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服装品牌主理人 > 第42章 摆客货箱里的江湖

服装品牌主理人 第42章 摆客货箱里的江湖

作者:汪小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8 09:21:41

我和碟片哥缩在四季青仓库后门的屋檐底下,对着抽红双喜。刚从印花厂押货熬了通宵回来,碟片哥嘬着快烧到烟屁股的红双喜,把方向盘拍得啪啪响:“这破玩意儿,再修就是糟践钱!得换,弄个大的,加长款的!”

杭州冬日的风,贼拉冷,专往脖领子里钻。这辆陪我们南征北战好几年的破车,在风里哆嗦得跟片树叶似的。车里塞满了新款的SUdU卫衣和t恤。他说的是实话。那会儿每周末都得往临安、富阳那些乡镇集市跑,车肚里装不了几件货,油钱跑一趟都嫌亏。我裹紧那件漏风的老军大衣,心里扒拉着存折上的数:印花厂尾款一结,估计能凑几万块买个二手车。碟片哥这话在理儿,车大点儿,跑一趟多拉点货,省下的不就是赚的吗?

第二天一大早,顶着雪粒子,我俩就扎进了城北旧机动车市场。碟片哥裹着他那件掉毛掉得都快秃噜皮的貂皮夹克,蹲在一辆漆面斑驳的桑塔纳前头,手指甲顺着车门缝里的锈迹“咯吱咯吱”地刮。“嗬!这2000年的老伙计敢要三万五?”他扭头冲车贩子一呲牙,手里的手机在雪地里闪着寒光,“兄弟,你这车不会是跟着唐僧去西天取过经吧?十万八千里打不住?”

皮衣车贩子嘿嘿一笑,也不恼,抬脚“咣”地踹了下轮胎:“发动机刚大修!崭新!你打着听听?”我钻进驾驶座拧钥匙,好家伙,离合器底下传来一阵老猫闹春的“吱呀”噪音,仪表盘上那几个指针,个个都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吧唧纹丝不动。

“昨天还开着这宝贝儿去南京接媳妇呢!”车贩子趴在车窗上,唾沫星子混着雪花乱飞,落在他抹了半斤发胶的头顶,“油门踩到一百五,稳当着呢!”

碟片哥冷不丁伸手拍他肩膀,另一只手直戳车屁股:“没出过事?那这俩尾灯罩咋比老子的门牙还豁?”我探头一看,后保险杠果然裂得像蜘蛛网,还嵌着碎玻璃碴。车贩子眼珠子滴溜一转,干笑两声:“嗨!昨晚倒车蹭了下墙,没顾上收拾……小意思,小意思!”

又转到捷达摊儿,雪更大了。一辆03款的银灰捷达埋在雪堆里,锃光瓦亮的,像个刚剥壳的水煮蛋。碟片哥掀开机盖那架势,认真劲儿快赶上掀新娘盖头了,沾着雪的睫毛一眨一眨:“哟呵,这‘心脏’收拾得挺干净嘛!”试车时他故意往冰面上开,“哗啦”一声,方向盘猛地变成脱缰的野驴,车往右边跑偏的厉害!

“拐了拐了!”我在后座被甩得像滚地葫芦,怀里抱的热水袋“噗嗤”一声直接“亲”上车窗玻璃。车贩子赶紧抹挡风玻璃上的雾气:“做个四轮定位就行……”话还没落,发动机“嘎”一声,彻底没了动静!碟片哥连拧三次钥匙,油表指针明明指着“一半”,可这铁疙瘩就是一动不动。

“哎呦喂,这地方的水啊,比钱塘江都深!”碟片哥蹲在市场门口的馄饨摊前,捧着碗热汤硬塞给我。他那军勾靴子底粘着黑乎乎的雪泥机油混合物,在水泥地上洇出好几个印子。我心也跟着凉了半截儿。

万般无奈,想起瑶瑶姐。这位大姐路子野,手机里存着半个杭州城的号码。电话打过去,听筒里传来她刚睡醒带点绵软的吴语:“死当车要不要?之前我让老葛留了辆五菱拉货,你要你先去开走,去石祥路,现在就去!”

当铺后院,一辆04年的加长五菱,裹着厚厚的积雪,像头憨厚的银灰色大熊趴在那儿。碟片哥“唰”地掀开篷布,手指在车斗铁板上“当当当”敲得脆响,跟弹钢琴似的:“六米三的货箱!卧槽!这下妥了!能并排摆多少箱货啊!”他钻进驾驶室,身子陷进去,那破座椅弹簧“嘎吱”一声,听着都替他腰疼。

“方向盘是有点沉,”他双手握着方向盘艰难地转了两圈,鼻尖快贴到挡风玻璃上了,“不过这劲儿!比我那台老五菱强多了!就它!”

