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服装品牌主理人 > 第7章 从街摊到淘宝三钻

服装品牌主理人 第7章 从街摊到淘宝三钻

作者:汪小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8 09:21:41

那会儿杭州的暮色,像张被油浸透的破报纸,一口就把新兰网吧的霓虹招牌吞了。裤兜里手机嗡嗡一震,我猜准是南希那丫头:“师父!这就到,拜师礼在路上了!”嘿,想起来就乐,这徒弟还是在食堂啃着馒头看NbA直播时,硬唠上的,电力工程系的,专业搞高压电的,脾气也挺“高压”。

网吧排气扇呼呼响,卷着泡面味儿和不知谁身上喷的廉价香水,打旋儿糊人脸。几个裤洞破得能塞进拳头的愣小子叼着烟晃过,眼睛老往我搭在消防栓上的那件大号泼墨卫衣瞟。对面糖人摊老杨的铜锣冷不丁“哐当”一炸!我心提到嗓子眼——城管收网了!那场面,鸡飞狗跳,几个月下来,我已是行家里手。抄起衣架往那辆不知转了几手的三轮车斗里一甩,轮子碾过巷口积水洼“噗嗤”作响,水光里猛地晃见个漆皮短裙的姑娘正举着相机朝我们“咔嚓”,她那耳垂上晃荡的克罗心吊坠,生生被红蓝警笛搅成了一团虚影。拍吧拍吧,我这号人,本就是这城市光影里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尘。

南希就在这档口到了。在那两栋摇摇欲坠的违建楼窄缝里,勉强支棱起我的破烂摊儿。晚高峰的人潮比钱塘江的浪还猛,我们这瞬间成了个漩涡眼,挤满了穿得花枝招展的姑娘,手指戳点着我车斗里那堆涂鸦卫衣。原先挂消防栓上那件大个儿的,眨眼间就被个细高个儿姑娘卷走了,快得跟变戏法似的。

南希躲在围巾里,光剩俩滴溜转的眼睛,蚊子哼哼似的念叨:“这要是被系里谁撞见……”旁边的林夕可不客气,“唰”一下扯掉她的围巾:“醒醒吧大小姐!银泰楼上巴掌大的格子间,一天三千!咱现在这三百押金还三张银行卡里凑呢!”

这话像根刺儿扎进心里。这位置哪来的?交过“学费”!前几天,夜市东头烤红薯的胖大姐,下巴右边那颗朱砂痣我都看腻了。仨人轮流在她摊子上“蹲点”,五块钱一个红薯,能蹲半小时,硬生生摸清了这地儿的命门:六点到八点,下班的、穿西装的挤成一团;九点以后,嘿,全是学生崽儿的天下!林夕那脑子绝,跟画作战地图似的,硬是在一堆摊点里抠出块离公厕二十米远的宝地——味道不大,人流量足!南希当时都咂嘴:“这精细劲儿,比我们杭州地图还准!”你看,草根创业的第一步,核心是啥?“在地面打滚”,扎扎实实了解市场,什么mbA教程,都不如俩红薯带来的情报亲热。

城管杀回马枪那次,南希帮我推着吱呀乱响的三轮死命往网吧后巷冲。她那双恨天高“咔哒”一下卡进下水道井盖缝的瞬间,我眼尾扫到她脚踝上,竟纹着只小小的、展翅欲飞的燕子。原来这咋咋呼呼的丫头心里头,也藏着想飞出去的念想啊!江湖儿女的标签,未必挂在脸上。

夜晚的庆春路夜市像个蒸锅。空气粘糊得能刮层油,裹着的汗味、孜然味、劣质香水味直冲脑门。路灯被梧桐叶切碎成一片片碎银子,我们仨——我,南希,林夕,推着我们那辆叮当作响、载满四季青淘来的“兵刃”的小破三轮,在人缝里艰难穿行。车里装着的,是我设计的SUdU国风潮牌,主打一个泼墨侠客风。南希总爱把那件印着“降龙掌”的牛仔外套罩在白t恤外面;林夕则蹲在车轱辘边上理她新到的“八卦阵”夜光棒球帽,脑袋上新染的蓝毛,在暮色里幽幽放光,瞅着活脱脱是刚从哪座古坟里飘出来的磷火。

