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服装品牌主理人 > 第2章 读大学以前的黑暗日子

服装品牌主理人 第2章 读大学以前的黑暗日子

作者:汪小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8 09:21:41

说起来,我这辈子,前半截是跟着“倒霉”二字绑一块儿的。我爸那双大糙手,比砂纸还剌人,那是真在泥里沙里石头缝里刨食练出来的。记忆里他就像头不会喊累的老牛,专干人家嫌苦嫌累的活:搬石头?他来!挑沙子?他上!拆旧房子?扛预制板?还是他!那年头,他就是行走的“重型机械”。家嘛,温饱线吊着,没饿死,也没啥余粮,就那么悬着。我爸,我妈,加上我,一家人的日子像张绷紧的弓弦。

九零年代末那个夏天,那蝉叫得撕心裂肺,跟哭丧似的。我爸在帮人拆个二层破楼,脚底下那些摞起来的“五孔板”突然跟多米诺骨牌似的哗啦啦倒了!啥圈梁?啥加固?便宜活哪讲究这些?工友们那“拆二楼要留神”的嘀咕,转眼就变成了漫天黄尘,把我爸活埋了。工友冲进我家报信时,裤管上沾的白灰浆,刺眼得跟我爸被抬上救护车时那张煞白的脸一模一样。

进了医院,跟进了阎王殿门似的。手术室那个红灯,我盯着它足足熬走了七个钟头,亮得人心发毛。里头突然警报器鬼哭狼嚎,主刀大夫冲出来,汗珠子甩进眼睛里:“钢筋戳穿肠子了!得做造瘘!”啥是造瘘?当时不懂。我就看见护士端出来三大盆子血水,那血水里,还晃悠着白惨惨的碎骨头渣子!后来过了几年,我爸才敢一点一点拼凑出那些画面:麻药劲儿过了,他在手术台上痛得浑身抽抽,医生没办法,只能用带子把他发青的手腕子捆在床边上——听着就钻心疼。

手术完了,肚皮上豁开个口子,挂个袋子,接屎接尿。那造瘘口,像一朵烂掉的向日葵,看得人心里发怵。九十年代县城医院哪来的空调?怕我爸感染,我和我妈,一人一把破蒲扇,整夜整夜地扇!扇到最后,那蒲扇叶子都快被汗水渍成酱肉色了。钱?哗哗往外流。第三次手术前,我爸还想着能赶紧回去干活呢,结果我们家连给他买吊瓶葡萄糖的钱都掏不出来了。这绝望,比那造瘘口还让人喘不上气。

跟着我舅去找包工头讨那救命钱。下雨天,那王八蛋屋檐下栓条大狼狗,呲着牙扑了我们好几回。包工头在屋里翘个二郎腿,烟圈吐得溜圆:“三千七!多一分都没有,再多就当敲诈送你们吃牢饭!”钱扔在地上,我舅弯腰去捡。就在那个瞬间,我看到他脖子后面一片灰白。操!那一刻我明白了,成年人的腰杆子该弯的时候就得弯,这玩意的杀伤力,比我当时揣在书包里那把水果刀狠多了。这画面后来成了我的创业“梦魇燃料”,催命似的逼着我往前冲。

十四岁,站在医院那长走廊里,感觉整个天塌下来都砸在我这细胳膊嫩腿上。想去工地上卖力气?人家说用童工罚得比赔得狠!想去卖冰棍?连本钱都凑不出来——那可是我家三天的口粮钱!这种无力感,就像医生那冰凉的手术钳子卡在嗓子眼,晚上躺在硬板床上,能瞪着天花板熬到天亮。最难的时候,一包榨菜,三个人分着吃三天;我妈深更半夜踩缝纫机接零活,那“哒哒哒”的声音跟我爸的呻吟声高低应和。穷归穷,人情还是有的——好心的护士长偷偷塞点过期的葡萄糖,隔壁病床的大爷分我半个蔫巴苹果… 这些东西,就像是夜里没掐灭的烟屁股头,那点微弱的光虽然烫手,好歹照见一点活下去的路。

我爸终于挂着那个臭烘烘的“粪袋”能下地了,我们家欠的债,好家伙,够在城里买半套房!但我妈反而乐了,她那句“人在债不愁”,真是让我开了眼,第一次知道啥叫被苦日子淬炼出来的那股子韧劲儿,看着跟弹簧似的,压得越狠,弹得越高。

那些年捞偏门混点零碎钱的经历就不细说了,捡废铁、摸铁钉、抓蛇卖钱、用玻璃珠子水浒卡搞点小“博彩”……都是生存的土办法。阁楼横梁缝里藏的那个健力宝罐子,现在还存着那时候的汗腥味呢。这些手段,在咱们那乡下,就是活命的本事。