当铺老板老葛蹲在屋檐阴影里,“滋啦”抽着红梅烟,烟头的火星在暮色里时隐时现:“要不是瑶瑶开口,三万块,少一毛都不行。”我俩互相瞅瞅,牙一咬,把钱掏了。那时候就琢磨,为了后面能多拉点货、多挣点,这“沉”方向盘,捏着也得认!

回四季青的路上,碟片哥把暖风开到最大,车厢里弥漫着一股机油混着融雪的怪味儿。他单手扶方向盘,另一只手在杂物格摸索半天,掏出半包软塌塌的受潮蝴蝶酥:“等会儿到仓库,哥请客,热乎的酒酿圆子管够!”仪表盘泛着绿光的指针微微抖动,说也奇怪,这感觉,跟我当初推着破三轮第一次出摊那个早上一模一样——路不好走,但前头有奔头。

新到的三十箱SUdU新款卫衣t恤,在四季青货运站的水泥月台上码得整整齐齐。掀开墨绿篷布,“SUdU潮牌”那几个大红印章在暮色里洇开,像新鲜的伤口,透着股狠劲儿。

碟片哥的军勾靴子“咣”一脚踹开五菱车后挡板,冻得通红的脸上眼睛贼亮:“瞅瞅!这才叫肚量!塞三十箱?玩儿似的!”他说话的白气都黏在貂毛领子上了。车厢的铁皮在冬日的空气里嘶嘶作响,像在抗议。搬第十箱的时候,我手套破了个洞,指关节硬生生蹭在纸箱锋利的封口胶带上,“刺啦”,立马就是一道血口子。

物流站老会计,戴着挂了层哈气的眼镜从铁皮屋里探出头:“小兄弟,下回试试申通嘛,江浙沪隔天到,八毛钱一公斤……”这话听着轻巧。我盯着五菱车屁股突突冒出的黑烟,在雪地上画着歪歪扭扭的线,突然想起上个月那辆散架三轮——运三十箱货?足足跑了五趟!最后一箱还在城东立交赶上暴雨,泡成了咸菜干,心疼得我直抽抽。所以啊,“门到门”听着贵点儿,但省下的是命——你的命,货的命,还有赶趟的黄金时机!

深夜,四季青旁边小仓库,大脑袋电脑屏幕泛着幽幽的蓝光。我在“阿里巴巴批发网”上传完最后一张SUdU新款t恤——是水墨风的武侠人物剪影。刚关掉网页,“摆客论坛”的私信“叮叮当当”就冒出来十几条。再一看,之前发的那条介绍SUdU武侠卫衣的帖子,在“货源版块”被顶成了热帖!淘宝店铺后台的“叮咚”声跟交响乐似的此起彼伏,qq上那几十个满员的SUdU品牌代理群,头像闪得比迪厅镭射灯还快。显示器右下角跳到凌晨两点,窗外的雪光把天花板都映亮了。这批新货,看来不愁卖了。这就是网络的力量,小门脸挂个大招牌。

景芳亭夜市入口,烤红薯的香气把人勾过去。二十来个摊主,甭管男的女的,都裹着清一色的军绿大衣,左胸上印着“摆客网”的LoGo,被炭火映得一明一暗。这是我们“摆客网”第一次线下聚会,我找美院学生专门设计的文化衫——左胸绣着小巧的SUdU三环标,后背是“奋斗改变命运”的狂草大字。碟片哥把最后一顶带红五星的毛线帽,精准地扣在煎饼果子大姐头上:“下个月印花厂做新款,咱们组团!人够多,直接杀他个三折!”那红星在霓虹灯底下,一跳一跳,真像团小火苗。人啊,聚堆儿才有力气,抱团才能取暖。

仓库里的SUdU衣服走得飞快,有时一天一二百件就出去了。我在阿里巴巴店铺首页挂上醒目的“摆客联盟特供”横幅,每件衣服的包装袋里都塞张自制名片——正面印着咱家那辆加长五菱的剪影,加粗写着“货通江浙沪”,背面就七个大字“七天包退换”!别小看这张纸片片,信任感就是从这点滴积累的,小摊也得有“规矩”。