“师父!快瞅!”南希猛地一扯我袖子。顺着她眼神一溜,糖画摊前蹲着仨抽着烟、腰上挂满铆钉链子的破洞裤小伙,眼神不善。就是现在!我唰地抽出几件特意磨旧了的“侠客行”oversize卫衣,林夕跟排演过千百遍似的,“啪”一声掀开那堆破音响。林肯公园那声撕心裂肺的吼叫炸开,愣是把满街的嗡嗡声压了下去。前奏一响,那几条“铆钉裤”果然齐刷刷扭过头来。

南希把件卫衣往身上一比划,嗓门清亮:“SUdU!原创正品!杭城独此一家!假一罚十!”她银镯子“哐啷”一下磕在拉链头上,脆生生的。领头黄毛摸着衣领里的刺绣三环LoGo,我顺手就把打火机怼到他面前:“哥,验验料?纯棉的,烧根线头,灰散了就是真佛!”火苗“噌”地窜起那一瞬,我在他们几个放光的瞳孔里读到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林夕突然从车底“哗啦”拽出个破纸箱,盖子一开——一箱子夜光棒球帽在暗影里幽幽泛着绿光,鬼气森森。她抄起一顶反手扣在自己那团蓝“鬼火”上,又手快地往南希那头栗色卷毛上一歪:“喏!《浪漫满屋》里的Rain同款!昨儿刚到港!”恰巧几个女学生路过,眼睛发直地就围了过来。南希麻利地往人家头上试戴,林夕变戏法似的摸出个小圆镜子一举,乱糟糟的夜市灯火在镜面里浮沉流转,晃晃悠悠如同装进了一条流动的星河。

傍晚八点多,城管巡逻车的动静像个不祥鼓点在街角擂响。我们卷防雨布的速度快过消防队演习。南希抓起最后两顶帽子硬塞进还在犹豫的客人手里;林夕单手一提那个破音响就蹿进了三轮后斗。车轮碾过满地梧桐树叶沙沙作响。我掏出手机啪啪啪写短信敲给瑶瑶姐:“姐!明天帮我留三十件‘侠客行’卫衣!千万别漏了SUdU领标!那种带宽铆钉的腰带,有多少,吃多少!”

蹲在网吧后巷收摊点钱,沾着辣椒油和夜市灰土的票子在手里哗哗作响。南希忽然从她那个巨大帆布包里掏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啪”地掀开盖儿——一排糖画小兵整整齐齐列队站着。“老杨给的,”她咧开嘴笑,“说谢谢咱们那天替他撵跑了那几个敲竹杠的混混。”林夕叼着块凤凰形状的糖,“嗡”声道:“下次把碟片哥的双截棍借他震震场面!”

路灯昏黄的光线把我们仨的影子拉长投在脏污的墙上。远处西湖那边飘来几声含混的游船汽笛。林夕唰唰在本子上画着,荧光笔标出夜市的围堵点;南希对着小圆镜仔细涂抹她那莓果红的唇膏,灯光下那抹颜色亮得扎眼;我蹲着清点钞票,心里的小算盘劈啪作响,盘算着攒够钱去淘宝买个前排的广告位。

瑶瑶姐去广州出差,发来的包裹越来越沉,拆开时总混着一股咸涩的海腥气。林夕喜欢把脸埋进衣服堆里猛吸一口:“嚯!这味儿,带劲!就是自由的感觉!”南希则变出个不知从哪个旧货摊淘来的老旧电熨斗,插在网吧后门那仅有的电源上,“刺啦——刺啦——” 慢条斯理地把那些挤得皱巴巴的卫衣、t恤全都熨烫得平平整整。我们甚至给每件衣服都封了江湖号——写意水墨的称“流云”,炸裂泼墨的叫“惊雷”,胸前只印一块神秘拳谱的是“玄机”。