一晃到了2003年,**的阴霾刚散。我爸腹股沟那儿疝气开刀,还没好利索,非要硬撑着骑他那破电瓶车回家。那车座子裂开了口,露出的海绵跟手术台上翻出来的肉芽一个色儿。我那时候十九,不懂啥叫“生命之重”,但那贫穷把尊严按在地上摩擦的滋味儿,是真他娘的又腥又涩!他攥着车把的手指头死白死白的,车子在土路上咣当咣当颠。我盯着他后背湿透的汗洇出的深色地图,感觉就跟卫生院里那剥落墙皮一样斑驳。路过小卖部,老板娘那嗓子跟卡了鸡毛似的拔高:“老汪!欠仨月酱油钱该结了吧?”我爸那车把猛一哆嗦,车座子里的烂泡沫又飞出来几撮,全掉沟里了。

手术费?是借了隔壁村“高老四”的高利贷!回家我妈蹲在灶台边儿数药费单子,瓦数不足的电灯,把她影子投在漏雨发黄的墙上,缩成又苦又小的一团灰。她低声说:“大夫讲刀口发炎了,可是换药钱……”话没说完就被屋顶漏下的雨点声盖过,在洗脚盆里溅起点小水花。第二天我就冲医院去了。缴费处那个窗洞后面,嗑瓜子的老娘们嘴皮子一翻:“医院仨月没发工资了,哪来钱进消炎药?要不让你爹喝点消毒水凑合凑合?跟酒精差不多!”那调调能把人噎死!后来我还瞅见开刀那大夫,把手术刀往一个积着茶垢的大搪瓷缸里涮……我最后捏着五十块钱冲药房跑,正好看见院长的小轿车屁股冒烟地开走,尾气和灰尘糊了满墙。药房的玻璃窗上,盘尼西林的价格标签又贴了一层,明晃晃涨了十块!你听听,这是盘尼西林还是金箔?坐到医院走廊的木头椅子上,那木头缝里的黑霉斑黏糊糊的。我吸了口气,那消毒水的味儿从来没这么冲过——冲得呛鼻子。这味儿是啥?是穷!是兜里一个子儿不剩、看着亲人遭罪的烂味道!

**之后那年的秋天,天还没亮透,杭州四季青那条路上雾蒙蒙的。我,揣着东拼西凑最后那点本钱,揣着一个“翻身”的渺茫希望,站到了意法服饰城门口,卷闸门升起的轰鸣,听着像命运的号角。

瑶瑶姐!我命里的贵人!那会儿就穿着双恨天高,跟女王巡街似的在满地的服装包装袋中穿梭,手指头一点进货单:“小弟!记住喽,做衣服这行,光进价便宜没用,得看版型!版型懂伐?就跟看人骨架一个理儿!”这话,是我闯进服装江湖的第一块敲门砖,比啥mbA课程都管用!那一刻,我脑子里“咣当”一声响,忽然觉得这地方跟我爸当年骑破电瓶车冒雨赶路那场景重叠了——一条路叫生计,一条路也叫生计,都是在缝隙里挣扎着往上拱。只不过他脚下是坑洼的土路,我脚下开始有了点水泥地皮的感觉了。选择有时不是基于远见,而是基于生存的本能。摸到布料的那一刻,我知道,这把赌对了。

真干起来了,才晓得水有多深。起早贪黑?那是基础!想起那会儿熬夜守着网店上新、做活动,眼珠子熬得跟兔子似的,盯着后台订单数字一丁点一丁点的跳,心跟着忽上忽下。还记得第一次拿着样衣去找服装厂下单,什么都不懂也不敢多问,只告诉他们我没多少钱,裁床一开,“咔嚓咔嚓”地震,空气里飘着布料特有的浆糊味儿和机油味儿。这味道,就是创业初体验的味儿,难闻,但有劲儿!

创业的20年,啥奇葩事都遇见过。遇上那敲竹杠的“职业差评师”,张口就要五千块删差评。我那股子狠劲儿又上来了!不睡觉,连着三通宵整理出三百多条客户的真实好评,拼死剪了个十几秒的“正能量快闪视频”砸上去反击!等平台判他无效那天,我后台那个销售曲线图,“噌”一声往上猛蹿!你猜像啥?真他妈像极了我爸当年手术之后,监护仪上终于稳定下来的那道绿色的命脉线!遇事要顶硬上,生意场上的狠劲儿,有时就是守住了底线,绝不被“赖皮”拖垮。规则是用来保护好人的。

在四季青抢地盘、抢展位,那真是没少跟人红脸干架。有一次被人搡了一把,肋巴骨撞铁架子上,闷痛了小半个月。结果第一笔过万的单子签下来,疼不疼?忘了!找厂家?天南地北地蹿,睡过飘着机油味的货车后斗,咽过掺着沙土的盒饭。有一次车坏在郑州高架桥上,堵得纹丝不动,看着下面奔流的车灯,累得真想直接跳下去算了。那念头刚冒出来,突然车里破收音机自动响了,播的居然是《怒放的生命》!旁边放着当年摆地摊那本记账的小破本子,风吹得哗啦啦翻页… …操!人这口气啊,有时候真就是在你撑不下去的时候,冥冥中给点提醒。创业者像在黑夜中奔跑,能跑多远看你储备多少“脂肪”——这脂肪,就是咬牙挺过去的意志力和一点点运气。

