),被穿小鞋贬到了地方当城管局长。他天天穿着官服在街上撵小贩,小贩们私下说:这局长看着像打仗的,怎么跑来管我们摆摊?种师道听了嘿嘿笑:管你们比管西夏人容易,至少你们不砍人。

就这么在地方晃悠了十几年,直到六十岁,朝廷突然想起还有这么个老字号战神。当时金兵开始在边境蠢蠢欲动,宋徽宗急得团团转,有人说:要不,把种师道叫回来?他对付游牧民族有经验。

种师道接到调令时正在院子里浇花,看完圣旨把水壶一扔:得,退休生活泡汤了,又得去砍人了。

第二章:第一次东京保卫战——老炮儿教你怎么打群架

种师道回京城时,正赶上金兵第一次包围开封。当时城里乱成一锅粥,宋徽宗吓得传位给儿子宋钦宗,自己带着后宫去南方,留下一群文官对着城墙哭。宋钦宗见了种师道,差点当场跪下:老种啊,你可算来了!金兵都快砸门了!

种师道先没看城防,反而问:陛下,城里有多少酒?

宋钦宗懵了:这都啥时候了还问酒?

将士们守城得喝酒暖身子啊!种师道大手一挥,先搬五十坛到城头,再让御膳房每天送两百斤羊肉。

这波操作让文官们大跌眼镜:种将军这是要在城头开派对?结果士兵们喝着酒啃着肉,士气直接拉满,对着城外金兵喊:你们要不要也来两口?金兵哨兵摸不着头脑:这宋朝人是不是吓傻了?

更绝的是种师道的心理战。他让人在城墙上搭了个戏台,白天让士兵们在上面摔跤比武,晚上点起篝火跳集体舞。金兵主帅完颜宗望拿着望远镜看了三天,越看越慌:不对啊,这开封城里怎么跟过年似的?是不是有埋伏?

有次完颜宗望派使者来,种师道亲自接待。使者刚要开口,种师道拿起桌上的羊腿就啃,边啃边说:你们那地方是不是缺肉吃?看把你瘦的。使者被噎得说不出话,回去跟完颜宗望报告:那老头太能吃了,估计城里粮草充足得很。

其实当时开封城里早就缺粮了,种师道让厨房把米熬成稀粥,故意泼在城根下,金兵探子看到了回去报:宋朝人把白米饭都扔了,太奢侈了!

但这老炮儿也有头疼的时候——宋钦宗身边全是投降派文官,天天在皇帝耳边念叨:种师道太老了,脑子不好使,还是议和吧。有次种师道正在城墙上布置防务,宋钦宗派人来传旨:不准主动出击,违者斩!种师道气得把头盔往地上一摔:这是打仗还是过家家?

好在他有个神助攻侄子种师中,偷偷带了三千人摸到金兵粮道,一把火给烧了。金兵没了粮草,完颜宗望只好撤兵,临走前还对着城头喊:种老头,咱们下次再约!种师道站在城头挥挥手:随时奉陪,管饭!

第一次东京保卫战就这么以加的方式赢了,开封百姓夹道欢迎种师道,给他送了个外号——老种佛,意思是他像菩萨一样救了全城人。

第三章:职场斗争比打仗难——跟文官玩心眼的老江湖

打退金兵后,种师道本以为能安心搞防务,没想到掉进了职场斗争的坑。宋朝的文官们见他威望太高,心里酸得冒泡,尤其是宰相李邦彦,天天在宋钦宗面前说:种师道拥兵自重,早晚要造反。

有次朝堂开会,李邦彦拿着一份军费账单阴阳怪气:种将军,您这羊肉钱是不是有点超标?一只羊居然报了十贯钱,是金子做的羊吗?种师道拿起账单看了看,慢悠悠地说:李大人有所不知,这是给守城士兵补身子的特供羊,每只羊都喝过大宋的好酒,所以贵点。满朝文武憋不住笑,李邦彦的脸跟猪肝似的。

更糟的是宋钦宗是个妈宝男,听太后和文官们的话比谁都快。种师道建议他坚壁清野,徐图恢复,意思是先稳住阵脚再反击,宋钦宗点头说好;转头李邦彦说不如割地赔款,省事,他也点头说好。搞得种师道私下跟侄子种师中说:这皇帝跟我孙子似的,说变就变。

最搞笑的是郭京神棍事件。有个叫郭京的骗子自称会六甲神兵,能刀枪不入,忽悠得宋钦宗深信不疑。种师道听说后,拄着拐杖去找郭京:你说你刀枪不入?来,我用这拐杖捅你一下试试。郭京吓得躲在柱子后面:老将军,我这法术得在战场上才能用。种师道冷笑:我看你是在刑场上才能显灵!