一个飘着冷雨的夜晚,雨点噼里啪啦砸在防雨棚上,又从边沿坠落打湿了林夕刚弄好的水晶甲。三个头发染得跟七色彩虹似的艺校女孩蹲在摊前扒拉着衣服堆。南希眼珠骨碌一转,抓起件“惊雷”就往那红头发女孩身上比划:“哎哟喂!妹妹你这发色,衬这件暗黑水墨风,指定炸街!要不再加点邪劲儿?”话音未落,那手熟稔地就从自己包里抽出支眼线笔,借着举起的手机屏幕微弱的反光,“唰唰”几笔,在女孩锁骨上勾画了一只振翅欲飞的墨色小乌鸦!那蓝幽幽的乌鸦在夜雨里泛着微光,几个女孩的拉链声瞬间响成一片。

林夕也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淘来个二手拍立得,“咔嚓!咔嚓!”,给每个买了衣服的顾客都定格在相纸里。照片们渐渐在网吧二楼我们那个小包间的墙上占据了半壁江山。照片上那些身着铆钉皮衣的汉子,戴着幽光帽子的少女,隔着时光互相打量着,有种时光交错的情谊在无声流淌。

有场暴雨来得特别急,雨水顺着防雨棚哗啦啦灌。我们手脚并用地想收摊保“命”。三个姑娘撑着透明伞噼里啪啦冲过来,领头那姑娘浑身湿得像刚从河里捞出来,怀里却死死护着个拍立得相机,朝我们喊:“看了阿K美院那展!就来找你们!要那个《最后的江湖》一样的!”

南希抖落出几件样品赶紧给姑娘们裹上避寒。我眼神一撇,瞧见其中一个姑娘帆布包上,别着枚熟悉的“中国美术学院”银色小徽章。火种没灭。

生意真正红火起来的时候,瑶瑶姐神秘兮兮地给我们送来个包裹。拆开厚重蛇皮袋的刹那,南希的手镯铛的一声碰在金属衣架上——整整齐齐二十件做旧款飞行夹克!最绝的在后背,是用夜光涂料精心绘制的小块块残缺的敦煌飞天壁画!那涂料干透后留下细密的裂纹,活像刚从哪个古墓里刨出来的真品。

“就叫‘大漠’!”林夕抚摸着那些裂纹,眼睛放光,“必须得搭沙漠靴才够味!”我们连夜把展示柜布置得仿佛真成了个小号盗墓现场。网吧老板老吴也够意思,连他珍藏的一个仿古青铜灯架都搬来借场子;南希路子野,不知从美院哪里弄来张皱巴巴的高仿《丝路山水地图》充当了背景。第二天玻璃柜上的露水还没干透,三个油乎乎皮手套的哈雷骑士就围着展柜打转,他们宽大的手掌印按在玻璃上,像拓下某种隐秘的接头暗号。

风生水起时,糟心事也追着脚后跟来。山寨货像蟑螂一样从巷子里的各个角落钻出。有次收摊,南希在隔壁窄巷撞见一堆仿我们“流云”的假货——那劣质喷漆把原本的意境水墨糟蹋得如同小孩儿涂鸦!第二天摊位上,一块写满红漆大字儿的硬纸板牌赫然立着:“认准‘兵器铺’防伪标——真佛烧身散星芒!”南希当众“刺啦”一下点着根线头演示,火苗映在她倔强的眼睛里,像瞬间开了朵金色火花。

淘宝店踩着“三颗钻”一路飞奔。那会儿,我手把手教南希用网吧里能咯吱作响的扫描仪传图。她脑洞开得离谱,那些衣服总让她摆得像下一秒就要从屏幕里蹦出来干架:“得让它们看着是活的!”林夕那张嘴更是故事大王,有条破洞牛仔裤被她写成“某某无名高手塞外风沙磨穿的战膝”,最后还真唬住个俄罗斯留学生当古董高价捧走!