有次在吴山夜市收摊,卖羊毛袜的大叔,一把拉住我袖口:“小老板,你知道全中国有多少摆摊的吗?”他布满裂口的手指在夜风里比划了一个巨大的数字,形状活像棵饱经风霜的老树杈,“要是都从你这走货……”这句话,直接给我脑袋里劈了道闪电!对啊!平台!这就是平台!想想楼下那辆五菱发动时跟咳嗽似的噪音,我常盯着掉皮的天花板琢磨:要是全国几千万地摊人的进货单摞起来,能比雷锋塔高多少层?碟片哥有回喝多了,拍着方向盘嚷嚷:“等咱网站上市了,老子买十辆五菱,车头全焊上SUdU的标!排成一溜开出去,那才叫气派!”这大话糙理不糙——小买卖得有做大蛋糕的野心。

雪后初晴,阳光穿过光秃秃的树杈,洒在堆满“SUdU”文化衫的货架上。几个路过的大学生拿着手机对着新款SUdU拍照。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蹲下身挑t恤,突然抬头问:“师兄,你们还招校园代理吗?”他眼镜片上反射着远处正在疯长的环球中心钢架子,在天上勾勒出冷硬的线条。那会儿,我仿佛看见我们正在敲打的东西,也正像那座高楼一样,一点点支棱起来,变得越来越结实。下一代的力量,小,但充满可能。

夜市东头那推小三轮的老洪,扯着跟我们同款的电喇叭吆喝:“SUdU武侠风卫衣——厂家直销啦!”那嘶哑的电子音,直接撞上了西头大卡车摊位轰鸣的柴油发电机。两家摊位上挂着的同款SUdU武侠t恤,跟批量复制的粘贴人似的,排列得整整齐齐,连价签上那“跳楼价”仨字,都像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碟片哥斜叼着牙签“嗤”一声冷笑:“信不信明天我把五菱直接横他们两家当间儿?”他眼睛死死盯着大卡车摊位前那乌泱泱的人头攒动——里三层外三层,像滚雪球。竞争,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摸到鼻子底下来了。

这深冬的夜市,活脱脱就是检验品位的大舞台。瞧见穿粉色貂皮的小媳妇挎着男友过来,我眼疾手快拎起一件水墨龙纹卫衣:“妹妹试试这款!配你这貂儿绝了!侠女范儿十足!”旁边一转身,看见穿着板正中山装的老先生挽着老伴,立刻递过一件印着“武林”的基础款素色t恤:“老爷子,这料子讲究,印花稳当,精气神儿!”还有个校服小子扯着他妈衣角不撒手,我蹲下来塞给他一件印着q版侠客的亮色卫衣:“小伙子!这款年轻人最爱,穿上酷毙了!”碟片哥特会补刀,在旁边吆喝:“穿上它!你就是这条街最靓的仔!”做生意讲啥?讲眼力价儿!得把对的东西,在人家最想买那一刻,精准塞手里!

碟片哥开着五菱来仓库帮他媳妇提货,车里塞了二百件卫衣一百件t恤。他摸着方向盘上挂的佛珠串,有点感慨:“现在谁还买碟片啊?网上啥下不到?”去年这会儿,他那摊上还堆着《功夫》《天下无贼》的碟片盒,现在在仓库角落积了老厚的灰。有回他喝高了,嚷嚷要去义乌进点新鲜玩意儿,第二天真往车顶绑了俩大音响,说要改行卖车载dJ舞曲,被我好一顿奚落。人啊,该转行时就麻利点,守着夕阳产业当宝贝,那是跟自己过不去。

“你媳妇真要开店了?”我递他根红双喜。他点着火,烟圈在昏暗中慢慢散开:“嗯,打算在孩儿巷盘个小门脸,主攻服装,倒腾点我们的货,再倒腾点四季青的货。”说话时,手指无意识地在方向盘上敲着《甜蜜蜜》的节奏。生活都在往前走,该安稳就找安稳,该奔放就继续浪荡。

河坊街那头新杀进来个摊主叫“冬瓜”,排场真不小!柴油发电机拖着十米长的五彩灯串,喇叭没完没了吼“清仓甩卖一百三件”。碟片哥主要盘踞在庆春路,他嘿嘿一笑,划下道来:“这叫划江而治!真遇上了?那就比谁嗓门大,谁家衣服抓眼球!”竞争来了,就坦然面对。有回特大暴雨,他那貂皮直接成落汤鸡,却硬是把最后两件SUdU卫衣卖给了一对躲雨的小情侣——那男孩掏钱时手哆嗦,女孩踮着脚给他擦额头的雨水。那画面,胜过所有精心策划的广告牌!做买卖,得有人气、有活力、更得有人情味儿。