可宋钦宗居然真信了郭京的鬼话,让他带守城。种师道气得在家躺了三天,哀叹:我种家三代抗敌,没想到最后栽在一个神棍手里!

果然,金兵第二次南下时,郭京的刚打开城门就被砍得七零八落,金兵趁机冲了进来。种师道当时正在城外召集援军,听说城破了,一口老血喷了出来:竖子误国啊!

第四章:乱世中的老炮儿坚守——从开封到归途的最后倔强

开封城破后,种师道成了背锅侠。文官们纷纷上书:都怪种师道年纪太大,指挥不力!宋钦宗也顺水推舟,把他贬为中太一宫使——听起来像个道观管理员,其实就是让他退休。

这时候的种师道已经七十四岁,走路都得拄拐杖,但脾气一点没改。他接到贬谪令那天,穿着一身旧铠甲去皇宫门口跪着:陛下,让我带最后一队兵吧,哪怕战死在城下也行!宋钦宗躲在宫里不敢见他,只派个小太监出来说:陛下说了,您老还是回家养老吧。

种师道望着紧闭的宫门,突然笑了:我种家在西北守了几十年国门,没想到最后连皇宫的门都进不去了。转身离开时,拐杖戳在地上咚咚响,像在敲北宋王朝的丧钟。

他的归途成了一场民间自发致敬之旅。从开封到洛阳的路上,老百姓听说老种经略相公路过,纷纷提着鸡蛋腊肉堵在路上,有个八十岁的老头拉着他的手哭:老将军,您不能走啊,您走了谁来保我们?种师道摸着老头的手说:放心,总会有人站出来的。

走到洛阳时,他听说金兵把宋徽宗、宋钦宗都掳走了(就是靖康之耻),当场就晕了过去。醒来后不吃不喝,天天对着北方叹气,没多久就病倒了。弥留之际,他让家人把他的铠甲放在床边,挣扎着穿上,指着北方说: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再杀几个金狗......

咽气前,他突然坐起来,大喊三声:渡河!渡河!渡河!(跟后来的宗泽喊的居然一样,不愧是宋朝硬汉)喊完头一歪,就这么走了。

种师道死后,他的侄子种师中继续抗金,最后战死在山西战场;他的部下们大多成了后来岳飞、韩世忠的骨干。有人说,种师道就像北宋末年的一根顶梁柱,他一倒,整个王朝就塌了。

第五章:历史的老字号——种师道为何成了北宋最后的靠谱者

现在回头看种师道的一生,就像看一家百年老店的最后挣扎。种家将这个老字号,在北宋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下,硬是靠一代代人的血拼维持着声誉,到种师道这辈,已经是最后的招牌。

这哥们身上有股宋朝武将少有的老炮儿劲儿——认死理,讲义气,打仗有章法,做人有底线。他知道跟文官斗不过就用老江湖的方式应对,知道皇帝糊涂就用迂回战术坚持抗金,就像现在公司里那种能力强但不擅钻营的老员工,看着让人心疼又佩服。

他的悲剧其实是整个北宋的悲剧。一个靠兵变起家的王朝,从太祖赵匡胤开始就防武将像防贼,到了末年,能打仗的武将要么被排挤,要么被冤杀,最后只能靠种师道这样的老字号撑场面。就像一家公司天天搞内斗,把技术骨干都逼走,最后只能让退休的老工程师回来救场,能有好结果吗?

种师道死后不到一年,靖康之耻彻底爆发,北宋灭亡。宋高宗在南方建立南宋后,才想起这位老炮儿的好,追赠他为,还给他建了座祠堂。但这有什么用呢?就像冬天冻死后才想起加衣服,早就晚了。

现在,在陕西延安还有种世衡的青涧城遗址,在河南开封有纪念种师道的老种庙(后来被毁了)。当地老人还会跟小孩讲:以前有个大高个将军,能一个人打十个金兵,还特别爱吃羊肉......

如果种师道能穿越到现在,估计会对着宋朝历史书拍桌子:那郭京的六甲神兵也能写进史书?还有李邦彦那小子,明明是个投降派,居然被写成?骂完可能会叹口气,给自己倒杯酒:算了,反正我种家的仗,打得问心无愧。

这大概就是老字号的底气——不管时代怎么变,不管职场多复杂,守住自己的本分和底线,就算最后成了悲剧英雄,也比那些投机取巧的职场油子活得更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