我们在展示柜前支起“江湖夜宴”。老吴音响一开,南希那支神奇的化妆笔便在顾客脸颊手腕上画出哥特风武林暗号;林夕用荧光涂料直接搅和进发胶,一撮撮莫西干在黑夜中诡异地幽幽亮起!当《Zombie》那鼓点咚咚咚炸破夜色,穿了铆钉夹克的愣头小子、戴着夜光耳钉的酷女孩就在梧桐树影下拼上了舞步。满地的落叶被他们踢得打着旋儿狂飞,像裹成了一道道金色的龙卷风。当保安举着个能亮瞎眼的强光手电筒冲过来要制止时,南希手疾眼快,抄起一件设计独特的“玄机”款短外套塞进他怀里。保安瞅瞅那件“战利品”,望望我们,竟默默把手电搁在地上,调成了花里胡哨的旋转光柱模式……

再后来,那拆迁通知像个巨大的句点,冰冷地贴在网吧斑驳的玻璃门上。老吴指间夹着烟,看着那张宣告结束的公文。展示柜里,那件孤零零的“青花瓷”水墨短款外套,在日光灯惨白的光线下,仿佛易碎得让人心尖揪紧。

最后一个晚上,我们仨加上阿K,啤酒一箱接一箱地堆到墙角。沉默地灌着这杯苦酒。阿K的破投影仪喘息着,把“兵器铺”仨字摇摇晃晃投在那片不久便将成为瓦砾的灰墙上。

推土机啃倒网吧最后半堵墙,我们仨蹲在马路牙子上抽烟。南希突然腾地站起冲进废墟,在砖头瓦砾里扒拉了半晌,回来时手里攥着个烧得扭曲变形的U盘,黢黑黢黑。插进隔壁小卖部那台老破电脑——糊成一团的像素里,是阿K拍下的画面:一个穿着“玄机”秘传拳谱t恤、裹着我们最初的宽大侠客外套的姑娘,在庆春路梧桐落叶的金黄碎片里飞快地打着旋儿,叶片粘在她发间,远远望去,如同簪了几支古老的发饰。

屏幕的光映着脸,眼前那条空荡荡的庆春路仿佛在浮动。我们拎着最后的喷漆罐,冲到新商圈那覆盖得严严实实的装修幕布前,疯狂地喷绘起来。巨大的SUdU标志下,龙飞凤舞甩出四个大字:“侠路同归”。林夕调尽剩下的夜光涂料;南希蹬着轮滑鞋,鬼魅般在巨大的喷绘下快速滑行,留下光影交错的轨迹。最后一笔甩开,积蓄了一天的雨轰然浇下。化学涂料遇水“滋啦啦”腾起一片混沌的彩雾。在那片朦胧弥漫的雾气里,我恍然瞧见网吧里那个旧玻璃展柜又浮了出来,柜门那把挂锁上,仿佛还粘着点糖画摊老杨送的麦芽糖渣。而印着各路拳谱掌诀的卫衣和t恤们,正挤挤挨挨地堆在玻璃后面,如同整装待发的侠客。

走吧,去闯下一个江湖。

城市的推土机从未真正掩埋所有。哪怕我们的江湖摊位成了瓦砾,但南希点验防伪的火苗、林夕夜光帽子下的蓝发、美院废墟上振翅的墨鸦,早无声息烙进这夜市的骨血。

真正的品牌不在玻璃展柜里闪光,它在城管追赶时卡进井盖的恨天高后跟,在瑶瑶姐包裹中扑面而来的海腥咸风,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晚上,湿透女孩怀中紧抱的相机——江湖的印记,只铭刻于生命狼狈滚过、热血浇灌过的地方。

人间生意大多短命。可那夜市江湖教会我的智慧,已如夜光涂料般深沁血肉:

活着,本就是一场摆摊。城管来了,卷铺盖跑路;雨下大了,换个角落支摊;灯火起落间,侠路从未孤绝,江湖就在你我擦肩的烟火气里续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