周末跑临安赶集,五菱车在盘山路上甩尾漂移。碟片哥把电喇叭音量旋钮干到底,闽南语版的《爱拼才会赢》炸得漫山麻雀都扑棱跑了。乡镇集市水泥地上,我们的摊子铺开像幅抽象派油画:卫衣按色系摆成渐变浪头,t恤挂成一排排武侠英雄谱,最外圈还撒了一堆闪闪发光的塑料戒指勾引小孩。穿着花棉袄的大婶们瞬间围成铁桶阵!一个戴雷锋帽的老汉挤进来,手指点着印着“SUdU”大字的工装风外套:“小伙子,这褂子咋卖?看着贼结实抗造!”碟片哥立马接上:“大爷您这眼神毒!防风防水还耐磨,干活儿穿上,倍儿精神还倍儿有面儿!”生意场上,产品定位要精确,到啥山头唱啥歌,卖给谁就得说到谁心坎里去。

回程时山雾浓得跟化不开的浓汤一样,车灯也只能刺穿三米的奶白混沌,转瞬又被吞噬。碟片哥扶着方向盘突然说:“等网站备案过了,咱给每个认证摊主发件带编号的马甲,SUdU和摆客网的标都印上。”方向盘上那串佛珠撞得叮当作响,仪表盘幽幽的绿光映着他眼角的褶子。那几条褶子,一下就让我想起我俩第一次在四季青人堆里玩命抢印花布料的场景——人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他鞋跟都被踩掉了,还死死抱着那捆布不撒手。人啊,根儿上那股认死理儿的劲儿,到啥时候都是最宝贵的。

去年给卢福供货剩的那些牛皮纸包装盒,堆在仓库角落里,散发着陈年胶水的特有酸味,闻着像时光发酵了。碟片哥抬起他那双军勾靴尖,踢了踢顶上那个箱子:“嗬!这厚度能当新华字典使了!垒背景墙,保管摔不碎!”他说话时,汗珠子顺着貂毛领子滚下来,在阳光下亮晶晶的。想想去年此时,我还挤在定海新村那出租屋里,扯块褪色的旧床单当背景布给衣服拍照,那叫一个寒酸狼狈。现在能用上正经包装盒垒墙,已是鸟枪换炮。

美芬扒着门缝探头提醒:“汪哥,这屋子电线细,可架不住你那几个大灯泡使劲儿造,小心‘嘭’一下跳闸全黑喽!”我望望窗外白花花的日头,刺得人眼晕,猛地想起去年展销会上烧坏的三台灯——那次四季青突然停电乌漆嘛黑,我们愣是举着手电筒,硬扛到电池耗尽前拍完了二十组SUdU的展示照片,胳膊都僵成木头了。这“硬件”升级了,“软件”供电也得跟上,不然关键时刻掉链子,白瞎。

我把“摆客网”的喷绘布挂上牛皮纸盒垒成的背景墙,一张褪了色的宝丽来照片“啪嗒”掉出来——是去年展销会的人山人海:卢福摊位上人头攒动,那次深度合作硬是把我们和保田合伙的那个小档口从生死线上拽了回来,也让我们在四季青这片码头真正扎下了根。碟片哥咕咚灌着可乐凑过来瞅:“今年咱自己支摊子搞展销!非得把冬瓜那小子比成渣渣不可!用咱自己的SUdU硬磕!”干企业,终归得靠自家过硬的产品和招牌说话!

在仓库角落扒拉时,两个落满灰、沾着陈年泥印的帐篷包咕噜噜滚了出来。碟片哥“嗤啦”一声扯开绑带,扬起的尘雾呛得人直咳嗽,墨绿色的帆布在夕阳下泛着油腻的光泽:“卧槽!当年甩货打天下的老伙计自己蹦出来请战了!”正说着,他把几个不锈钢模特衣架往五菱车斗里绑,那亮闪闪的钢管在暮光里,跟上了战场的兵器似的寒光凛凛。装备升级了,人也得像模像样支棱起来。

夜市入口,冬瓜那摊子早撑开了场面,十米长的LEd灯带亮得能闪瞎人眼,电子喇叭聒噪地循环着“厂价直销”。我们的加长五菱稳稳当当地横在他对面,形成对峙。两顶旧帐篷“哗”一声展开的瞬间,碟片哥猛地从车里掏出个锃光瓦亮的玩意儿——唢呐!“嘿!要比动静儿大?还得数老祖宗这玩意儿嗓门亮!”他一鼓腮帮子,《百鸟朝凤》高亢尖锐的调子直冲云霄,这出其不意的动静瞬间引来围观,几个穿棒球服的姑娘咯咯笑着围过来,发梢上的茉莉香混着保湿霜味儿在夜市的空气里散开。那些印着武侠图案的SUdU t恤,在灯光、噪音和香氛的交织中,显得格外招人。竞争?那就拿出点不一样的玩意儿来吸引眼球!