日子翻篇到了2025年。开车过钱塘江边的时候,总感觉后视镜里有个扛着蛇皮袋挤公交的小子看着我笑。那小子指甲缝里永远有抠不干净的线头和布毛,牛仔裤膝盖磨得发亮,可哪怕就剩最后一件t恤,也一定熨得板板正正才套身上。那些跟过我又走散的老伙计,那些挑剔货但也教会我看真门道的老客户,还有那些在仓库通宵理货分着吃的泡面……这些人和事,就像打在我人生这张布样上的密密的针脚,是活的纹路,也是撑起来的力量。“传承”与“离别”有种豁达,江湖儿女,聚散随缘。走了的,我们记得那份情;留下的,就是压箱底的宝。

现在带徒弟巡店,看那些00后的小老板,拿着手机用AR让人试衣服。我过去瞄一眼,他们倒挺乐呵,我也乐了,回去翻箱倒柜,找出当年打江山的老伙计——那个摆地摊用的折叠铁架子。金属支架上那道三公分长的深划痕,那是当年城管追过来收缴时留下的“纪念品”!这划痕才是我老汪的“条形码”,扫一下,直接链接到最草莽、最生猛、也最接地气的那个创业年代!

现在半夜收工回家,有时还特意开车拐到庆春路那片。摇下车窗,夜雨打在空荡荡的街面上,噼里啪啦的。听着听着就恍惚了,感觉那讨价还价的声音,那布料摩擦的沙沙声,又贴着地皮窸窸窣窣地爬过来,缠在车轮子上。那是二十年前的杭州,是带着咸腥气的汗水和梦想发酵的味道。

你问这么多年折腾出啥道理来?我琢磨来琢磨去,觉得我爸当年像头牛,其实我也差不多。无非是被生活抽着鞭子往前走,区别在于,我慢慢懂了看路,懂了在哪块地上发力能多长点肉,懂了啥样的牛粪能养出最值钱的庄稼!

衣服生意是啥?就是把布做成衣,把人穿得体面。起点可能破破烂烂、缝缝补补,但活儿得干得板正!我爸那肚皮上的造瘘袋,是当年撕开的口子。我后来兜里揣过那张包工头给的假钱烂角,那也是心坎上一道疤。这些伤痕,后来我都让人做衣服时当成设计图里的花纹印进去了——不是为了诉苦,是想让你知道,那些曾经让你疼的地方,最后都可能变成你身上最硬实的“料子”。你看那伤疤下面长出来的新皮,它是不是更结实?所有挫折都是“精神资本的积累”,那些过不去的坎儿,磨秃了再长出来,就是个头更小的老茧,但硬度翻倍。

苦难这玩意儿,嚼烂了咽下去,确实补力气!但老汪还得加一句:光嚼不行,得加点调料让它发酵!咋发酵?加点善意,比如王婶那几斤鸡蛋,护士长偷摸塞的葡萄糖,加点不服输,比如我舅弯腰捡钱的那个白头发后脑勺,再加点豁达,比如我妈那句“人在债不愁”,闷上个一二十年。最后点开坛子一看——嚯!那一股子劲道儿!那一点微光!足够照亮你接着往下走的路了。时间带来的意外之喜”我特懂,时间能把苦熬成甜酿,能把疤酿成勋章。

现在站在2025年的什么“元宇宙展厅”里,看着虚拟空间里飞舞的3d版型图,手指头那么一比划,四季青的江山好像就在指尖下延展。时代变得真快!那叫啥?数字化?云流转?挺好。但老汪心里明白,甭管衣裳穿在现实的人身上,还是飘在云里头,这行业骨子里的东西没变:你的布是不是真材实料?你的针脚实不实在?你对穿着它的人,有没有揣着份儿诚意?就像二十几年前那个浑身汗臭的小子,蹲在意法门口拼命记下版型和定价一样,根子上的东西,得实诚!这算是我的“野蛮生长”领悟:工具会迭代,平台会变迁,但商业的核心永远是满足需求,并以诚信为本。

行了,就唠到这儿吧。这趟路,从我爸肚子上的窟窿开始,走到现在这“云端”,爬得费劲儿,摔得瓷实,但总归是爬上来了。让那些破烂往事,在岁月这口老坛子里慢慢腌着,说不定哪天揭开,还能飘出点不一样的醇香来。

你看这人生,跟做一件衣裳似的,甭管开头多皱巴的布,多细碎的线头,耐心捯饬,用心缝补,总归能成件体面的衣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