深更半夜的仓库,三盏应急灯昏黄昏黄地亮着。我蹲在纸箱堆里给新到的SUdU卫衣拍照,箱子底翻出来半卷去年的“买一送一”横幅,那刺眼的红字在闪光灯下透着一股子诡异感。电脑屏幕上,淘宝店铺后台“叮咚叮咚”订单声不断,qq上“SUdU代理群”消息滚动得比旁边转飞了的电风扇还快。买卖顺溜,心里就稳当。

碟片哥抱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撞开门进来,军大衣敞着,露出里面那件湿透了的“摆客网”文化衫。“赶紧吃点热乎的压压!我看冬瓜那边又出新花样了,咱得琢磨点新招儿,跟他对着干!”脑袋里那根弦,随时得绷着。

周末的钱江市场空地,展销会开锣。两顶旧帐篷支起来,像两艘准备下海的帆船。用厚实牛皮纸箱垒成的背景墙,在滚烫的日头底下泛着暖烘烘的浅黄色,看着还挺顺眼。突然,冬瓜那头甩出个“一百元三件”的红色大牌子,人群“呼啦”一下拥过去不少。碟片哥鼻腔里哼出一个“嗤”,反手就在咱们帐篷前挂上“买SUdU新款卫衣,买一送一。

一群裹着厚校服的学生围在我们摊子前挑挑选选时,我瞄见个戴草帽的熟悉身影在冬瓜那边转悠——是卢福摊位去年来采购过的老杨!他手里捏着的,可不就是去年我塞给他的那张名片嘛,边角都卷成海螺了。他在看啥?或许在看这两家打擂台,他能搞到什么低价货。

日头偏西准备收摊,老天爷脸说变就变,暴雨像泼洗脚水似的砸下来。破帐篷在狂风里被吹得鼓起来,眼看就要飞走,活像两头濒死的巨形水母。我跟碟片哥手脚并用,把剩下的二十多件衣服胡乱塞进五菱集装箱。他浑身精湿,却猛地从驾驶座底下掏摸出两罐红牛,“啪”一声打开递给我一罐:“先续上命!妈的!下周老子就去义乌进批发光项链,当赠品送!看谁更狠!”那股子狠劲儿,是让人咬着牙也要活下去的狠。

雨幕里,冬瓜摊位那块巨亮的LEd牌子还在固执地闪烁着,那锋利的光刺破雨帘,锲而不舍地钻进我的眼睛。恍惚间,这光就跟我们仓库角落里那盏老掉牙、动不动就短路闪烁的应急灯重合了。

车厢里,被雨水打湿的牛皮纸箱子又开始散发出那股熟悉的胶水酸味。这气味混合着冰凉的雨丝钻进鼻子,像开关一样,“咔哒”一下把我拉回去年——也是在卢福那辆跑江湖的大货车上,我们也像现在这样,蜷缩在漏雨的破篷布底下,听着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在车顶铁皮上,声音密得像催命的战鼓。那时候前途一片迷茫,心里飘着。现在呢?车换了辆大点的,货打上了自己的牌子,对手在马路对面明晃晃地杵着。雨还是一样大,风也没见小,但方向盘实实在在握在自己手里,脚底下踩着的,似乎也更踏实了一点。路还长,道还弯,但咱这船小,灵活,有韧劲儿。风雨飘摇?那就一边挨着,一边琢磨怎么开好这艘加长五菱,继续在商海里冲浪!

所有的成功都是熬出来的,所有的牛逼都是扛出来的。创业这条路,就像我们爬过的盘山公路,九曲十八弯,雾大看不清前路很正常。但脚下这条道是自己选的,车是自己买的,货是自己选的。管它晴天暴雨,油门在自己脚底下踩着呢。开呗!开到哪一站算哪一站。四季青这一摊子事儿,才开个头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